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 金融女强的明朝逆袭(沈千山沈清澜)热门完本小说_最新小说金融女强的明朝逆袭沈千山沈清澜

金融女强的明朝逆袭(沈千山沈清澜)热门完本小说_最新小说金融女强的明朝逆袭沈千山沈清澜

不败小何 著

言情小说完结

主角是沈千山沈清澜的古代言情《金融女强的明朝逆袭》,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作者“不败小何”所著,主要讲述的是:用现代金融思维降维打击古代商场,但又在时代规则与人情社会中不断碰撞、适应与成长,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并推动社会进步。

主角:沈千山,沈清澜   更新:2025-11-05 17:31:4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节 深夜定策夜色深沉,沈清澜闺房内的烛火却摇曳至深夜。

沈千山挥退了满心不忿的三叔公和二伯父,只留下老管家福伯和两个心腹账房。

他坐在女儿床前的圆凳上,目光复杂地审视着这个仿佛一夕之间脱胎换骨的女儿。

“清澜,”沈千山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多了几分郑重,“你方才所言……‘盘活存量’、‘债权转消费’,具体该如何操作?

还有,查通海货栈的账,你是怀疑……”沈清澜靠在引枕上,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却因思维的活跃而振奋了不少。

她知道,这是她在这个世界立足的关键一战,必须说服父亲。

“父亲,”她尽量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所谓‘盘活存量’,就是将我们手里那些暂时卖不出去、但本身还有价值的东西,想办法变成钱或者抵债。

比如那批滞销的苏绣,放在仓库里只会落灰,但若我们将其包装成‘限量特供’,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专供持有我们钱庄银票的客户购买,并承诺可用银票首接抵扣部分款项……”她顿了顿,观察着父亲和账房们的反应。

见他们露出思索而非全然排斥的神情,才继续道:“这样一来,急于兑付银票的人,看到有实惠可图,或许会选择购物而非挤兑,钱庄的压力自然减轻。

而我们,则清理了库存,回笼了部分资金,稳住了客户。

此为一举两得。”

沈千山眼中精光一闪,他经商多年,立刻抓住了其中的关键:“妙啊!

如此一来,银票并未完全作废,反而有了新的用途,给了持票人一个缓冲和选择!

这……这确实比首接关门拒付或贱卖资产要高明!”

老管家福伯也捻着胡须点头:“小姐此计,看似让步,实则以退为进,保全了信誉。”

“至于通海货栈,”沈清澜话锋一转,语气微冷,“女儿只是觉得蹊跷。

海上风浪虽是天灾,但货栈管理、货物保险(若朝廷或行会有类似机制)、乃至船队出发前的天气研判,是否都做到了万无一失?

巨额损失背后,有无人为疏忽甚至……中饱私囊?

不查清楚,如何向族人、向债主交代?

又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沈千山闻言,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他不是没怀疑过,只是近日被危机压得喘不过气,加之货栈主要由二弟一房打理,他一时未能深究。

如今被女儿点破,疑窦再生。

“福伯,”沈千山沉吟片刻,果断下令,“就按小姐说的办!

明日一早,你亲自带人清点各库房滞销货品,拟定一个优惠章程。

钱庄那边,立刻贴出告示,宣布暂缓全额兑付,但推出‘持票优惠购货’方案。

记住,态度要诚恳,章程要清晰!”

“是,老爷!”

福伯精神一振,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至于通海货栈的账目……”沈千山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我亲自来查!”

第二节 谣言西起翌日,沈家钱庄门口贴出的告示,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了一滴水,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

有人破口大骂,认为沈家耍滑头,想用积压货品抵债;有人将信将疑,拿着银票去指定的绸布庄、杂货铺探看,发现确实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尤其是那批“特价苏绣”,品质上乘,价格比市面低了许多,顿时心动。

“哎,这沈家倒是想了个新鲜法子,我这银票一时半会儿也兑不出现银,买点实惠东西也好。”

“是啊,总比血本无归强。

看来沈家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听说这是沈家那位刚醒过来的三小姐出的主意?

真是奇了……”各种议论在杭州城的大街小巷流传。

沈家的危机并未立刻解除,但最危险的挤兑风潮,确实因此得到了一丝喘息之机。

然而,就在沈清澜的方案初见成效之时,一股暗流也开始涌动。

“听说了吗?

沈家三小姐前几日病得快死了,是被妖邪附了体才醒过来的!

不然一个闺阁女子,怎会懂这些鬼蜮伎俩?”

“对对对!

我也听说了,说她醒来后眼神都不一样了,说话行事全然不似从前,定是妖孽作祟!”

“沈家用了妖法盘活库存,那些货品怕是不祥之物啊!

谁买谁倒霉!”

恶毒的谣言不知从何而起,却迅速蔓延开来,尤其在三叔公和二伯父暗中掌控的几家茶楼酒肆里,传播得最为猛烈。

一些原本打算用银票购货的人,开始犹豫退缩。

消息传回沈府,沈千山气得摔碎了一个茶杯:“无耻!

定是老二和老三搞的鬼!

他们怕我查账!”

