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的晨雾总是退得很慢,等阳光彻底铺开时,校园才显得明亮通透。
许安然背着包走进教学楼,脚步轻快而熟悉——虽然才入学两天,但她对路线己经熟得不必看指示牌。
今天是《商业逻辑与基础》课程的第一次课,还有小组分配任务。
教授是一位留着花白短发的中年人,说话慢条斯理,可布置起作业来却毫不手软:“这门课不只是理论,你们需要在接下来三周内完成一个创业思路展示。
小组随机分配,不能挑人。”
随机,总是充满不确定性。
许安然低头看分组名单——“第七组:顾行舟、许安然、林子乔、王佳慧。”
她愣了两秒,不知该说幸运还是巧合。
侧头去看顾行舟,他也正低头记着什么,似乎没听到周围的骚动。
课后,按照教授要求,小组成员需先交换联系方式商量分工。
“大家加个微信群吧。”
林子乔率先开口,把手机举到中间,“方便讨论。”
顾行舟抬眼扫了一圈,犹豫了一下才掏出手机,声音淡淡的:“好。”
群名:第七组创业奇兵许安然一看到群名就笑出了声,“这个名字……挺有野心的。”
王佳慧夸张地说:“那当然啦,有顾学霸在,我们肯定能冲第一。”
顾行舟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接话。
他笑的时候很克制,却仍让人觉得目光清澈,像夏日湖水。
第一次讨论约在周五晚的图书馆。
许安然提前半小时到,拿了几本创业案例集翻着。
不久,顾行舟走了进来,身上带着秋夜的凉意,坐在她对面。
“林子乔和王佳慧呢?”
许安然问。
“她们说临时有事,晚一点来。”
顾行舟说话很简洁,没有多余语气词。
两人之间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翻书的声响。
许安然忍不住开口:“那天实验室的事,谢谢你帮我解释。”
顾行舟放下笔,认真看着她:“那是我的失误,不用谢。”
“可是你不必那么负责任,助教也许不会真的追究……事情是因我而起,就该我来解决。”
他的语气平稳,却让人感觉到一种坚硬的原则感。
许安然盯着他看了两秒,忽然笑了:“你总是这样吗?
对每件事都这么认真。”
“我不喜欢留遗憾。”
顾行舟低下头继续写他的思路草稿。
许安然心里涌上一种说不清的情绪——他不像身边那些随意又爱炫耀的男生,一切都按自己的标准来,甚至不在意别人怎么想。
大约二十分钟后,林子乔和王佳慧终于姗姗来迟,一进门就道歉。
西人开始碰撞创意,从餐饮到校园租赁,各种方案飞出,又被顾行舟一一分析利弊,有理有据。
“如果做校园租赁,我们要考虑存货成本和流转周期,前期投入会压资金。”
他说。
王佳慧有些好奇:“你是不是学过管理方面的知识啊?”
“之前读过一些书,也看过几个项目案例。”
他答得很淡,像在聊天气。
讨论结束时,己快到闭馆时间。
走出图书馆,夜里的风夹着初秋的凉。
许安然裹紧外套,耳边传来顾行舟的声音:“回宿舍的路顺吗?
要一起走吗?”
“好啊。”
她点头。
一路上并没有太多交谈,但沉默却不让人觉得尴尬——那是一种舒适的安静。
经过教学楼旁的小广场时,有人在练滑板,灯光映得碎影斑驳。
许安然停下脚步看了片刻,忽然听到顾行舟问:“你平时为什么要待在社团那么久?”
“嗯?”
她没反应过来,“你关注我的社团动态?”
顾行舟眼底闪过一丝慌乱,移开视线:“只是听人提到。”
许安然抿唇笑了,这个学霸……果然不是冰山,而是温水,只是把温度藏得很深。
第二周,课程任务正式启动。
为了准备展示,他们需要频繁见面。
一次在咖啡馆讨论时,陆昱辰恰好路过——身着剪裁得体的西装外套,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安然,好巧。”
陆昱辰径首走来,忽略了桌上的其他人,视线只落在她脸上,“新学期适应得怎么样?”
“挺好的。”
许安然微笑应对,语气礼貌又疏远。
陆昱辰注意到顾行舟,挑眉笑道:“这位是……你们的组员吧?
你好,我是陆昱辰,大三。”
顾行舟起身点头,“顾行舟。”
对方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笑容里带着漫不经心的挑衅:“那你可要好好照顾安然,她可是我们学院的宝。”
顾行舟只是淡淡嗯了一声,没有接茬。
陆昱辰似乎有点失望,耸耸肩离开。
等人走远,林子乔忍不住小声八卦:“我怎么觉得,他刚才是在试探你们俩的关系?”
许安然看向顾行舟,却发现他神情平静,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她心里有点失落——这种淡漠,会不会说明他其实并不在意自己?
那天晚上,她在寝室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顾行舟认真的侧脸和一句“我不喜欢留遗憾”。
她隐约觉得,这个学期,注定不会简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