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书斋列诺 > > 工地暖阳上(王宁李小强)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_最新小说全文阅读工地暖阳上王宁李小强
其它小说连载
男生生活《工地暖阳上》是大神“issu”的代表作,王宁李小强是书中的主角。精彩章节概述:专为书荒朋友们带来的《工地暖阳上》主要是描写李小强,王宁之间一系列的故事,作者issu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沉浸在小说人物的喜怒哀乐中。工地暖阳上
主角:王宁,李小强 更新:2025-10-26 09:47:51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初遇在钢筋丛林九月的南方,秋老虎依旧肆虐。正午的太阳像个烧红的烙铁,
把工地的水泥地晒得泛出刺眼的白光,空气里飘着尘土和汗水混合的味道,
连吹过的风都带着一股热浪。王宁蹲在脚手架下,正用扳手拧着最后一颗螺丝。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形成深浅不一的印子。
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他抬手用袖子胡乱擦了一把,留下几道黑灰的印子。
四十岁的年纪,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年,手上的老茧厚得能磨破砂纸,
眼角的细纹里总嵌着洗不掉的灰尘,只有笑起来时露出的两排白牙,还透着点爽朗劲儿。
“王师傅,歇会儿吧!喝口水!” 不远处,工友老张端着个搪瓷缸子喊他。王宁应了一声,
直起身时腰杆 “咯吱” 响了一下。他捶了捶腰,刚要走过去,
就看见工地门口的保安老李领着个年轻人过来。那年轻人走得有些局促,肩膀微微含着,
像是怕挡住别人的路。王宁眯起眼打量着。年轻人看着不过十八九岁,
穿了件洗得发黄的白 T 恤,领口都磨出了毛边,深蓝色的裤子明显短了一截,
露出脚踝上沾着的泥点。脚上是一双旧帆布鞋,鞋头裂了道缝,一看就是穿了很久的。
他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布袋子,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头发短短的,脸上带着几分青涩,
眼神却很亮,像山涧里没被污染过的泉水。“王宁,这就是你表哥说的那个孩子,叫李小强。
” 老李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农村来的,老实,能吃苦,你多带带他。
”李小强听到自己的名字,赶紧抬起头,对着王宁鞠了个躬,
声音有点怯生生的:“王师傅好,我叫李小强,以后麻烦您了。
”他的普通话里带着点家乡口音,尾音轻轻上扬,听着很实在。王宁看着他这模样,
想起自己刚出来打工的时候。那时候他也才二十岁,背着个蛇皮袋,站在陌生的工地上,
连安全帽都戴不明白。他心里软了软,走过去拍了拍李小强的胳膊:“别紧张,都是干活的,
以后跟着我,我教你。”他指了指旁边的工具房:“先去把安全帽戴上,再拿副手套,
一会儿我带你熟悉下活儿。”李小强赶紧应了声 “好”,攥着布袋子快步往工具房走。
王宁看着他的背影,又矮又瘦,工装穿在他身上空荡荡的,像挂在竹竿上似的。老张凑过来,
小声说:“这孩子看着太小了,能扛得住吗?咱们这活儿可是体力活。
”王宁笑了笑:“农村孩子,哪有扛不住的?我看他眼神亮,是个踏实的,好好教,错不了。
”没过多久,李小强就戴着安全帽出来了。安全帽明显大了一圈,在他头上晃悠,
他用手扶着,生怕掉下来。王宁走过去,帮他把安全帽的带子收紧:“安全帽得戴紧了,
工地上安全第一,可不能马虎。”他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卷尺,
递给李小强:“先教你量尺寸,这是最基础的,量不准,后面的活儿全白干。
”王宁手把手地教他怎么握卷尺,怎么看刻度,怎么把尺寸报得又准又快。
李小强学得很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卷尺上的数字,嘴里还小声念叨着。
王宁让他试着量一段钢管的长度,他小心翼翼地把卷尺拉出来,一头顶在钢管的一端,
另一头慢慢往另一端挪,生怕拉得太猛把卷尺弄坏了。量完后,他抬头看着王宁,
紧张地报出数字:“王师傅,是两米三,对吗?”王宁走过去复核了一遍,点点头:“对,
没错。再来一次,快一点,工地上干活,讲究的是又快又准。”李小强又试了一次,
这次速度明显快了些,虽然还是有些生疏,但已经像模像样了。王宁看在眼里,心里挺满意。
这孩子不偷懒,学东西也快,比以前带过的几个徒弟强多了。中午吃饭的时候,
工地食堂里飘着白菜炖豆腐的香味。王宁打了两份饭,一份给自己,
一份递给李小强:“多吃点,下午才有劲干活。”李小强接过饭盒,看着里面的米饭和菜,
又看了看王宁的饭盒,发现自己的菜里比王宁多了块红烧肉。
他赶紧把红烧肉夹到王宁的饭盒里:“王师傅,您吃,我吃不了这么多。
”王宁又把肉夹了回去,瞪了他一眼:“让你吃你就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不多吃点怎么行?我都四十了,少吃块肉没事。”李小强看着王宁,眼睛有点红,低下头,