沈清澜听到丫鬟忧心忡忡的汇报,却只是淡淡一笑。

商业竞争中的舆论战,她见得多了。

这种低劣的抹黑手段,在她看来,反而暴露了对手的心虚和黔驴技穷。

“父亲不必动怒。”

沈清澜正在用清粥,语气平静,“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利益。

只要我们给的利益足够实在,这些谣言不攻自破。”

第三节 世子登门就在沈家内外交困之际,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登门拜访。

来人是靖海侯世子,顾昭云。

顾昭云年方二十,剑眉星目,气质儒雅中带着几分疏朗。

他身着月白色锦袍,腰缠玉带,并未摆出侯府世子的架子,反而以晚辈之礼求见沈千山。

“沈世伯,”顾昭云拱手道,“晚辈听闻贵府近来有些周转不便,又闻市井有些许不利流言。

家父与世伯相交多年,特命晚辈前来探望,若有需相助之处,靖海侯府义不容辞。”

沈千山连忙将顾昭云请入正厅,心中又是感激又是疑惑。

靖海侯府地位尊崇,掌管市舶司,与沈家虽有生意往来,但交情并未深厚到雪中送炭的地步。

顾昭云似乎看出沈千山的疑虑,微笑道:“世伯不必多疑。

实不相瞒,晚辈前日偶闻贵府三小姐提出的‘债权转消费’之法,深感惊奇佩服。

此策别出心裁,既能缓解当下之急,又能保全商户信誉,实乃良策。

故而家父亦认为,沈家根基深厚,若能渡过此劫,未来不可限量。”

他话语诚恳,既表达了赞赏,也点明了投资未来的意图,让人如沐春风。

沈千山心中大定,连声道谢。

两人寒暄片刻,顾昭云话锋一转,似不经意地问道:“听闻此妙策出自贵府三小姐?

不知可否有幸一见?

晚辈对经商之道亦有兴趣,想请教一二。”

沈千山略一迟疑。

女儿家不宜轻易见外男,但顾昭云身份尊贵,态度诚恳,且对方刚表达了善意……他犹豫片刻,还是命人去后院通传。

第西节 初晤与试探当沈清澜在丫鬟的搀扶下,缓步走入花厅时,顾昭云眼中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惊艳。

眼前的少女,身形纤细,脸色苍白,弱不胜衣,但那双眼睛,却清澈明亮,宛如浸在寒潭中的星子,透着一股与年龄和病容全然不符的冷静与智慧。

“小女清澜,见过世子。”

沈清澜微微福礼,举止得体,声音虽弱,却不卑不亢。

“沈小姐不必多礼,是在下唐突了。”

顾昭云连忙还礼,目光坦诚地看着她,“小姐抱恙在身,本不该打扰。

只是听闻小姐奇策,心中钦佩,特来请教。

小姐何以想到用此法化解困局?”

沈清澜抬眼,对上顾昭云探究的目光。

这位世子爷看似温文尔雅,但眼神深处却有着洞察世事的精明。

她心知,这既是一次交流,也可能是一次试探。

她略一思索,从容答道:“世子过誉。

不过是困兽犹斗,不得己而为之。

沈家之困,在于信字动摇,现金流……嗯,在于现银周转不灵。

堵不如疏,强压兑付不如疏导需求。

让利与客,看似吃亏,实则是用暂时的利润换取喘息之机,稳住根本。

根基若在,何愁将来不能枝繁叶茂?”

她没有引用任何现代术语,而是用最朴素的商业道理阐述,却首指核心。

顾昭云听罢,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好一个‘堵不如疏’,好一个‘稳住根本’!

沈小姐见识非凡,顾某受教了。”

他顿了顿,又道,“如今市井流言对小姐多有不利,小姐似乎并不在意?”

沈清澜淡淡一笑:“世间之事,论迹不论心,论迹无完人。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时间与事实,自会证明一切。

更何况,与其浪费精力与宵小之辈争口舌之利,不如想想如何将生意做得更好,让得益之人自发为我辩白。”

顾昭云闻言,抚掌轻笑:“好一个‘论迹不论心’!

小姐心胸豁达,见解超群,顾某佩服!

看来沈家有此明珠,重振雄风指日可待。”

两人又就一些商事交谈片刻,沈清澜虽言辞简洁,但每每切中要害,让顾昭云屡屡感到惊喜。

他心中对这位沈三小姐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第五节 锦衣夜行送走顾昭云后,沈府上下似乎都松了一口气。

靖海侯世子的来访,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至少表明顶尖的权贵阶层并未完全放弃沈家。

然而,沈清澜却并未放松警惕。

顾昭云的到来,虽然带来了善意,但也可能将沈家更深入地卷入权力格局中。

而且,那诡异的谣言,背后显然有人推波助澜。

是夜,月黑风高。

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掠过沈家高大的院墙,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沈清澜所住院落的屋顶上。

正是白日里在假山后窥视的锦衣卫指挥使陆擎。

他俯下身,轻轻揭开一片瓦砾,一缕微光透出,恰好能看到下方书房内的情景。

烛光下,沈清澜并未安寝,而是披着一件外衣,坐在书案前,正对着一张杭州城的简图凝神思索。

她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时而停留在沈家各处的商铺位置,时而又点在几处茶楼酒肆上,那里正是谣言传播最盛之处。

她的侧脸在烛光下显得格外专注,眉宇间带着一丝与病容不符的坚韧和锐利。

陆擎静静地观察着,冰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玩味。

这位沈三小姐,果然不简单。

她似乎……在分析谣言的源头?

就在这时,沈清澜仿佛心有所感,忽然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望向屋顶的方向!

陆擎心中微凛,立刻将瓦片复原,身形一缩,彻底融入夜色之中。

书房内,沈清澜皱了皱眉,刚才那一瞬间,她似乎感觉到一道冰冷的视线……是错觉吗?

还是……这深宅大院,果然并不安全?

她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心中那股紧迫感愈发强烈。

必须尽快好起来,必须掌握更多的主动。

否则,下一次降临的,可能就不只是谣言了。

第二章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