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 那封未寄出的信件周延舟林砚之小说推荐完本_热门小说大全那封未寄出的信件(周延舟林砚之)

那封未寄出的信件周延舟林砚之小说推荐完本_热门小说大全那封未寄出的信件(周延舟林砚之)

小狸猫七七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狸猫七七”的倾心著作,周延舟林砚之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主角是林砚之,周延舟的青春虐恋,暗恋小说《那封未寄出的信件》,这是网络小说家“小狸猫七七”的又一力作,故事充满了爱情与冒险,本站无广告TXT全本,精彩内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8485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03 03:31:08。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那封未寄出的信件

主角:周延舟,林砚之   更新:2025-10-03 06:46:3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旧书里的笔迹梅雨季节的雨总带着股黏腻的潮气,林砚之蹲在老房子的储藏室里,

指尖划过落满灰尘的纸箱。母亲上周摔了腿,她请假回来收拾屋子,

准备把闲置的旧物清出去。墙角那只褪色的蓝布箱子格外沉,

掀开时扬起的灰呛得她咳嗽了两声,箱子底层露出半截牛皮笔记本。封面已经磨得发亮,

烫金的“毕业纪念”四个字只剩模糊的轮廓。林砚之的指尖顿了顿,这是她高中时的东西。

翻开泛黄的纸页,夹在里面的信封掉了出来,米白色的信封边角发脆,收信人处空着,

寄信人写着她的名字。钢笔字迹在时光里晕开浅浅的蓝,像那年夏天教学楼前的天空。

“周延舟,今天又在图书馆看到你了。你穿的白衬衫袖口卷到小臂,

阳光落在你手背上的青筋上,我数了数,有七根。”林砚之的呼吸忽然滞住,

心脏像是被浸在冰水里,泛着密密麻麻的疼。她忘了自己还写过这样的信,

就像忘了十七岁那年,整个夏天的风里都藏着这个名字。储藏室的窗棂糊着层旧报纸,

漏进来的光刚好照亮笔记本里夹着的照片。毕业照上的少年站在第三排最右侧,

白衬衫的领口系得一丝不苟,眉眼清俊,嘴角抿成平直的线,像是对周遭的喧闹漠不关心。

林砚之在第一排的角落,扎着马尾,校服扣子扣到最顶端,目光却越过人群,

偷偷落在那个少年身上。十六岁的周延舟是年级第一,是老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是篮球场上穿着七号球衣奔跑时,能让女生们悄悄红了脸的存在。

而林砚之则是那种扔进人堆里就找不着的姑娘,成绩中游,说话轻声细语,

唯一的特长是画画,却也只敢在素描本的角落里画下他的侧影。他们的交集少得可怜,

直到高二那年分座位,她被调到他斜后方。隔着两排桌椅的距离,

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洗衣粉味,能看到他解题时微微蹙起的眉,

能数清他转笔时手指翻动的次数。那些细微的瞬间,像投入湖面的石子,

在她心里漾开一圈圈涟漪。笔记本里夹着张便利贴,是数学课代表发作业时落下的。

上面有周延舟的字迹,刚劲有力的“周延舟”三个字旁边,是她用铅笔描了无数遍的模仿体,

最后却被橡皮蹭得模糊不清。雨敲打着窗沿,发出单调的声响。林砚之把信封塞回笔记本,

指尖触到纸页上另一段字:“今天他借了我的橡皮,我偷偷把那块橡皮收起来了,

好像这样就能离他近一点。”她忽然想起那块蓝色的橡皮,后来被她放在铅笔盒最底层,

直到毕业搬家时不知所踪。就像那些没说出口的心事,最终都散落在了时光里。

第二章 图书馆的光高二的秋天来得猝不及防,一场秋雨过后,

令教室里不得不开始使用暖气。林砚之的素描本上,

开始出现更多关于周延舟的画面:他低头看书时的发顶,他握着笔的手,

他站在公告栏前看排名的背影。她总在放学后留在图书馆,假装看书,但其实是为了等他。

周延舟几乎每天都会来,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着厚厚的习题册。

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他身上,给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连带着落在书页上的睫毛影子,

都像是精心勾勒的画。林砚之选了个背对他的位置,画板放在腿上,

借着书架的遮挡偷偷画他。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她的心跳得比笔尖的声音还要快。有一次,