大口地扒着饭。他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奶奶塞给他五十块钱,说让他在外面别亏着自己。
可他知道家里不容易,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
这五十块钱是奶奶省了好几个月才攒下来的。所以他每天只敢吃最便宜的素菜,
今天还是第一次在工地上吃到肉。王宁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
他知道这孩子肯定是舍不得花钱,于是又把自己饭盒里的鸡蛋夹给了李小强:“快吃,
别噎着。”下午的太阳更毒了,王宁带着李小强在脚手架上绑钢筋。钢筋被晒得滚烫,
即使戴着手套,也能感觉到热度。李小强跟着王宁,学着怎么把钢筋对齐,怎么用铁丝绑紧。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流,滴在钢筋上,发出 “滋” 的一声,很快就蒸发了。
他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后背结出了一层白花花的盐霜,可他却没喊一声累,
也没停下手里的活。王宁看他实在累得不行,就让他下去歇会儿。
李小强却摇摇头:“王师傅,我不累,我还能学。”王宁笑了:“不急,活儿得慢慢学,
身体是本钱,累垮了可不行。”他把自己的水壶递过去,“喝点水,歇十分钟再上来。
”李小强接过水壶,拧开盖子,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水是凉的,顺着喉咙滑下去,
缓解了不少燥热。他看着王宁还在脚手架上忙碌的身影,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
不能辜负王师傅的信任。傍晚收工的时候,王宁把李小强叫到身边:“你刚来,
还没地方住吧?我在工地附近租了个单间,你先跟我挤挤,等后面再找房子。
”李小强愣了一下,赶紧说:“王师傅,这太麻烦您了,我随便找个地方就行。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都是出门在外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王宁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我带你去看看。”王宁租的单间在一栋老旧的居民楼里,只有十几平米,
里面放了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桌子,虽然小,但收拾得很干净。
王宁把靠墙的位置腾出来,给李小强铺了张褥子:“你先睡这儿,委屈点,等发了工资,
咱们再想办法。”李小强看着铺好的褥子,又看了看王宁,眼眶又红了。
他从家里出来这么久,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照顾他。他哽咽着说:“王师傅,谢谢您,
您真是个好人。”王宁笑了笑:“别跟我客气,好好学手艺,以后有出息了,比什么都强。
”晚上,李小强躺在褥子上,看着天花板,心里满是感激。他想起奶奶送他上车的时候,
反复叮嘱他要好好做人,好好学本事。他觉得自己很幸运,能遇到王宁这样的好师傅。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手艺学好,将来好好孝敬奶奶,也好好报答王师傅。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洒在地上,像一层薄薄的霜。李小强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
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他梦见自己学会了所有的手艺,成了像王师傅一样厉害的师傅,
还挣了很多钱,把奶奶接到了城里,让奶奶过上了好日子。
第二章 手把手的教与学接下来的日子,李小强跟着王宁,每天天不亮就起床,
天黑了才收工,日子过得忙碌却充实。王宁对他毫不藏私,
把自己二十年来在工地上积累的经验,一点点教给李小强。刚开始的时候,
李小强连拿锤子的姿势都不对,总是把自己的手砸到。王宁就握着他的手,教他怎么用力,
怎么瞄准钉子。“砸钉子的时候,眼睛要盯着钉子帽,手腕要稳,力气要匀,不能用蛮劲。
” 王宁一边说,一边带着他的手往下砸,“你看,这样一砸一个准,还不会伤到手。
”李小强跟着王宁的动作,慢慢找到了感觉。虽然还是偶尔会砸到手,但次数越来越少了。
每次砸到手,他都咬着牙,不吭声,继续干活。王宁看在眼里,心里很心疼,
却也没多说什么。他知道,干工地这行,磕磕碰碰是难免的,只有自己经历过,
才能真正记住教训。除了教李小强干活的技巧,王宁还教他怎么看图纸。
工地的图纸复杂难懂,上面满是各种符号和数字,李小强刚看的时候,头都大了。
王宁就把图纸铺在桌子上,一点一点地给他讲解:“你看,这个符号代表梁,这个代表柱,
这个数字是标高,咱们干活的时候,就得照着图纸来,一点都不能错。
”为了让李小强更容易理解,王宁还会带着他到工地现场,对照着图纸上的内容,
给他讲解实际的结构。“你看,这根梁就是按照图纸上的尺寸和位置浇筑的,
它能承受多少重量,都是设计好的,咱们在上面干活,不能随便破坏。”李小强学得很认真,
