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 格子间外的暖光(温暖林晚)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_完本小说推荐格子间外的暖光(温暖林晚)

格子间外的暖光(温暖林晚)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_完本小说推荐格子间外的暖光(温暖林晚)

不明不白的茸茸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男生情感《格子间外的暖光》是大神“不明不白的茸茸”的代表作,温暖林晚是书中的主角。精彩章节概述:主角分别是林晚,温暖,陈屿的男生情感,职场,甜宠小说《格子间外的暖光》,由知名作家“不明不白的茸茸”倾力创作,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本站TXT全本,期待您的阅读!本书共计8372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02 23:14:13。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格子间外的暖光

主角:温暖,林晚   更新:2025-10-03 01:35:3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我的世界,是由无数个六十公分乘六十公分的格子间构成的。每天,睁眼是代码,

闭眼是需求文档,呼吸的空气里都带着一股中央空调和打印纸墨混合的、规整划一的味道。

生活像一潭被精确计算过的死水,波澜不惊,直到那个周一上午,

项目经理老张那颗锃亮的脑袋探过隔板。“陈屿,辛苦跑一趟?

合作方的设计师林小姐到了附近,但好像迷路了,在锦华大厦那边的公交站,你去接一下。

”我默默保存了写到一半的代码。锦华大厦?离我们这起码偏离了八百米。

这位林小姐的方向感,有点堪忧。九月的阳光还有点烈,我刚走出冷气充足的写字楼,

一股热浪就糊了上来。穿过两个红绿灯,远远就看见锦华大厦门口的公交站牌下,

站着一个四处张望的身影。那应该就是林晚了。

和我想象中穿着犀利、气场全开的设计师不太一样。她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

裙摆到膝盖上面一点,露出纤细的小腿。肩上挎着一个看起来沉甸甸的帆布包,

手里还捧着一杯喝了一半的豆浆,另一个手臂环抱着一只略显臃肿的透明文件袋,

里面的图纸边角都有些卷翘了。一阵风吹过,几缕没被束好的柔软发丝贴在了她的脸颊上,

她有些手忙脚乱地想去理顺头发,又怕弄洒了豆浆,那微微蹙眉的样子,

带着点初来乍到的慌乱,和一种与周围行色匆匆的洪流格格不入的……纯真。

像一颗被误投进钢铁森林里的,软绵绵的水果糖。“林晚小姐?”我走上前,

尽量让声音显得平和。她猛地转过头,眼睛睁得圆圆的,像受惊的小鹿。“啊!是、是我!

您是天恒科技来接我的同事吗?”“嗯,陈屿。”我点点头,

视线落在她怀里那个饱经风霜的文件袋上,“东西……挺多的,我帮你拿吧。”“不用不用!

”她连忙摆手,脸颊似乎更红了些,“我自己可以,就是……不好意思啊,给你们添麻烦了,

我方向感一直不太好。”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嘴角有两个浅浅的梨涡。回公司的路上,

为了避免沉默的尴尬,我随口找了个话题:“这边写字楼都长得差不多,确实容易走错。

”“是啊,”她跟上我的步子,声音带着点庆幸,“我刚才还在想,完了,第一天就出糗。

还好你来得快。”我们并肩走在人行道的树荫下,光影透过枝叶在她身上跳跃。

路过一家书店,橱窗里正好摆着一套汪曾祺的文集。她脚步慢了一下,

眼睛亮晶晶地指着那套书:“哇,汪曾祺!我超喜欢他的,每次心情浮躁的时候看看他的书,

就觉得日子其实慢点过也挺好。”我有些意外。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论KPI、融资、风口的时候,已经很少能遇到同龄人,尤其是做设计的,