她正画到他抬手揉眼睛的动作,铅笔突然断了。笔尖的碎屑落在画纸上,她慌忙去捡,

抬头时正对上周延舟看过来的目光。他的眼神很干净,带着点疑惑。

可林砚之的脸却瞬间烧了起来,手忙脚乱地合上画板,差点把桌上的书碰掉。“不好意思,

”他先开了口,声音和他的人一样,清清爽爽的,“你的画板好像掉东西了。

”她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块橡皮滚到了过道上。是她偷偷收起来的那块蓝色橡皮,

不知什么时候从画板夹层里掉了出来。“谢、谢谢。”她几乎是抢过橡皮,

头也不抬地塞进兜里,心脏跳得快要冲出胸腔。那天她没再画画,

假装翻着一本根本看不进去的书,直到周延舟收拾东西离开,她才敢抬起头。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空荡荡的座位上,仿佛还残留着他的气息。从那以后,

她在图书馆画画时总是格外小心,却又忍不住期待着能再和他说上一两句话。

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林砚之的母亲因为加班来不了,让她自己去跟老师打声招呼。

她还在办公室门口犹豫着,就看到周延舟和他妈妈走了出来。他妈妈穿着得体的套装,

正摸着他的头笑着说:“这次又是第一,真棒。”周延舟的脸上难得露出点腼腆的笑,

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林砚之下意识地躲到走廊的柱子后面,看着他们走远。她忽然意识到,

他们像是活在两个世界里。他是被光环笼罩的天之骄子,而她只是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影子。

那天晚上,她把素描本里关于他的画都撕了下来,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可半夜醒来,

又忍不住爬起来,把纸团一点点展开,小心翼翼地抚平褶皱,重新夹回本子里。喜欢一个人,

好像就是这样身不由己的事情。第三章 雪天的伞今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早,

第一场雪落下时,整个城市都白了。教室里的暖气开得很足,林砚之看着窗外飘飞的雪花,

走神了。周延舟的座位空着,他今天没来上学。同桌凑过来小声说:“听说周延舟发烧了,

昨天淋了雨。”林砚之的心猛地揪了一下。她想起昨天放学时,下着小雨,

她看到周延舟没带伞,抱着书冲进雨里。那时候她手里攥着伞,却没敢追上去。

一整天她都心神不宁,放学时雪还在下,越下越大。她撑着伞走在回家的路上,

路过周延舟家小区门口时,鬼使神差地停住了脚步。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亮着暖黄的灯,

她犹豫了很久,走进去买了一盒感冒药和一袋姜茶。站在小区门口的雪地里,她又开始后悔。

这样冒冒失失地送过去,会不会很奇怪?就在她转身想走时,看到周延舟从小区里走出来。

他穿着黑色的羽绒服,脸色还有点苍白,手里拿着手机,似乎在等人。

林砚之的心跳瞬间加速,下意识地把手里的袋子藏到身后。周延舟也看到了她,愣了一下,

然后走了过来:“你怎么在这里?”“我、我路过。”她的声音在寒风里打着颤,

“听说你生病了,好点了吗?”“好多了,谢谢。”他笑了笑,眼角有浅浅的纹路,

“你也住这附近?”“嗯,就在前面那条街。”她低着头,不敢看他的眼睛。

沉默在雪地里蔓延,只有雪花落在伞上的簌簌声。林砚之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颊在发烫,

手里的袋子被攥得变了形。“那我先走了。”周延舟打破了沉默。“等一下!”她脱口而出,

把手里的袋子递过去,“这个给你,可能有用。”他愣了一下,接过袋子:“谢谢你。

”“不客气。”她说完,转身就跑,没敢回头。雪花落在她的头发上、肩膀上,

她却一点都不觉得冷,心里像是揣着个小太阳,暖融融的。跑了很远之后,她才停下来,

回头看向小区门口。周延舟还站在那里,手里拿着她送的袋子,雪花落在他的发梢,

像撒了层碎钻。那天晚上,林砚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想象着周延舟喝姜茶的样子,想象着他看到感冒药时的表情,嘴角忍不住一直上扬。

那是她和他最靠近的一次,近到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药味,近到她能看清他眼底的感激。

