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悬疑惊悚 > 我吹的牛皮都成真了

我吹的牛皮都成真了

延参 著

悬疑惊悚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延参的《我吹的牛皮都成真了》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窗外的雨敲打着玻像是无数细小的手指在叩问真沈溪坐在书桌显示屏的冷光映着她苍白的键盘她的手指微微颤刚写下的段落让她感到一阵寒意:《倒影》第三章凶手用透明胶带一层层缠住受害者的口动作熟练得像完成过无数完成这一切他俯下用指尖在未干透的胶带上轻轻划下一个字母——“S”。她删掉了最后一又恢再删这个细节太过具具体到让她不作为刑侦顾她清楚知道“签名...

主角:胶带,沈溪   更新:2025-10-31 13:40:5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窗外的雨敲打着玻璃,像是无数细小的手指在叩问真相。沈溪坐在书桌前,

显示屏的冷光映着她苍白的脸。键盘上,她的手指微微颤抖。

刚写下的段落让她感到一阵寒意:《倒影》第三章凶手用透明胶带一层层缠住受害者的口鼻,

动作熟练得像完成过无数次。完成这一切后,他俯下身,

用指尖在未干透的胶带上轻轻划下一个字母——“S”。她删掉了最后一句,又恢复,

再删除。这个细节太过具体,具体到让她不安。作为刑侦顾问,

她清楚知道“签名行为”是连环杀手最隐秘的特征之一,警方从不对外公开。

而她笔下的这个签名,纯粹出于虚构——至少她这么认为。手机突然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

屏幕上显示着“陈烁”。接通后,电话那端传来他急促的声音:“城西发现一具女尸。

情况…有些奇怪。”沈溪的心猛地一沉:“位置?”“清河公园的人工湖边。

”陈烁停顿了一下,“凶手用了胶带。”雨下得更大了。

1镜像开端现场被蓝红色的警灯切割成破碎的片段。雨水冲刷着泥泞的河岸,

也冲刷着那只从浅滩伸出的苍白的手。陈烁举着伞迎上来,他的制服肩章已被雨水浸成深蓝。

“尸体是清晨遛狗的老人发现的。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昨晚十点到十二点之间。

”沈溪穿上一次性防护服,戴上手套。每当这种时刻,

她都会变成另外一个人——那个能冷静分析伤口、面不改色地推断致死手法的专业人士。

只有回到家中独自面对闪烁的光标时,脆弱才会重新找上门来。“身份确认了吗?”她问,

声音平静得让自己都惊讶。“林晓雯,二十四岁,附近写字楼的白领。昨晚加班后失踪,

手机最后信号定位在公园附近。”尸体被小心地翻过来。

透明胶带在受害者脸上缠绕了整整七圈,像一件残酷的艺术品。沈溪蹲下身,

仔细观察着胶带的缠绕方式——从右下颌起始,绕过后脑,终止于左耳下方,手法干净利落。

“和你的书里写的一样。”陈烁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担忧。

沈溪猛地抬头:“什么?”“你上周给我看的《倒影》初稿。

凶手也是这样用胶带...”“巧合。”沈溪打断他,语气比自己预想的要尖锐,

“很多窒息案件都会使用胶带。”但她知道陈烁是对的。不仅仅是胶带的使用,

还有更多细节——受害者的年龄、抛尸地点近水、甚至缠绕胶带的圈数,

都与她小说中的描述惊人一致。法医小心地剥离胶带。当最后一层被揭下时,

人群中传来一阵抽气声。在胶带内侧,靠近嘴角的位置,有一个清晰的划痕。

一个字母“S”。陈烁的目光与沈溪相遇,两人都沉默不语。2错位细节刑侦支队会议室里,

投影仪在屏幕上投出受害者的照片。“死者林晓雯,身上无明显防卫伤,

指甲内发现少量棉纤维,已送检。血液检测未发现常见毒物或迷奸药物。

”法医站在屏幕前汇报,“直接死因是窒息,但胶带是死后缠绕的。”会议室一阵骚动。

“死后缠绕?”陈烁皱眉,“凶手先掐死了她,然后再用胶带封住口鼻?”“是的。

而且...”法医切换图片,特写镜头聚焦在胶带内侧的字母“S”上,

“这个标记是在胶带缠绕后,从外部划上去的。手法很特殊,是用指尖隔着胶带按压形成的,

没有使用工具。”沈溪坐在会议室角落,手指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划着。

在她的《倒影》手稿中,凶手同样是在受害者死后才用胶带封脸,

同样是用指尖在胶带上留下标记。这些细节她从未与任何人分享,连陈烁也只读过部分章节。

“模仿犯罪。”李局总结道,“沈顾问的小说尚未发表,但手稿可能已经泄露。

我们需要检查所有接触过这份手稿的人。

”沈溪感到喉咙发紧:“《倒影》只存在我的电脑里,除了陈警官,没人看过完整稿。

”“你的电脑是否连接过互联网?是否使用过云存储?”李局追问。“我写作时通常断网,

但...同步时会连接。”沈溪的声音越来越小。她突然意识到,在这个数字时代,

所谓的“未发表”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散会后,陈烁在走廊追上她:“别太在意李局的话,