会这么自然地说起喜欢汪曾祺。“人间草木,四方食事。”我接了一句,

“确实能让人静下来。”“对对对!”她像是找到了知己,话匣子也打开了,

“你看他写吃食,一碗普通的咸鸭蛋都能写得那么有滋有味,感觉生活里处处都是小确幸。

”就着这个话题,我们很自然地聊了下去。她说她做家居设计,

最大的愿望不是设计出多么炫酷获奖的作品,而是希望能帮每一个忙碌的人,

打造一个真正能让他们卸下疲惫,感到温暖和放松的“小家”。

“家不应该只是个睡觉的地方,它应该是充电站,是能让人心里踏实下来的角落。

”她说这话时,眼神很专注,带着一种纯净的光。那一刻,

我看着她被阳光镀上一层柔和光晕的侧脸,心里那潭死水,好像被一颗小石子轻轻敲了一下,

荡开了一圈微不可查的涟漪。这个走错路的,带着豆浆和皱巴巴图纸的女孩,

和她口中那个“温暖的小家”,像一道猝不及防的光,撞进了我这片被格子间框住的,

单调乏味的世界里。原来,不是所有的相遇都需要正确的航向。有时候,美丽的意外,

往往始于一场迷路。---2.项目进入了最熬人的攻坚期。

办公室里的人声随着下班时间渐次散去,最后只剩下我,还有隔壁格子间里,

对着屏幕蹙眉凝神的林晚。键盘敲击声和鼠标微弱的点击声,在空旷的空间里被放大,

显得格外清晰。窗外的天色从瑰丽的晚霞,逐渐沉淀为一片深沉的墨蓝,

最后彻底被城市的霓虹点亮。我揉了揉发涩的眼睛,起身去接杯咖啡提神。

路过林晚的工位时,无意中瞥见她正捧着一个小小的、粉色保温杯,小口啜饮着什么。

她似乎有些冷,微微缩着肩膀,灯光下,脸色看起来比白天苍白了些。“喝咖啡吗?

我给你冲一杯。”我停下脚步,问了一句。她抬起头,眼里带着点疲惫,

却还是弯起嘴角笑了笑:“不用啦,谢谢。我……我喝这个就好。”她晃了晃手里的保温杯,

“红糖姜茶,老朋友了。”“不舒服?”我几乎是下意识地问出口。

她的脸颊飞起两抹不太自然的红晕,声音轻了些:“嗯……有一点。”我点了点头,

没再多问,心里却莫名记下了。回到座位,那杯原本想用来续命的黑咖啡,

忽然觉得有点难以下咽。脑海里总是浮现她捧着粉色保温杯,微微蜷缩的样子,

像只需要温暖的小动物。时间滑向晚上九点。我的胃开始发出抗议的声响,想必她也一样。

“先吃点东西吧?”我再次走到她隔板旁,“楼下便利店,一起?

”她的眼睛从复杂的设计图稿中抬起来,带着一种终于得以喘息的解脱感:“好啊好啊,

我快饿扁了。”深夜的便利店,白炽灯光明亮得有些冷淡。我们站在一排排速食货架前,

她拿着一个金枪鱼饭团,纠结地看着标签。“热量好像有点高啊……”“加班到这个时候,

热量是刚需。”我拿起两个同样的饭团,又顺手拿了一盒牛奶,递给她一个,“这个,暖的。

”她愣了一下,接过那盒温热的牛奶,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我的,有点凉。“谢谢。

”靠在便利店窗边的高脚凳上,我们沉默地吃着这顿简陋的晚餐。

窗外是依旧车水马龙的城市,窗内是我们两个被工作掏空,暂时靠食物填补能量的疲惫灵魂。

“其实,”她忽然开口,声音轻轻的,带着点自嘲,“我挺怕这种深夜加班的。”我看向她。

“不是怕累,是怕……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她咬着吸管,

目光没有焦点地落在窗外的流光溢彩上,“回到那个租来的小房子,黑漆漆,冷冰冰的,

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时候会觉得,这个城市好大,灯光好亮,但没有一盏是真正等我的。

”她的声音很平静,但我却听出了底下深藏的,几乎要被这都市喧嚣淹没的孤独感。那一刻,

我心里某个柔软的地方被狠狠戳中了。这个白天看起来元气满满,

认真谈论着要设计“温暖小家”的女孩,原来也有着如此脆弱和无助的一面。“走吧,

”我吃完最后一口饭团,站起身,“我送你回去。”她显然有些意外,

连忙摆手:“不用不用,太麻烦你了,我自己回去就行,很近的。”“顺路。”我撒了个谎,

语气不容拒绝,“而且,这么晚了,不安全。”其实她住的地方和我完全是两个方向。

但那一刻,我不想让她一个人走进那片冰冷的夜色里,重复她刚才描述的那种孤独。

夜风比来时更凉了些。我们并肩走在通往她小区的小路上,路灯将我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

气氛比来时沉默,却似乎多了些难以言喻的亲近。走到小区门口,她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我,

