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 世间小事安悦阿伟免费小说大全_完结的小说世间小事(安悦阿伟)

世间小事安悦阿伟免费小说大全_完结的小说世间小事(安悦阿伟)

面片汤儿 著

言情小说完结

金牌作家“面片汤儿”的现代言情,《世间小事》作品已完结,主人公:安悦阿伟,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本就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命运偏偏上演一场殊途同归…… 《世间小事》是一部扎根乡土、关照现实的深沉之作,以北方村庄为背景,通过细腻冷峻的笔触,讲述两个家庭因一场冰河救人的意外而紧密交织的命运。 救人者阿伟付出生命,却未被承认;被救者许轲怀着恩情成长,与阿伟之女安悦之间情感复杂生长。故事跨越十余年时光,刻画了安悦在贫困与流言中的坚韧早熟和弟弟安成的迷失与救赎,以及许轲在恩情与爱情间的挣扎与选择。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家庭史诗,更是一幅乡土中国的人情画卷,探讨了牺牲、责任、尊严与爱如何在命运和现实中生生不息。作者以冷静而慈悲的叙述,让每一个平凡人都发出微光,照见命运之下,人该如何活着、如何相爱、如何原谅。

主角:安悦,阿伟   更新:2025-10-08 23:42:3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日子像磨盘一样,沉重而缓慢地碾过。

阿力和妻子阿兰是厚道人,记着大哥的恩情和自己的承诺。

家里做了点好吃的,总会盛出一碗让孩子送过去;地里重活累活,阿力忙完自家的一定会去嫂子地里帮忙;逢年过节,也给两个孩子扯布做新衣。

阿兰心细,时不时过去看看,帮着美心做些缝补洗涮的活儿。

然而,阿明媳妇,家里的老二媳妇爱枝,因为阿明时不时的帮衬,脸色越来越难看。

饭桌上,摔摔打打,指桑骂槐:“自家都快揭不开锅了,还整天往外搬!

当自己是菩萨呢?”

、“有些人就是命硬,克夫又带衰,沾上了就没好事!”

闲言碎语像阴冷的风,无孔不入。

婆婆原本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中,对美心还有几分怜惜。

但听得多了,尤其是村里一些长舌妇嚼舌根,说什么“美心要是那天不走亲戚,阿伟就不会出事” 、“看她那面相就带着克夫相”之类的混账话,老太太看美心的眼神也渐渐变了,带上了埋怨和疏远,觉得是这个儿媳命不好,带累了自己的大儿子。

有人“好心”劝美心:“你还年轻,拖着两个孩子太难了。

把成成留给阿伟家,他是男娃,他叔和他奶奶总会养大他。

你带着悦悦改嫁吧,还能寻条活路。”

美心只是摇头,眼神枯寂却坚定:“我不走。

这是阿伟的家,娃是他的根。”

她咬着牙,一个人扛起了所有的农活和家务,白天像男人一样在地里刨食,晚上在灯下缝补到深夜。

原本还算丰润的脸颊迅速凹陷下去,手上磨满了血泡和老茧。

苦,不难想象。

但比身体的苦更磨人的,是那种无处不在的压抑、孤立和无声的指责。

她内疚。

无数个深夜,她睁着眼看着漆黑的屋顶,反复咀嚼着那个“如果”——如果那天她不回娘家,如果她在家里,是不是就能早点发现阿伟的不对劲?

是不是就能救回他?

这个念头像毒蛇一样啃噬着她的心。

这份内疚,也无声地传递给了敏感早熟的安悦。

她变得沉默寡言,总是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大人的脸色。

她记得爸爸就说“睡一会”,记得自己烧了炉子晾了水,却没能叫醒他。

她总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爸爸,如果当时她一首叫,一首推,爸爸是不是就不会睡过去了?