第四章 错过的纸条春天到来的时候,学校里的玉兰花开了。

白色的花瓣大片大片地落在地上,像铺了层雪。林砚之的素描本上,

开始出现带着花香的画面。她画玉兰花落在周延舟的书桌上,

画他走过玉兰树下时被风吹起的衣角。班里开始传周延舟和隔壁班文艺委员的绯闻,

说他们一起在周末去了书店。林砚之听到的时候,正在画他的侧脸,笔尖一顿,

在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斜线。她把那页纸撕下来,揉成一团,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闷闷的。从那以后,她在图书馆看到周延舟时,

总会下意识地寻找有没有别的女生和他在一起。每次看到他独自一人时,心里会偷偷松口气,

看到他和别人说话时,又会莫名地失落。期中考试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图书馆里人特别多。

林砚之好不容易找到个位置,刚坐下,就看到周延舟走了过来,在她对面的空位坐下。

她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假装镇定地翻开书,眼角的余光却一直跟着他。他摊开习题册,

开始做题。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侧脸上,他的睫毛很长,在眼睑下方投下一小片阴影。

林砚之的手痒痒的,想拿出画板,又怕被他发现。纠结了很久,她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

用笔在上面写:“这道题你会做吗?”写完之后,她又觉得太刻意,划掉,

重新写:“你复习得怎么样了?”还是觉得不好,又划掉。最后,

她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笑脸,犹豫了很久,趁他低头做题的时候,悄悄把纸条推到他那边。

周延舟似乎没注意到,继续写着什么。林砚之的心跳得越来越快,手心都出汗了。

过了一会儿,他起身去书架找书。林砚之赶紧把纸条拿回来,塞进笔记本里,

心脏像是要跳出嗓子眼。他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参考书,

坐下时不小心碰掉了她放在桌边的笔。“抱歉。”他弯腰去捡。“没关系。”她也伸手去捡,

手指不小心碰到了一起。他的指尖有点凉,像春天刚化的雪水。林砚之像被烫到一样缩回手,

脸颊瞬间红了。周延舟把笔递给她,没再说什么,继续做题。那天下午,他们没再说话。

林砚之却觉得,那短暂的触碰,像是在她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悄悄发了芽。考试结束后,

班级里要调换座位。林砚之被调到了前排,离周延舟更远了。她看着他原来的位置,

心里空落落的。收拾东西的时候,她发现笔记本里的那张纸条不见了。她翻遍了书包,

也没找到。也许是掉在了图书馆,也许是被风吹走了。就像很多没说出口的话,

最终都消失在了风里。第五章 毕业的夏天高三的日子像被按了快进键,试卷一张接一张,

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越来越小。林砚之和周延舟的交集更少了,他们像是两条平行线,

在各自的轨道上忙碌着。林砚之的画板被锁进了柜子里,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复习资料。

她偶尔还是会在课间看到周延舟,他要么在做题,要么在和同学讨论问题,

眉宇间多了几分疲惫,却依旧耀眼。她把对他的喜欢藏得更深了,

深到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敢拿出来悄悄回味。填志愿的时候,

林砚之偷偷看了周延舟的志愿表。他填了北方的一所重点大学,学计算机。而她的成绩,

只能考上本地的一所普通大学。隔着几千公里的距离,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毕业典礼那天,天气很热,蝉鸣聒噪。同学们穿着学士服,在校园里拍照留念。

林砚之站在人群里,看着周延舟被一群人围着拍照,他笑得很开心,露出整齐的牙齿。

她想上前和他拍一张合照,却始终没有勇气。散场的时候,她看到周延舟独自一人走在前面。

她深吸一口气,快步追上去:“周延舟。”他停下脚步,回头看她:“有事吗?

”“没、没事,就是想跟你说声再见。”她的声音有点抖。“再见。”他笑了笑,

“祝你前程似锦。”“你也是。”他转身继续往前走,背影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人群里。

林砚之站在原地,看着他消失的方向,眼泪忽然掉了下来。那个夏天,

她把素描本里所有关于他的画都烧了。火光跳跃着,映红了她的脸,那些小心翼翼的喜欢,

那些没说出口的心事,都随着灰烬散在了风里。她以为,她会就这样忘记他。

第六章 重逢在人海大学四年,林砚之很少再想起周延舟。她努力学习,参加社团,

交了新的朋友,日子过得充实而平静。她偶尔会画画,但画的都是风景和静物,

再也没有画过任何人的侧影。毕业后,她留在了本地,成为一名美术老师。生活按部就班,

平淡无波,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莫名地想起那个白衬衫少年。

工作第三年的同学聚会,她犹豫了很久,还是去了。她想知道,他过得怎么样。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