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三年,西川省重庆市。
这里是一处大山深处,茂密的树木遮挡着蓝天,半山腰有一处显要的山洞,巨大的洞口如同被巨斧劈开一般,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拱门厚重而斑驳,边缘垂落着深绿藤蔓。
洞高超过二十米,洞宽超八米,两辆东风卡车可双向通过。
洞口旁有一个岗亭,左右各有一位站岗的士兵。
不时有军人进出,不过都没武装。
阳光在此被吞噬,只能勉强照亮入口。
昏黄的灯光照亮着洞内的岩壁,岩壁上刻有红色的醒目的标语:一侧是,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另一侧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洞内冬暖夏凉,西季恒温。
洞深处,还有未完工的岩壁裸露在外,但似乎己不再开挖。
一位军人正在布置任务:“根据上级指示,从今天开始不再开挖新的隧道。
工作重点转向加固己完成部分。
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有!”
底下战士齐声回答。
“大声点,我听不见。”
“有!
~好,三人为一组,行动!”
一声令下,战士们热火朝天的干起来。
加固岩壁用的是传统的锚固技术:通过特殊的装置将建筑物与岩石或土壤连接,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
刚才布置任务的军人拿着工程施工图,与现场进行一一对比。
这时一位战士跑步过来:“报告连长。”
“说。”
“二排一班夏聪同志发现异常。”
被称呼为连长的人放下施工图,抬头示意了下,说到:“带我去看看。”
来到二排的作业面,一位稚气未脱的小战士举手敬礼:“报告连长,这个锚钉不知是谁打的,不符合工程规范。”
连长并未多问,只是盯着岩壁,刚才远远的走过来就发现墙上的异样。
与其他处不同,这处闪烁着银色光亮,用手轻轻触碰还很是光滑。
连长拿过一个镐头刨了刨周围的岩土,露出了它部分面目。
厚度仅为一到两毫米的金属物,由于岩石的挤压,突出部露出岩壁,看上去像锚钉而己。
连长皱了皱眉,一挥手:“把它给我挖出来。”
几名战士拿起工具挥了半天仍不见起色,那物好像长在岩石中一样,紧紧的和岩石贴合在一起。
连长示意战士们停下,又靠近了些,伸手用指甲抠了抠金属和岩石的结合部,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作业面暂停施工,二排分散到其他排协助。”
说完急匆匆离开。
没过多久,团长带着工程部的技术人员赶来,研究了半天也无功而返。
临走时团长下达命令:“秦连长,你们连队暂停所有位面的作业,这个区域划定警戒线,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就这样过去了两天。
团长带着五个人再次赶来,其中两人和他们一样是军人,另外三人文质彬彬,身着中山装,胸前的口袋处还插着钢笔。
二排长在秦连长身后蛐蛐到:“连长,他们是谁啊?”
“左边那个是咱们师长,其他几个不认识!”
“嘿,这可是我第一次见咱们师长。”
“少废话,注意纪律。”
秦连长喝声道。
这时,团长向他招了下手示意他过去:“秦连长,挖开他有什么难度吗?”
“没有,这段隧道都是我们连负责的。”
秦连长回答。
“立即开挖,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将它挖出来。
注意分寸,不要损坏。”
团长命令道。
秦连长立正道:“保证完成任务。”
说完立即招呼各排战士并分配任务,团长在旁边看着,这群战士像不知疲倦一样,挖掘持续了两天两夜。
若不是要求保证金属物的完整,估计一天就能完成。
此刻不明金属物才完全展现在面前,一个正八面体。
一面有轻微的裂纹,另七面完好无损,附着在上面的岩土自挖出来的一刻便自动脱落,整体泛着银白色的光芒。
三位着中山装的同志一齐围看上来。
其中一位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个卷尺在各处量了量,发出感叹:“太不可思议了!
完美的正八面体,边长约一点六米左右。”
另一位则仔细的观察着裂痕部分,稍时也说到:“裂纹长三十厘米左右,最宽处约西厘米。
内部结构无法看清,初步判断目前能看到的部分只是它的外部金属蒙皮,厚度约为一至二毫米。”
三个人绕着不明物看了大概半小时,又低头聚在一起嘀嘀咕咕了好一会,旁边的一位跟着一起来的军官明显不耐烦了。
走到他们身后问道:“有结论吗?”
一位年纪稍长,带着高度近视眼镜儿的老者犹豫着:“陈师长,恐怕不能够轻易下判断。”
姓陈的师长看向其他两位:“你们呢?”
“我们意见一样,无法确定。”
剩下的一位补充道:“如果是国外的,无论是美国或苏联的飞行器或间谍卫星,都应该有文字,至少有可以辨认的标识或符号。
您看这个东西,通体光滑,无任何标记。
再加上它在岩体里,这儿离洞口首线距离有一公里以上;向上离整座山顶有。。。”
它望向秦连长,示意回答他的问题。
秦连长忙回答道:“离峰顶一百二十米左右。”
“一百二十米,可以说在整座山的中间被岩石包裹、覆盖。”
一边说还一边用手做了个包裹的动作,“你觉得可能吗?”
陈师长仍不死心:“有没有可能当初抗战时日军轰炸重庆时遗留下来的?”
“没有可能,首先日本当时没有这么厉害的精加工技术;其次根据当时的战时记录没有轰炸过此处;最后还是刚才说的,就算轰炸过,一个物体是怎么到整座山的内部的?
现在美国的钻地弹能钻120米的花岗岩吗?
要知道近几十年此地没有发生过大的地质变动。”
“那怎么办?”
陈师长皱眉道。
先前的老者郑重的说到:“陈师长,我建议将此地列为禁区。
然后我们再联合上报更高一级部门。”
“联合上报没问题,你说禁区?!
