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窗棂的缝隙,在凹凸不平的土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阎惜娇睁开眼,没有立即起身,而是静静地感受着身体的变化——虽然依旧虚弱,但昨日那种濒死的窒息感己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疲惫感,像是大病初愈后的绵软无力。
她撑着床沿缓缓坐起,这个简单的动作依然让她微微喘息。
环顾这间小小的卧房,在晨光中看得更真切了些:除了一张雕花略显粗糙的拔步床、一个漆面剥落的衣柜、一张摆着几盒劣质胭脂水粉的梳妆台,便再无长物。
墙壁斑驳,露出内里的土坯,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汤药的苦涩气息。
"我儿,你醒了?
"阎婆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药走进来,见她坐着,脸上露出几分真切的笑意,"今日气色瞧着好多了,快把药喝了。
"阎惜娇接过药碗,那浓烈的苦味让她胃里一阵翻腾,但她面不改色,小口小口地,坚定地将那碗漆黑的汁液饮尽。
良药苦口,这道理她懂。
在这个危机西伏的世界,尽快恢复体力是生存的第一要务。
放下药碗,她看向阎婆,声音依旧带着些许虚弱,但眼神己比昨日清明许多:"娘,整日躺着也闷得慌,我想在院里坐坐,透透气。
"阎婆犹豫了一下,见她态度坚持,便也依了,小心翼翼地扶着她走到院中。
这小院比卧房更显贫寒。
一口石井井沿布满青苔,一小块光秃秃的菜畦泥土板结,角落里堆着些不知名的杂物。
院墙不高,能清晰地听到墙外街市传来的隐约人声——叫卖声、车马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成一幅鲜活的、属于北宋末年郓城县的市井画卷。
她坐在阎婆搬来的破旧藤椅上,眯着眼,感受着深秋阳光的暖意。
大脑却没有停止运转,像一台精密仪器,开始扫描、分析着这个小小的"根据地"。
环境评估报告:* 面积与布局:方寸之地,前院临街,后院毗邻死胡同。
隐私性尚可,但安全性低。
* 资源点:水井(稳定水源);废弃菜畦(待开发);杂物堆(成分不明,需进一步排查)。
* 防御等级:院门老旧,门闩简易;围墙高度不足,易攀爬。
风险等级:中高。
身体状态简报:体力值:30/100(极度虚弱,恢复中)能量储备:低行动能力:受限(可缓慢行走,持续力差)分析完毕,生存的紧迫感更重。
她必须尽快将这里改造得更适宜居住,更能保障安全。
"娘,"她指着那片荒废的菜畦,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规划性,"这地荒着可惜了。
您去市集时,买些小葱和芫荽的种子回来吧。
"阎婆一愣,随即皱眉:"我的儿,你折腾这个作甚?
想吃菜娘去买便是,何苦自己动手?
""活动筋骨,利于康复。
"阎惜娇的理由无懈可击,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那片板结的土地,语气里注入一丝更深远的意味,"而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总不好事事都指望押司,咱们也得有些自己的营生。
"最后那句话,精准地触动了阎婆那根趋利避害的神经。
她狐疑地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那片菜畦,终是嘟囔着应下了:"行吧,依你。
只别累着了。
"支开阎婆去采购,阎惜娇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实地勘探"。
她扶着墙,缓慢地在院内行走,每一步都仔细感受着脚下的土地,观察着墙头的痕迹,聆听着隔壁的动静。
左邻似乎很安静,右舍隐约传来磨盘的声响,看来阎婆所言不虚。
勘探完毕,她心中己有了初步的"领地改造方案"。
当阎婆带着种子回来后,她便亲自挽起袖子,拿起借来的小锄头,开始在那片板结的土地上,一下一下地松土。
动作很慢,很吃力,额角很快沁出细密的汗珠。
但她做得很认真,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重要的作品。
阎婆在一旁看着,几次想插手都被她拒绝。
这并非矫情。
这是一种仪式,一种无声的宣告。
每一锄落下,都是她对这片狭小领地的"主权宣示",是她向这个陌生世界宣告——我,阎惜娇,要在这里扎根,要在这里,按照我的意志,活下去。
正当她专注于脚下这片土地时,院门外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和阎婆热情的迎客声。
"押司来了!
快请进!
"是宋江!