每天晚上收工后,他都会把王宁教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
第二天再问王宁。王宁也很有耐心,不管李小强问多少遍,他都会仔细地讲解,
直到李小强明白为止。有一次,工地要浇筑混凝土,王宁带着李小强负责搅拌混凝土的比例。
混凝土的比例很关键,水多了不行,水少了也不行,必须得精准。王宁让李小强负责称重,
自己负责搅拌。李小强拿着秤,小心翼翼地称着水泥、沙子和石子,每称一次,
都要反复核对数字,生怕出错。可就在他称沙子的时候,不小心把秤砣碰掉了,
沙子撒了一地。李小强顿时慌了,脸涨得通红,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他以为王宁会骂他,
可王宁却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谁都有犯错的时候,赶紧把沙子扫起来,
重新称。”王宁一边帮李小强扫沙子,一边说:“干咱们这行,细心很重要,
但也不能因为怕犯错就不敢动手。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不知道改,
下次还犯同样的错。”李小强点点头,心里很感动。他赶紧把沙子扫起来,重新称好,
这次他更加小心了,再也没有出错。从那以后,李小强干活更加细心了,也更加自信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小强的手艺越来越熟练了。他已经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活儿了,
比如绑钢筋、砌砖墙、安装脚手架等。王宁看在眼里,心里很欣慰。他知道,
李小强已经慢慢适应了工地的生活,也开始掌握了干活的技巧。有一天,
工地的包工头来检查工作,看到李小强正在砌砖墙,砌得又快又好,砖缝均匀,墙面平整。
包工头忍不住称赞道:“这小伙子不错啊,手艺挺好,是谁带的徒弟?
”王宁笑着说:“是我带的,叫李小强,刚来没多久。”包工头点点头:“不错,
是个好苗子,好好培养,以后肯定是个好师傅。”李小强听到包工头的称赞,心里很高兴,
干活也更有劲头了。他知道,这都是王师傅的功劳,如果不是王师傅耐心地教他,
他也不会有今天的进步。晚上收工后,李小强买了一瓶啤酒,递给王宁:“王师傅,
谢谢您一直这么教我,这瓶啤酒您喝点,解解乏。”王宁接过啤酒,拧开盖子,
喝了一口:“跟我还客气什么?你学得快,又肯吃苦,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他看着李小强,“以后好好干,争取早点独当一面,到时候我就可以轻松点了。
”李小强用力点点头:“王师傅,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的,不会让您失望的。
”那天晚上,两个人坐在桌子旁,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聊着天。
王宁给李小强讲他以前在工地上遇到的趣事,讲他怎么从一个学徒慢慢变成一个老师傅的。
李小强听得很入迷,他觉得王师傅的经历很精彩,也更加坚定了他学好手艺的决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小强的手艺越来越精湛,在工地上也越来越受欢迎。
很多工友都愿意跟他一起干活,因为他干活认真,手脚麻利,还很乐于助人。有时候,
其他工友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来问李小强,李小强也会像王宁教他那样,
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王宁看在眼里,心里很骄傲。他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李小强不仅手艺好,人品也好,是个值得托付的孩子。
他开始慢慢把一些重要的活儿交给李小强负责,让他锻炼自己的能力。有一次,
工地要安装一批钢结构,王宁让李小强负责带领几个工友一起干。李小强虽然有些紧张,
但还是答应了。他按照王宁教他的方法,先仔细看了图纸,然后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
再把任务分配给每个工友。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钢结构的位置不好调整,
李小强没有慌,他想起王宁说过,遇到问题要冷静,要多想办法。他和工友们一起商量,
反复尝试,最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方法,把钢结构安装好了。当王宁过来检查的时候,
看到安装好的钢结构,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干得很好,比我想象中还要好。
”李小强笑着说:“都是您教得好,要是没有您,我也干不好。
”王宁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总说我教得好,你自己的努力也很重要。以后继续加油,
我相信你会越来越棒的。”李小强看着王宁,心里充满了感激。他知道,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