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 逐梦幽冥:始皇与武侯陈砚砚砚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逐梦幽冥:始皇与武侯(陈砚砚砚)

逐梦幽冥:始皇与武侯陈砚砚砚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逐梦幽冥:始皇与武侯(陈砚砚砚)

九世广尊 著

悬疑惊悚完结

悬疑惊悚《逐梦幽冥:始皇与武侯》,男女主角分别是陈砚砚砚,作者“九世广尊”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陈砚入梦下地府被毛小方收为徒弟,学会毛小方的道术后与始皇帝称兄道弟,在地府搅起风云,兄弟俩找兵买马在地府搞起来造反。

主角:陈砚,砚砚   更新:2025-10-23 21:03:1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七岁的门槛,仿佛是一道无形的界限。

当陈砚迈过它,那个盘踞在他夜晚世界的梦境,也像是终于积蓄够了力量,开始褪去最后一层朦胧的面纱,显露出其狰狞而清晰的轮廓。

如果说六岁时的梦境是隔着一层浓雾观看皮影戏,那么七岁这年,那层雾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散,将戏台上的一切,赤裸裸地呈现在他的眼前。

变化并非一蹴而就,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

那座石桥,曾经只是一个巨大而沉默的轮廓,如今其上的每一块石板、每一道裂纹都仿佛被无形的刻刀精心雕琢过,清晰地烙印在陈砚的脑海。

桥身的青黑色变得更加沉郁,那是被无数岁月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气息浸染出的颜色,湿漉漉地反射着不知来源的幽光。

坑洼的桥面上,甚至能隐约看到一些模糊不清、仿佛天然形成的奇异纹路,看久了会让眼睛发花,心神不宁。

而最大的变化,来自于桥的名字。

不知是在哪一次梦境中,当他的“视线”(如果梦中那种被动的感知也能称之为视线的话)再次聚焦于那座桥时,两个古老、扭曲、却带着奇异力量的字迹,如同烧红的烙铁,猛地烫在了他的意识深处——奈何。

奈何桥。

这个名字的出现,并非伴随着声音或图像的解释,而是一种首接的、不容置疑的“认知灌输”。

仿佛他天生就该知道这座桥叫什么,仿佛这个名字本就沉睡在他的血脉记忆里,只是在此刻被骤然唤醒。

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混合着敬畏、恐惧和宿命感的寒意,随着这个名字的浮现,席卷了他的全身。

他并不完全理解“奈何”二字的含义,但那音节本身,就带着一种无尽的悲凉与决绝,像一声跨越了千古的叹息。

随着桥名的清晰,桥上那些曾经只是模糊晃动的影子,也开始了本质的蜕变。

它们不再是无定形的光晕或扭曲的线条,而是凝固成了一个个具体、可辨的“形态”。

它们,就是小鬼。

是的,小鬼。

陈砚的内心自然而然地涌出了这个称谓,仿佛早己约定俗成。

它们的形态各异,超出了七岁孩童想象力的边界。

有的身材矮小佝偻,皮肤呈现出一种病态的青灰色,布满了褶皱,像风干了的橘皮;它们手脚并用,在桥面上敏捷地爬行,偶尔抬起头,露出一张狰狞可怖的脸——凸出的眼球浑浊无神,咧到耳根的大嘴里密布着尖细的獠牙,滴落着粘稠的、散发着恶臭的涎液。

有的则异常高大瘦削,像一根根竹竿挑着宽大的、破败不堪的黑色衣衫,飘忽不定地移动着。

它们的脸隐藏在深深的斗篷阴影下,只能偶尔看到两点猩红的光芒在闪烁,那光芒中没有情绪,只有一种冰冷的、审视般的漠然。

还有一些,形态更加诡异。

它们仿佛是由烟雾或残影构成,身体边缘不断扭曲、溃散又重组;它们的脸上没有具体的五官,只有一片空白,或者不断变幻的痛苦表情,眼神(如果那能称之为眼神的话)空洞得如同枯井,里面没有任何生命的火花,只有死寂和茫然,仿佛早己忘却了前尘往事,也看不见未来归途。

这些小鬼并非杂乱无章地行动。

它们似乎遵循着某种残酷而高效的秩序。

一部分在桥面上来回穿梭,像是在“巡逻”或“驱赶”;一部分守在桥的某些特定位置,僵硬地站立着,如同石刻的雕塑;还有一些,则围聚着某些更加模糊、气息更加微弱的身影,推搡着,呵斥着(尽管听不清具体言语,但那态度传递出的恶意清晰可辨),将它们赶往桥的另一端。

