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致被校园霸凌的学生时代

第3章 邓俏的“帮助”大会

发表时间: 2025-08-29
邓俏“帮助”大会在1978年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举行。

那天上午,吴老师严肃的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暂停自习课,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帮助邓俏同学。”

记得第一天踏入小学的校门,吴老师便以她那不苟言笑的面容迎接了我们。

她的眼神锐利而冷静,仿佛能洞察每一个孩子的心思。

在那一刻,我心中不禁升起一股莫名的敬畏。

吴老师被我们戏称为“冰块脸”。

邓俏同学是一个长得挺好看的,皮肤略黑,个子中等的小女孩,成绩始终全班前五名,是班主任吴老师任命的副班长。

下午第二节课上课***“滴铃铃”响过,吴老师皱着眉头,面孔紧绷,严肃的说:“帮助大会现在开始,全班同学一起帮助邓俏同学。”

那天,教室里的气氛异常凝重。

夏树同学举手“吴老师,我批评的内容和陶俊批评的内容能不能相同?”

吴老师赞许的望夏树点点头,心里想“孺子可教”,“每个同学必须指出邓俏同学的一个缺点,每个同学指出的缺点不允许雷同,不允许交头接耳。”

“来,夏树同学,你做记录然后交给我。”

吴老师把一张雪白的纸交到夏树的手中。

这个决定,如同一道晴天霹雳,震惊了全班的每一个人。

我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不安与困惑。

吴老师太严厉了:一个9岁的小女孩邓俏,哪有多少缺点。

而且全班总共53个同学,除了邓俏自己,全班同学52个人,每个人都必须提出邓俏一条缺点,合计52条缺点。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我们,真的太难了,而且对邓俏有点残忍。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原因如下:邓俏成绩很好,否则吴老师也不会任命她当副班长。

她对待成绩好的同学和蔼可亲,比如对我就很亲切。

当然,她对成绩差的同学连正眼都不给的,邓俏总是用眼角蔑视的看向成绩差的同学,确实有点歧视同学的表现。

我在自己头脑里面打发言稿:总结邓俏缺点如下:1.她对待同学不能一视同仁,不应该区别对待成绩不好的同学。

2.正确的态度:成绩好的同学应该主动帮助成绩差的同学,一帮一,一对红。

我认为自己的总结全面并且深刻。

然后,我气定神闲的举手发言,哪知道一个同学早己经捷足先登,正在滔滔不绝的发言,完全是我的词。

没办法,我只好埋头重新继续寻找邓俏的缺点。

同学们的每一条批评,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无情地割裂着我们和邓俏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我坐在座位上,内心五味杂陈。

我知道,邓俏并非完人,但她身上的闪光点远多于那些被放大的缺点。

然而,在那个特定的时刻,我们都被吴老师的威严所震慑,不敢发出不同的声音。

我默默地承受着这场“帮助大会”带来的压抑与恐惧,心中充满了对邓俏的同情与无奈。

突然,灵光乍现,我终于找到邓俏的缺点了。

我高高的举起右手,我要发言。

必须发言了,再不举手发言,班上一大半的同学己经发言“帮助”过邓俏了。

吴老师一定认为我落后!

我高高的举起右手,生怕吴老师越过第一排座位的我,看向后排同学。

终于轮到我了。

我小舒一口气:“好不容易!”

吴老师手一挥:“请李娟同学发言。”

我雄赳赳气昂昂的掷地有声:“邓俏借我的少年文艺,己经借了一个月都没有还给我。”

全班同学都望着我,以为我还有下文。

但是,我坐下来了。

同学们收回失望的目光。

我在心里默默的解释:“我不能发挥,虽然我能够发挥。

但是,如果我发挥了,我估计邓俏受不了。”

因为之前,我一边高高的举着右手,一边回头看看邓俏现在状况如何?

我看到:邓俏的头深深的埋在课桌里面,两个肩膀一耸一耸的,肯定是哭了,而且哭的很悲惨。

所以,我心里非常替邓俏难受,我不能雪上加霜了,我只讲事实。

比如,如果我发挥,我会总结为:“邓俏***,利用副班长的特权,逼着同学(这个同学就是我,这本新的少年文艺我还没有来得及看。

一页都没翻呢!

)借书给她看。”

“邓俏私吞别人财物(我的少年文艺),她借书就算了,还坚决不还,准备长期占为己有。”

“以上行为是可忍孰不忍。”

我心想:如果我一旦如此上纲上线,全班同学保证义愤填膺,准备把邓俏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可能吴老师一生气,坚决不准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了。

滴铃铃,一阵悦耳的下课***响起,邓俏同学的“帮助”大会,终于宣告结束。

我轻轻的/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我再次回头望,果然,邓俏的双眼红彤彤的,彷佛两个大大的桃子。

那场“帮助大会”结束后,邓俏的身影变得孤单。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地笑闹,而是常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眼神中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我拍拍我的心口:“幸亏不是批评我,如果吴老师召开“帮助”大会,号召全班同学“帮助”我,我准备放学以后服毒***。”

当然以上假设不成立!

仅仅是我夸张的修辞手法。

因为我是一个学校和家庭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吴老师不会“帮助”我。

1982年初二(4)班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之后,我的脑海里经常闪现出1978年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主任吴老师真实发生的“帮助”邓俏同学的场景。

乖巧懂事的/成绩优秀的我,的的确确被吴老师的邓俏“帮助”大会吓坏了。

吴老师的“帮助”大会对于我悲惨中学时代的产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