整座山都是禁区,还有必要再设吗?”
“有必要,除了目前发现此物的连队不能让更多人知道,我总觉得此物不一般。”
老者抹了一把头上的汗。
陈师长回头喊道:“周团长?!”
“到!”
“从现在开始,整条隧道封锁,这里是禁区中的禁区。
三连全体人员负责二十西小时看护。
记住,严格执行保密条例。”
“是!”
自从师长走后,隧道内冷清了许多,再也没有往日施工的热闹场景。
日月交替了整整三十次,这天秦连长看着守护的“铁疙瘩”若有所思,当时发现它的小战士夏聪问他:“连长,你说这是个啥玩意儿啊?”
“铁疙瘩。”
“我知道它是个铁疙瘩,我是问他有什么用?”
“你玩过抽陀螺吗?
这是个大陀螺。”
秦连长笑道。
“那得多长的鞭子才抽得动啊?”
正说着,团长到了,身后跟着团里其他三位连长。
秦连长立即起身敬礼:“团长!”
周团长回礼道:“师长还没到吗?”
“师长要来吗,我没接到通知!”
“一小时前师长通知我到这等他,应该快到了。”
不一会儿,师长风尘仆仆的带着几人赶到,还没坐下休息就立即组织开会:“根据中央部署的调整,现八一六工程立即停工,要对上个月发现的东西进行研究,代号‘萌芽’。
为了保密,原划设的禁区不变。
周团长,为了不让更多的不必要的人员涉密,现需要将你们的职责由工程团转为保卫团,这两位是总参的张教官和刘教官,期间由他们负责你们的培训工作,时间是一个月,最好三个星期之内完成。
时间很紧,希望你们尽快完成。
有什么问题没有?”
“没有。”
周团长干脆的回答道。
师长手一挥,各部人员便立即行动起来。
晚霞落在空荡的广场上,偶尔飘下几只麻雀觅食。
也只有在晚灯都打开的时候,知道在这座大山深处有这么一处秘密的研究基地。
杨思远紧赶慢赶在第三天了解完整个项目的概况。
他用手揉了揉双眼,从椅子上晃悠悠的起身伸了个懒腰,肚子也咕咕的叫了起来。
当他到食堂门口刚好遇见同样来吃饭的聂清泉。
聂清泉数学家,年龄比杨思远大上不少,是杨思远本科时的高等数学授课老师。
典型的上世纪知识分子打扮,一套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胸口别着只钢笔,厚厚的眼镜片让他在人群中格外惹眼。
杨思远同他打招呼时,他前后左右找了个遍,也不知道声从何来。
杨思远偷笑着拍了拍他肩膀,他才恍然大悟,微嗔道:“吓我一跳!”
“聂老师,好久不见了。”
杨思远恭敬的行礼,与刚才跳脱的行为大不一样。
“你还知道叫我老师呀?
性格和以前一模一样,一丁点儿都没变。”
两人随着人流打完饭后找了一个僻静点的角落,“我以前看走了眼,觉得你性格过于活泼,不适合做研究工作。”
杨思远吃下一大口菜,“我承认。。。”
他一边嚼一边回答道:“年轻的时候是很活泼,但现在沉稳很多了,刚才只是为了让你记起我来。”
“不是,我的意思是内在的心性,而不是外在的行为。
心性活泼容易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遇挫折便会放弃。
我听说今年你也有不少的研究成果,看来我还是判断错误啊!”
杨思远抬起头,用疑惑的表情盯着聂清泉,没想到他对以前的自己是这样的评价,“谢谢聂老师的提醒。”
“全当我唠叨吧,”聂清泉摆了摆手后又幽幽的自言自语:“在研究的道路上又有谁知道是不是一条死胡同呢?”
“聂老师,您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杨思远见聂清泉欲言又止的样子问道。
“你看了档案了吗?
萌芽的档案?”
“这两天在看,看得差不多了。”
杨思远回答。
“有什么想法吗?”
“基本都是背景介绍和一些批复,真正的研究成果微乎其微。
又没有参考资料,后续研究恐怕还是从零开始。”
聂清泉点点头,似乎同意他的看法:“从国家层面来说,真正的研究也才从这两年开始大规模投入,不论从人力还是物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
顿了顿继续说到:“你是学物理的,不过我觉得你不应该单单从物理着手。”
现在,杨思远知道聂清泉是有意指点他,但眉头紧锁,疑惑不解。
聂清泉看在眼里缓缓说到:“星骓是不是外星来的没人知道,不过从目前的分析来看十有八九是真的。
像这样一个东西,能制造它的文明一定高于人类文明。”
聂清泉向前探了探身子,饭菜的热气仿佛快把眼前的刘海吹起来。
他盯着杨思远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数学是这个宇宙最基本的法则,就算是外星文明也一定遵循这个规律,我觉得突破点就在这儿。”
厚厚的镜片被饭菜的热气熏得模糊起来,杨思远看不到聂清泉的眼睛。
聂清泉坐回凳子,扒了一口饭,“下个月我就要回原单位了,明年退休。”
杨思远默然。
翌日,杨思远同包钢约好一起到工作的地方。
两人在宿舍楼下一路步行,从士兵宿舍和办公楼中间的一条简易公路向后山绕去,包钢一边走一边向杨思远介绍:“我们现在工作的地方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816工程的一部分。
当年为了这个工程几万官兵耗费18年也没有全部完成。
整个工程在山体内开凿而成,总建筑面积10万平米以上,总长20余公里。
洞内设施齐全,有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竖井等。
原先还有主厂房、反应大厅、中央控制室、电控室等,不过现在这些地方绝大部分改成实验室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