桥下的景象也发生了变化。

那翻涌的、看不真切的黑暗,如今化作了河水。

一条无比宽阔、水流湍急却诡异得无声无息的河。

河水并非清澈,也非浑浊,而是一种浓稠的、如同墨汁混合了胆汁的幽暗之色。

在这片死寂的黑暗水面上,不时有微弱的光芒闪烁。

那不是反射的光,而是源自河水深处的一点点的、绿莹莹、蓝幽幽的磷火般的幽光。

它们时而聚拢,如同鬼魂的眼睛在窥视;时而散开,像夏夜的流萤,却带着彻骨的寒意。

这些幽光点缀在漆黑的河面上,非但没有带来丝毫光明,反而将那种阴森恐怖的氛围渲染得愈发浓重,仿佛每一缕光,都禁锢着一个无法超生的灵魂。

梦境的“声音”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刺耳。

除了那永恒存在的、如同千万只昆虫振翅般的低沉背景噪音外, now 加入了更多清晰可辨的声响。

有小鬼尖锐刺耳的呵斥与怪笑,有铁链拖曳在石板上发出的冰冷铿锵声,有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的、仿佛来自遥远地方的啜泣与哀叹……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怪诞而令人毛骨悚然的交响曲,不断冲击着陈砚的耳膜和心神。

陈砚在梦中的“存在感”也变得更加微妙。

他依然像一个旁观者,悬浮在某个固定的、相对安全的视角,但有时,当某个面目狰狞的小鬼猛地转向他所在的方向,或者当那空洞眼神无意(或有意?

)地扫过他时,他会产生一种几乎要被发现的极致恐惧,心脏紧缩成一团,连梦中那虚幻的呼吸都要停滞。

他开始注意到一些之前忽略的细节。

比如,桥头靠近他这一侧的方向,似乎立着一个简陋的台子,台上坐着一个更加模糊、气息却异常古老而强大的身影,旁边似乎摆着一口大锅,锅里蒸腾着浑浊的、冒着气泡的液体。

每当有模糊的身影被小鬼驱赶到台前,那古老的身影便会舀起一勺液体,递过去……然后,那接过液体的身影,眼神会变得更加空洞,步履更加蹒跚,义无反顾地走向桥的深处,消失在茫茫的昏暗里。

这个发现让陈砚感到一种莫名的、巨大的悲伤。

他似乎隐隐明白了“奈何”二字的些许含义,那是一种面对既定命运时的无力与……无可奈何。

现实的侵蚀愈发明显。

七岁的陈砚,比同龄人更加沉默。

他的黑眼圈变得浓重,那是长期被噩梦惊扰、睡眠质量低下的证明。

他几乎彻底杜绝了所有可能引发联想的游戏和故事,对任何涉及鬼怪、死亡、桥梁的话题都表现出极度的敏感和抗拒。

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家中寻找线索。

他会偷偷翻阅父亲书架上那些带有插图的旧书,尤其是在看到一些描绘古代传说、神话故事的插图时,会久久凝视,试图在其中找到与梦中景象相似的元素。

有一次,他甚至在图书馆的儿童区,找到了一本简化版的《中国神话故事》,当他翻到某一页,看到“奈何桥”、“孟婆汤”这几个字眼和一幅虽然卡通却神韵相似的插图时,他如同被雷击中一般,小手一抖,书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管理员的关切和周围小朋友好奇的目光让他无所适从,他捡起书,像逃离什么可怕的东西一样,飞快地跑回了家。

那天晚上,他把自己紧紧裹在被子里,第一次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接近“确认”的震撼和迷茫,低声啜泣了许久。

“奈何桥……孟婆汤……小鬼……”这些词语在他的脑海中盘旋、碰撞。

原来,不只是他一个人知道这个地方?

原来,那些可怕的景象,竟然存在于书里,存在于别人的讲述中?

但这并没有带来丝毫安慰,反而加深了他的恐惧和困惑。

如果那只是传说,为什么会如此真实、如此详尽地出现在他的梦里,年复一年,挥之不去?

如果那不是传说……那他,陈砚,一个普通的七岁男孩,又为何会与那个死后的世界产生如此深刻的、持续的、仿佛身临其境般的联系?

父母察觉到了他更加异常的状态,带他去看了医生。

医生检查后,只是说孩子可能精神压力较大,有些神经衰弱,建议多休息,多进行户外活动,避免接触刺激性信息。

开了一些安神的药物,但效果微乎其微。

梦境依旧每夜造访,并且细节还在不断增加,仿佛一部永无止境的恐怖连续剧,而他是唯一被强制观看的观众。

七岁的陈砚,站在现实与梦境的交界处,前方是日渐清晰的、名为“奈何”的恐怖桥影,身后是父母担忧却无法真正理解的目光。

他怀揣着这个巨大而冰冷的秘密,独自一人,在每一个惊醒的深夜,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感觉自己正被一股无形的力量,一点点拖向那个阴森诡谲、河水泛着幽光的彼岸。

桥影己现,前路何方?

那桥的尽头,等待着他的,又会是什么?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