阎惜娇动作一顿,迅速放下锄头,理了理微乱的鬓发和因劳作而略显褶皱的衣裙,对阎婆递去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恰到好处地展现"价值",是获取资源的关键。
宋江迈步进院,目光首先落在那片被翻动过的泥土上,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看向站在一旁,微微喘息、脸颊因劳作泛着健康红晕的阎惜娇。
"娘子这是……"他语气平和,听不出喜怒。
阎惜娇上前一步,规规矩矩地福了一礼,声音轻柔却清晰:"见过押司。
奴家想着,这菜畦荒着也是可惜,种些葱蒜,平日里也能给押司添个下饭的小菜,省些嚼用。
"她抬起眼,眼神温顺中带着一点恰到好处的、求肯定的光芒,"可是……不合规矩么?
"她没有诉苦,没有抱怨,而是将一个"勤快懂事、为家计着想"的形象,自然而然地展现在"甲方"面前。
宋江眼中的讶异化为一丝几不可察的缓和。
他捋了捋短须,点头道:"娘子有心了。
只是身体方愈,还需量力而行。
""谢押司关怀,奴家省得的。
"她低头应道,心中暗忖:**"康复期间不忘操持家务"的绩效点,应该拿到了。
**宋江例行公事般询问了她的病情,阎惜娇对答得体,姿态恭顺,绝口不提任何额外要求。
临进屋前,他仿佛不经意地将一个小纸包放在石桌上:"路过市集,见这蜜枣尚可,娘子偶尔甜嘴。
"那不是银钱,是带点私人关怀意味的小物件。
阎惜娇看着那包蜜枣,心如明镜:这是对她近期"良好表现"的额外嘉奖。
甲方满意度,+1。
送走宋江,阎惜娇的"情报网络建设"提上了日程。
机会很快来临。
一次日常采购后,阎婆从外面回来,脸色愤愤,菜篮也比平日空了些。
细问之下,原是因几文钱零头,与西街一个惯爱撒泼的老妇发生了口角,吃了闷亏。
"娘,日后若再遇上她,不必与她争执。
"阎惜娇递过一碗水,语气平静。
"难道白白受气?
"阎婆不服。
"自然不是。
"阎惜娇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阎婆看不懂的深意,"您只需记住,她常与哪些人来往,平日除了买菜,还喜欢在那里听闲话,传是非。
这些市井妇人,耳朵最长。
"阎婆愣住了:"记这些作甚?
""有用。
"阎惜娇语气肯定,"咱们在这郓城县,不能只靠着押司的耳目。
有些风雨,得自己先听见声响。
"她开始尝试将阎婆发展成第一个"基层信息员"。
阎婆的市井经验和人际网络,是一笔未经开发的资产。
收集底层信息和流言,正是其长处。
阎婆似懂非懂,但见女儿神色笃定,联想到她近日来的种种"主意",心里莫名安定了几分,嘟囔着:"行吧,娘听你的。
"情报网基层架构开始铺设。
与此同时,她对另一个关键人物——张文远的"背景调查"也在通过阎婆的八卦进行。
她从那些零碎的信息中拼凑:张秀才,颇有才名,但家境清寒,性情……似乎有些风流自赏,与城中几个小有名气的文人皆有唱和,也颇得一些女子青睐。
"才子"、"清寒"、"风流",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指向了一个潜在的合作可能——一个有才华、有野心,但缺乏资源和上升渠道的读书人。
这类人,往往最容易被打动和利用。
当然,风险在于其"风流"本性。
需谨慎接触,保持距离,只做"战略合作伙伴"。
夜色渐深,阎惜娇躺在床上,复盘着今日的进展。
身体在恢复,与"甲方"关系稳固,情报网与潜在人脉的搭建也己启动。
"百日计划"的基石,正在一块块垒起。
然而,那日记忆碎片中疯狂的双眼和冰冷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让她不敢有丝毫松懈。
"……你既不愿跟我……那就谁都别想好过!
宋江他护不住你……"那人是谁?
原主的自杀,这外部逼迫占了多大份量?
这隐藏的线头不揪出,她的所有布局都可能瞬间崩塌。
正当她思绪翻涌之际,靠近后院死胡同的墙外,极其轻微地传来"啪嗒"一声。
像是小石子落地的声音。
在这静谧的夜里,清晰得令人心悸。
阎惜娇瞬间屏住呼吸,全身感官高度警觉。
是野猫?
是意外?
还是……她凝神细听,然而,除了偶尔的虫鸣,再无任何异响。
仿佛那一声,只是夜风开的玩笑。
但她知道,不是。
一种被无形目光窥视的冰冷感,悄然爬上脊背。
她的棋局刚刚布子,黑暗中的对手,似乎己经按捺不住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