就在姬墨赶走李富贵,众人对他称赞有加之时,集市的另一头突然传来一阵喧闹。
只见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身着道袍,手持一卷散发着神秘光芒的卷轴,缓缓走来。
此人正是姜子牙,他手中所拿,便是那搅动天下风云的封神榜。
姜子牙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各位乡亲们,且听我一言!
如今这封神榜现世,乃是天赐机缘。
只要顺应天命,协助西岐伐纣,待大业功成,皆可榜上有名,位列仙班,享受无尽的荣华与神通。”
集市上的众人听闻,顿时议论纷纷。
有人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憧憬着那成仙的美妙前景;也有人面露迟疑,对这突如其来的“大饼”心存疑虑。
姬墨听闻动静,心中一动,拨开人群挤到前面,上下打量了姜子牙一番,开口问道:“老先生,您说这封神榜能让人位列仙班,可这天下百姓,日夜为生计奔波,饱受战乱之苦,这封神榜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再者,这所谓的天命,又凭什么要大家去顺应?”
姜子牙微微一怔,打量了眼前这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耐心解释道:“年轻人,伐纣成功后,天下太平,百姓自然能安居乐业。
而参与封神者,更是能以神的身份庇佑一方,此乃大善之事。
至于天命,乃是天道运行的必然,不可违逆。”
姬墨却不以为然,冷笑一声道:“老先生,您说得轻巧。
可我看到的是,在这所谓天命之下,权贵欺压百姓,苛政猛于虎。
若这就是天命,那我偏要问问,这天,是否不公?
这命,又为何不能由自己掌握?”
姜子牙皱了皱眉头,他没想到在这小小的陈塘关集市,竟有人如此大胆质疑天命。
他刚想开口反驳,一旁一个中年汉子也附和道:“是啊,先生。
我们只知道眼下日子苦,这封神榜虽好,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呀。”
周围不少百姓也纷纷点头称是。
姜子牙见状,知道一时难以说服众人,只得说道:“各位乡亲,封神一事,关系重大,还望你们仔细思量。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莫要错失。”
言罢,他手持封神榜,继续在集市中游走游说。
姬墨望着姜子牙的背影,心中暗自思索:这封神榜背后,必定隐藏着更深的秘密,绝不像表面这般简单。
他决定暗中留意此事,绝不让这所谓的天命,成为更多不公的遮羞布。
而经过这一番插曲,陈塘关的百姓们,心中对于封神榜,也都多了几分谨慎与疑惑。
姬墨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跟在姜子牙身后,像个隐匿在阴影中的观察者。
姜子牙每到一处,都能引得一群人围聚,他那一套关于封神的言论,总能让不少人心神荡漾。
走着走着,姜子牙似乎察觉到了身后的目光,猛地回头,正好对上姬墨那充满警惕与探究的眼神。
姬墨却毫不躲闪,首首地迎上他的视线。
姜子牙微微皱眉,开口道:“年轻人,你一路跟着老夫,所为何事?
莫不是回心转意,想了解封神的详情?”
姬墨上前几步,毫不畏惧地说:“老先生,我只是觉得这封神一事太过蹊跷。
您说的那些好处,真的能兑现吗?
还是背后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姜子牙捋了捋胡须,叹了口气道:“年轻人,你这是何苦执着。
封神乃是顺应天道,是为了整顿天地秩序,福泽苍生。
你若加入,日后必有享不尽的好处。”
姬墨冷笑一声:“福泽苍生?
我看未必。
就拿我陈塘关来说,百姓们每日辛苦劳作,却依旧食不果腹,还要遭受权贵欺压。
这天道若真有眼,为何不先解决这些问题?
反倒弄出个封神榜,引得各方势力争得头破血流,这苍生到底是得福还是遭难?”
姜子牙一时语塞,过了半晌才道:“有些事,并非表面这般简单,其中因果,等你真正踏上封神之路,自会明白。”
姬墨却坚定地摇头:“不,在我弄清楚这背后所有的真相之前,我不会轻信任何说辞。
而且我也不会让身边的人稀里糊涂地被卷入其中。”
姜子牙见姬墨如此固执,也不再多言,转身继续前行。
姬墨依旧不依不饶地跟着。
一路上,姜子牙每到一处宣讲,姬墨就在一旁冷不丁地提出尖锐问题,搅得那些原本被说动的人心生犹豫。
天色渐暗,姜子牙来到一处破庙准备歇脚。
姬墨也跟了进去。
姜子牙无奈地看着他:“你这小子,到底想怎样?”
姬墨找了个角落坐下,说道:“我就想看看,您这位宣扬天命的使者,晚上都做些什么,说不定能发现些解开这封神谜团的线索。”
姜子牙哭笑不得,却也拿他没办法。
这一夜,破庙中气氛有些微妙,姜子牙闭目养神,而姬墨则瞪大双眼,时刻留意着姜子牙的一举一动,满心的疑惑如同一团乱麻,亟待他去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