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书斋列诺 > > 意识囚笼之脑内直播间(林深林析)好看的小说推荐完结_完本小说意识囚笼之脑内直播间林深林析
悬疑惊悚连载
小说叫做《意识囚笼之脑内直播间》,是作者王榆林的小说,主角为林深林析。本书精彩片段:男女情节人物分别是林析,林深,苏晓的悬疑惊悚,医生,穿越,推理,娱乐圈小说《意识囚笼之脑内直播间》,由网络作家“王榆林”所著,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欢迎阅读!本书共计5607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3 22:30:40。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意识囚笼之脑内直播间
主角:林深,林析 更新:2025-10-14 01:39:2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作为脑外科医生,我每天见证各种离奇死亡。
最近接诊的女网红死因格外诡异——大脑被改造成追星记忆库。调查时,
画面、狂热粉丝的尖叫、还有凶手的视角...凶手通过手术刀在受害者脑中植入追星记忆,
并远程操控她们。更可怕的是,我逐渐能听见凶手的声音:“下一个藏品,就是医生您了。
”手术室的无影灯,冰冷得像是结了一层霜,映照着下方一片狼藉的颅腔。林析戴着放大镜,
手中的器械稳得像雕塑,但眉心的结,却越拧越紧。这不是手术,这是一场亵渎。患者,不,
确切说是受害者,被送来时已经宣告脑死亡,身体仅靠机器维持着最基本的生命体征。
身份很快核实了,苏晓,一个在社交媒体上拥有数百万粉丝的时尚博主,
以甜美笑容和犀利穿搭走红。发现她的是助理,在公寓里昏迷不醒,初步诊断是动脉瘤破裂,
但CT影像却呈现出令人费解的异常信号。现在,这异常就赤裸裸地摊开在林析眼前。大脑,
这片人类意识最后的疆域,本该是精密沟回与复杂神经的集合体,
此刻却布满了……“异物”。不是血块,不是肿瘤,
而是一种极细的、近乎透明的生物凝胶状纤维,它们像某种疯狂生长的寄生藤蔓,
缠绕着神经束,深深嵌入灰质,甚至在几个关键的记忆和情感中枢区域,
形成了诡异的、微微搏动的节点。
这些纤维以一种违背现有神经解剖学的方式重新连接了部分脑区,
手法粗暴却带着一种令人胆寒的精准。它们似乎在……运行着什么。
林析用极细的探针轻轻触碰一个位于海马体附近的节点,监护仪上,
代表脑电波的曲线猛地弹跳了一下,呈现出一段短暂、杂乱无章但异常高频的波形。
旁边的助手倒吸一口冷气。“记录,”林析的声音干涩,
“发现未知生物材料深度整合入脑组织,主要分布于边缘系统及颞叶皮层,
初步判断……具有非法的神经接口功能。”她小心翼翼地取样,
准备送去病理和生物工程部门分析。当取样钳尖端即将脱离那个节点时,
一阵极其微弱、仿佛来自极遥远之处的尖啸声,像一根冰冷的针,
猝不及防地刺入林析的耳膜。她动作一顿,猛地抬头。“林医生?”助手疑惑。
无影灯依旧惨白,只有仪器规律的滴答声。刚才那声音,真实得让她脊背发凉,
却又虚幻得无处追寻。是幻觉?还是过度疲劳导致的耳鸣?她不动声色地压下心悸,
完成取样,沉声道:“关颅吧。已经……没有意义了。”---深夜的医生值班室,
只有电脑屏幕散发着幽蓝的光。林析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苏晓的社交媒体页面上。屏幕上,女孩笑靥如花,活力四射,
与手术台上那个被改造得面目全非的残躯判若两人。最新的几条动态,
密集地围绕着顶流偶像林深。演唱会现场挥舞的荧光棒,精修的机场接机图,
重复购买的数字专辑截图堆成九宫格……配文充斥着不加掩饰的爱慕与占有欲。
“哥哥今天看我的镜头了!他一定是记得我了!”“《迷雾》循环第一百遍,
没人比林深更懂音乐!”“那些黑子都去死!哥哥只有我们了!”典型的狂热粉丝言论,
网络上随处可见。但林析滑动鼠标的手指,在看到其中一张照片时停住了。
那是苏晓在演唱会后台与林深的合影,似乎是某个粉丝活动。苏晓紧紧挨着林深,笑容灿烂,
而林深,虽然也维持着职业性的微笑,但他的眼神……林析将图片放大,仔细分辨。
那眼神里,似乎藏着一丝极淡的、不易察觉的疲惫,或者说,疏离。就在她凝视那张照片,
试图解读那细微表情的瞬间——视野猛地扭曲、闪烁。值班室单调的墙壁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晃动、模糊的景象,光线昏暗,色彩饱和度却高得刺眼。
震耳欲聋的音乐几乎要冲破鼓膜,混杂着无数少女歇斯底里的尖叫,
形成一个巨大的、令人窒息的声浪漩涡。她感觉自己被拥挤的人潮推搡着,空气灼热而浑浊,
充斥着汗水、香水和各种不明物体的气味。眼前,一个巨大的舞台近在咫尺,聚光灯聚焦处,
一个修长身影正在卖力唱跳,汗水在灯光下甩出晶亮的弧线。是林深。
但这视角……异常的低,异常的仰视,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颤抖。
一股强烈到扭曲的爱意混杂着难以言说的占有欲,像岩浆一样在她胸腔里翻腾、冲撞,
灼烧着她的理智。“林深——看我!看我啊!”一个尖利的女声在她脑海深处,或者说,
就是“她”自己在嘶喊。林析猛地向后一仰,后背重重撞在椅背上,冷汗瞬间浸湿了刷手服。
眼前的幻象潮水般退去,值班室冰冷的现实回归。她大口喘着气,心脏狂跳不止,
手指紧紧抓住桌沿,指节泛白。那不是她的记忆!那是苏晓的记忆!是那个死去的女孩,
在演唱会现场,透过她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感受到的!它们怎么会……跑到她的脑子里?