眼睛在路灯下亮晶晶的。“陈屿,今天……真的特别谢谢你。

”她从那个巨大的帆布包里摸索了一会儿,拿出一个小小的、印着猫咪图案的密封袋,

里面装着几块手作饼干,形状有些朴拙,但看起来很可爱。“这个,是我周末自己烤的,

不太好看,但味道还行……你饿的时候可以垫一下。”她有点不好意思地把袋子递给我,

“就当是……夜宵补助?”我接过那袋还带着淡淡黄油香气的饼干,

指尖感受到一丝残余的温暖。我看着她在灯光下微红的脸颊和那双盛着感激与真诚的眼睛,

心里那圈上午荡开的涟漪,似乎正逐渐扩大成一片温柔的波澜。“谢谢。

”我握紧了手里的饼干,“快点上去吧,外面冷。”“嗯!那你到家……发个消息。

”她说完,冲我挥挥手,转身跑进了小区门禁。我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楼栋里,

才低头看了看手里那袋猫咪饼干。独自在这座城市打拼多年,早已习惯了冷暖自知。

可在这个加班的深夜,因为一个走错路的女孩,一杯红糖姜茶,一个金枪鱼饭团,

和一袋手工饼干,我竟然久违地,感受到了一种近乎奢侈的温暖。这种温暖,

似乎比格子间的灯光,更让人想要靠近。---3.项目上线的庆功宴,

部门选在了人均消费让我肉疼的高级餐厅。热闹是他们的,我坐在角落,

看着群里刷屏的“牛逼”和红包,心里却莫名空了一块。那个抱着粉色保温杯,

在深夜便利店说怕孤单的身影,总是不合时宜地跳出来。手指比大脑更快行动,

消息已经发了出去:部门庆功宴结束了?方便的话,一起再吃个宵夜?

就当……单独庆祝一下我们的合作顺利。发完我才觉得掌心有点潮。这借口找得实在拙劣。

手机很快震动,屏幕上跳出她的回复:好呀!

刚好我没吃饱偷笑表情心口那块空着的地方,瞬间被填满了。

我没带她去什么高档地方,而是拐进了一条烟火气十足的巷子,找了家口碑很好的私房菜馆。

店面不大,暖黄的灯光,木质桌椅,空气中弥漫着家常炖肉的香气,

温馨得像个小小的避风港。她显然很喜欢这里,

眼睛亮亮地打量着墙上的手写菜单和装饰的干花。“这里真好,

比刚才那个冷冰冰的大餐厅好多了。”点了几道招牌菜,等菜的时候,气氛莫名安静下来。

不像之前加班那样带着疲惫的默契,也不像便利店分享食物时的自然,

一种微妙的、带着点紧张的气息在两人之间流转。“项目终于结束了,

你可以好好休息一阵了。”我找了个安全的话题。她捧着温热的大麦茶,

嘴角的笑容却淡了下去,轻轻“嗯”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怎么了?

”我察觉到她的异样。她沉默了几秒,再抬头时,眼里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霾。

“下午……我妈妈打电话来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她又催我回去了。”她的声音很低,

带着无奈的疲惫,“说我一个女孩子在大城市拼死拼活图什么,

家里那边已经托人找了个‘稳定’的工作,房子也看好了,就等我……”她没说完,

但意思已经明了。相亲,结婚,安稳余生。一条被父母规划好的,

看似光明却与她梦想背道而驰的路。“他们觉得我在这边是漂泊,是不务正业。

”她扯出一个勉强的笑,看得我心里发涩,“说设计这行是吃青春饭,不如早点回去,

嫁个知根知底的人,他们也好放心。”菜上来了,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但我们谁都没有动筷。我看着她在暖黄灯光下显得格外脆弱的侧脸,

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她笑容背后的压力。那份来自至亲之人的“为你好”,

往往是最沉重、最难挣脱的枷锁。“林晚,”我放下筷子,声音是前所未有的认真,

“你喜欢现在的工作吗?喜欢你现在为之努力的生活吗?”她猛地抬头看我,眼眶有些泛红,

但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喜欢!虽然很累,但每次看到自己设计的方案变成现实,

那种成就感……我很确定,这就是我想走的路。”“那就够了。”我看着她,一字一句,

清晰地告诉她,“你的选择没有错。错的是他们用他们的尺子,来丈量你的人生。

”她愣愣地看着我,眼里的水光晃动。“你不是一个人在漂泊。”我继续说着,

心里某个念头破土而出,变得无比坚定,“你有你的才华,你的梦想,而且……你还有我。

如果,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一起面对。”这句话几乎耗光了我所有的勇气。

没有明确的告白,却已经倾尽了所有的立场和心意。她没有立刻回应,只是低下头,

肩膀微微颤动。良久,她才带着浓重的鼻音说:“……谢谢。”这顿饭的后半程,

气氛缓和了许多。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未来工作的想法,关于她对“家”更具体的勾勒。

她眼里的阴霾渐渐被重新点亮的光驱散。送她回去的路,似乎比上次更短。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