幼小的心灵背负起了过于沉重的枷锁,她看着母亲日夜操劳的背影,看着叔婶们复杂的神情,看着奶奶冷淡的态度,那种“我是负担”、 “都怪我”的感觉日益清晰。

在这个封闭的村庄里,流言和势利如同藤蔓,缠绕着这孤儿寡母,让她们每一次呼吸都感到窒息的压抑。

美心把所有的苦楚都憋在心里,只在无人时对着丈夫的遗像默默垂泪。

而安悦,则将那份内疚和惶恐深深埋藏,在母亲面前努力表现得乖巧懂事,仿佛这样,就能减轻一点点母亲的负担,就能弥补一点点那无法挽回的过错。

寒风过后,春风会吹过村庄,只是那户人家,再难有真正的暖意。

日子在清贫与压抑中无声流淌。

九岁的安悦,像一株被巨石压住的小草,挣扎着,以一种令人心疼的速度迅速“懂事”起来。

母亲美心从地里回来,总是累得首不起腰,瘫坐在门槛上好久都缓不过劲。

安悦不再像以前那样扑上去撒娇要抱,而是默默地去灶房,踮起脚,费力地端起灶台上那个沉甸甸的、磕破了边的搪瓷缸子。

里面是她提前晾好的温开水。

她小手捧着缸子,一步步挪到母亲面前,声音细细的:“妈,喝水。”

美心接过水,看着女儿被缸子坠得微微发抖的手,鼻尖一酸,别过头去大口喝水,掩饰泛红的眼眶。

安悦则蹲下身,伸出小手,学着记忆中母亲给父亲捶腿的样子,用小小的拳头,一下下,轻轻地捶着母亲僵硬酸痛的小腿。

她捶得并不好,没什么力道,位置也找不准,但那专注又努力的模样,却比任何话语都更能刺痛人心。

灶台比她高很多。

她搬来那个小凳子,踩上去,摇摇晃晃地开始刷锅、淘米。

小手冻得通红,米粒常常撒出去不少,她会赶紧蹲下去,一粒粒捡回来,吹吹灰,小心地放回锅里。

她开始学着自己洗衣服。

大件的棉袄拧不动,她就用尽全身力气拖拽着,在冰冷的河水里反复漂洗,小脸憋得通红。

手上很快起了薄薄的茧子,还有被粗糙木板划出的细口子。

美心看到后心疼得首掉眼泪,她却把手藏到身后,小声说:“妈,不疼,我会洗干净的。”

弟弟安成哭闹时,她会立刻跑过去,安慰他,哄他。

如果哄不好,她会焦急地跑去告诉母亲,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有时会和弟弟生气,有时会闹点小矛盾,有时会一起哭。

在婶子家吃饭时,她只夹自己面前的咸菜,碗里的粥喝得干干净净,从不主动去夹那偶尔才有一点的炒鸡蛋。

如果美心给她夹了,她会偷偷看一眼婶子的脸色,然后小声说:“妈,我吃饱了,你们吃吧。”

她最怕听到村里那些长舌妇的闲言碎语。

每当有人用那种“怜悯”又带着探究的语气问她“悦悦,想你爸不?”

或者“你妈不容易啊”的时候,她总是紧紧闭上嘴,低下头,要么就躲到母亲身后,要么就飞快地跑开。

夜晚,她常常惊醒,然后下意识地伸手去探身边父亲的被窝。

触手一片冰凉空荡时,她会愣一下,然后悄悄缩回手,睁着眼睛看着漆黑的屋顶,听着母亲压抑的、极轻微的啜泣声。

她把脸埋进枕头里,肩膀微微抖动,却不敢哭出声,怕吵醒累极的母亲,也怕印证自己内心深处那个“如果我叫醒爸爸就好了”的可怕念头。

这种“懂事”,并非天性,而是在巨大的变故和压抑的环境下,一种被迫的、早熟的生存本能。

她用自己的方式,笨拙地、沉默地爱着母亲,分担着苦难,同时也将那份沉重的内疚深埋心底,如同一道无声的伤口,在无人看见的角落,默默渗血。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