---接下来的几天,林析活在一种分裂的恐惧中。她照常查房、手术、参加会诊,
努力维持着专业冷静的表象。但那些不属于她的记忆碎片,总在不经意间侵袭。
有时是午后短暂的休憩,刚闭上眼,眼前就闪过林深在保姆车里,
卸下舞台妆后略显苍白的侧脸,带着一种易碎的脆弱感。有时是夜晚走在回家的路上,
耳边会突兀地响起一段旋律,是林深某首非主打歌的副歌,
伴随着苏晓内心喋喋不休的、关于这首歌如何被低估的念叨。更让她毛骨悚然的是,
她开始注意到一些细节。这些涌入的记忆,并非全是苏晓主观的、情绪化的感受。偶尔,
会夹杂进一些……“旁观”的视角。比如,在一次关于林深新剧路透的回忆碎片里,
她“看”到了拥挤的粉丝人群外围,一个穿着灰色连帽衫、身形模糊的身影。
那人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尖叫拍照,只是静静地站着,帽檐压得很低,
视线似乎穿透了喧闹的人群,精准地落在前方正兴奋地踮着脚、举着手机拍摄的苏晓背上。
那目光,冰冷,黏腻,带着一种评估物品般的审视。林析试图抓住这个身影,
但记忆碎片转瞬即逝。她开始秘密调查。利用职务之便,
她调阅了医院近两年所有涉及不明原因脑损伤或异常精神行为患者的档案。
关键词搜索:生物凝胶纤维、神经改造、记忆植入……结果一片空白。这种技术,
超出了目前公开的医学领域认知。她尝试联系苏晓的家人和朋友。
苏晓的母亲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语无伦次,只反复说女儿最近几个月“变得有点奇怪”,
“更加沉迷那个明星了”,“有时候半夜会突然哭或者笑”。助理则提到,
苏晓在出事前一周,曾抱怨过头痛,偶尔会精神恍惚,
说些“脑子好像不是自己的了”之类的话。线索似乎都指向了林深,或者说,
指向了对林深病态的痴迷。林析甚至设法潜入了一次林深新专辑的签售会现场。
她站在人群边缘,看着那个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男人,此刻坐在桌子后面,
微笑着给每一个上前的粉丝签名。他的笑容无可挑剔,举止得体,
但林析捕捉到他偶尔抬眼看向无尽人流时,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空洞,
甚至是一丝极淡的厌恶。就在她观察的时候,一个穿着精致、情绪激动的女孩冲到了台前,
几乎是扑上去想拥抱林深。保安立刻上前阻拦。场面一度混乱。林析的视线越过骚动的人群,
再次看到了那个——穿着灰色连帽衫的身影!这次更近了,就在斜对面角落的立柱旁,
依旧帽檐压低,看不清脸。但林析清晰地感觉到,那道冰冷的视线,越过了混乱的中心,
越过了无数攒动的人头,精准地……落在了自己身上!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窜头顶。
她下意识地追了过去。灰衣人似乎察觉了,转身汇入离场的人流,步伐不快,
却总能巧妙地利用人群遮蔽身影。林析挤开人群,紧追不舍,跟着那抹灰色穿过喧闹的大厅,
进入相对僻静的消防通道。脚步声在空旷的楼梯间回响。追下两层楼,在楼梯的转角,
灰衣人消失了。林析喘着气,警惕地四下张望。通道里光线昏暗,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