他不是在指责你。”“他说的有道理。”沈溪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如果真是模仿犯罪,

那源头就是我。”陈烁摇头:“凶手选择了与你书中相似的细节,但这不代表是你的责任。

也许只是巧合,或者...”他犹豫了一下,“你有没有考虑过,

这可能是你以前接触过的案件在潜意识中的投射?”沈溪怔住了。

三年前她参与过一系列窒息死亡案件的侧写,但那些案子都没有使用胶带,

也没有任何标记行为。至少官方档案中是这么记录的。“我需要回办公室一趟,查点东西。

”她说。在警局档案室,沈溪调出了所有本地区过去十年与胶带有关的案件记录。

大部分是绑架案和抢劫案,几起杀人案中胶带只是辅助手段。没有签名行为。

直到她翻到一宗七年前的旧案——一具女尸在城北水库被发现,口鼻被胶带封住。

案件最终以溺水意外结案,因为尸检显示死者肺中有大量水库的水,

胶带上也只有她自己的指纹。但案件照片中,

胶带的缠绕方式与林晓雯案如出一辙:从右下颌起始,绕过后脑,终止于左耳下方。

沈溪感到一阵眩晕。她迅速调取物证记录,发现那卷胶带作为证据应该还保存在仓库中。

物证仓库管理员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警察,

他眯着眼在电脑前查了许久:“七年前的那个案子啊...胶带应该在三区B架。

不过...”他敲击键盘,皱起眉头,“系统显示昨天有人调阅过这份物证。”“谁?

”沈溪感到后背一阵发凉。管理员把屏幕转向她:“你的授权码,沈顾问。

”3往昔幽灵沈溪站在物证仓库三区B架前,

那个标注着“07-0843”的物证盒确实被移动过。

登记表上清晰地写着她的名字和授权码,调阅时间是昨天下午两点十七分。

那时她正在家里写作,为《倒影》中凶手第三次作案的场景纠结不已。“系统错误?

”陈烁问。他接到沈溪的电话后立刻赶了过来。沈溪摇头:“或者是有人盗用了我的权限。

”她打开物证盒,里面除了一本案卷,空无一物。原本应该在这里的胶带不见了。

“七年前的案子,为什么突然调阅它?”陈烁拿起案卷快速翻阅。“因为缠绕方式。

”沈溪指着照片中受害者脸上的胶带,“和林晓雯案一模一样。从右下颌起始,七圈,

终止于左耳下方。这种特殊缠绕法出现的概率太低了。

”陈烁的表情变得凝重:“这案子当年是以意外结案的。”“也许是个错误。

”沈溪深吸一口气,“当年的受害者叫苏雨蒙,二十二岁,艺术学校学生。尸体被发现时,

法医认为她是失足落水后本能地用胶带自救——有人在岸边发现了一卷散落的胶带,

上面有她的指纹。”“但胶带封住了口鼻,她怎么呼吸?

”“报告认为她在窒息前就已经溺水,胶带可能是某种慌乱之下的错误行为。

”沈溪停顿了一下,“但如今看来,这解释站不住脚。”陈烁合上案卷:“如果两案有关联,

那么凶手可能已经活动了至少七年。而你的书...不知为何准确地捕捉到了这个细节。

”两人沉默地对视。沈溪的手机震动,一条新邮件提醒。发件人是未知号码,

主题只有两个字:“欣赏”。正文写道:“很喜欢《倒影》的最新章节,

特别是关于‘S’的解释。期待看到故事如何发展。”附件是一张图片——一张被撕破的纸,

上面是沈溪的亲笔字迹。那是她昨天刚写完,随后撕碎扔进垃圾桶的草稿。

4窥视之眼沈溪站在公寓门口,手中紧握着手机,那张她丢弃的草稿照片仍在眼前晃动。

有人进入了她的房间。有人从她的垃圾桶里捡走了废弃的手稿。她拨通了陈烁的电话,

声音竭力保持平稳:“有人闯进了我的公寓。我需要你过来,同时请技术科派人来取证。

”陈烁在十分钟内赶到,身后跟着现场取证小组。沈溪的公寓被彻底检查,

结果令人胆寒:卧室窗户的锁被撬坏,书房里有肉眼难以察觉的脚印,最令人不安的是,

在她的书桌下方发现了一个微型窃听器。“专业设备,远程传输,内存卡已经不在里面了。

”取证人员报告。陈烁的脸色铁青:“你最近有没有感觉到被跟踪?或者任何不寻常的事情?

”沈溪抱住双臂,突然感到刺骨的寒冷:“我以为只是压力太大...有时觉得窗外有人,

听到脚步声...但我以为那是幻觉。”作为一名刑侦顾问,她本该更警觉。但长期以来,

她一直把自己的不安归因于工作压力和创作带来的心理负担。现在她明白了,那些不是幻觉。

技术人员检查了她的电脑,

发现了一个隐藏的远程访问程序:“他可能已经看过了你所有的文档,

包括《倒影》的完整稿。”沈溪跌坐在椅子上。这意味着凶手不仅知道她已经写出的内容,

还知道她计划中的情节走向。陈烁接了个电话,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