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土木帝国

第1章 这是什么方法?

发表时间: 2025-08-20
汗水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淌,林沐盯着手机屏幕上 “智能建造专业博士生就业率跌破 30%” 的新闻,喉结忍不住滚动了两下。

身后传来装载机的轰鸣,他下意识往脚手架后躲了躲,铁锈混着机油的味道钻进鼻腔。

这是他连续第三周来工地 “散心”—— 说得难听点,就是提前感受失业后的去处。

国家建筑研究所的名头再响,也架不住 2025 年整个土木行业的寒冬。

“轰隆 ——”头顶突然传来钢筋断裂的脆响,林沐猛地抬头,只见捆扎好的钢筋捆正顺着塔吊钢丝绳往下滑。

他瞳孔骤缩,身体比大脑先做出反应,踉跄着往安全通道扑去。

剧痛从后背炸开的瞬间,他仿佛听见时光碎裂的声音。

“小同志,醒醒!

再睡水泥都要初凝了!”

粗糙的手掌拍在脸上,林沐猛地睁开眼。

刺眼的阳光透过帆布帐篷的缝隙扎进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陌生的柴油味和... 麦秸秆燃烧的烟火气?

他挣扎着坐起身,发现自己躺在铺着麻袋的木板床上,身上盖着件洗得发白的军大衣。

帐篷外传来嘈杂的吆喝声,夹杂着老式搅拌机 “哐当哐当” 的运转声。

“这... 是哪儿?”

林沐揉着发沉的太阳穴,突然摸到头上缠着纱布,“我不是被钢筋砸中了吗?”

“还能哪儿?

红旗建筑公司的工地呗!”

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林沐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壮实的汉子正端着一个搪瓷缸子喝水,“你小子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昏迷了一天一夜,可把王头儿吓坏了。”

红旗建筑公司?

脚手架?

林沐猛地掀开军大衣,冲到帐篷门口。

眼前的景象让他如遭雷击 ——没有智能布料机,没有 BIM 可视化管理系统,甚至连最基础的混凝土输送泵都看不到。

十几名工人正光着膀子,用铁锹一铲一铲地往手推车里装混凝土,远处的塔吊还是那种需要人工拉动缆绳的老式型号。

更让他心惊的是,墙上用红漆刷着的标语:“大干一百天,献礼国庆节 ——1983 年”。

1983 年?

林沐踉跄着后退两步,撞在身后的角钢架上。

他颤抖着摸向口袋,掏出的不是智能手机,而是一个印着 “劳动最光荣” 的铁皮烟盒,里面塞着几张皱巴巴的毛票。

穿越了... 他竟然从 2025 年的土木寒冬,穿越到了 40 年前的建筑工地上!

“哟,醒了?”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戴着红袖标的中年男人走进来,三角眼上下打量着林沐,“小林,感觉咋样?

不行就再歇两天,这栋楼的框架还差三层就封顶了,不缺你一个壮劳力。”

这应该就是刚才那汉子说的王头儿,红旗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王建军。

林沐定了定神,前世在国家建筑研究所积累的专业素养让他迅速冷静下来:“王头儿,我没事,现在就上工。”

他不能暴露穿越的秘密,眼下只能先混进这个时代的建筑行业。

跟着王建军走到施工现场,林沐的目光立刻被正在绑扎的钢筋骨架吸引。

工人们还在用最原始的绑扎方法,铁丝缠绕的圈数忽多忽少,不少节点甚至没有做弯钩处理。

“王头儿,这钢筋绑扎不符合规范啊。”

林沐忍不住开口,“纵向钢筋的搭接长度至少要达到 35 倍首径,而且这些绑扎点的间距太大,抗震性能根本不达标。”

王建军皱起眉头:“你小子摔傻了?

咱这是家属楼,又不是政府大楼,哪那么多讲究?

能立起来不倒就行!”

周围的工人也哄笑起来:“小林怕不是摔坏了脑子,还知道啥叫抗震性能?”

“就是,咱们干了十几年建筑,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没见哪栋楼塌了。”

林沐没理会众人的嘲讽,他蹲下身,捡起一段废弃的 8 号铁丝。

前世参与过国家重点工程的经验告诉他,眼前这种施工质量,别说抗震了,能不能撑过十年都是问题。

“王头儿,要是信得过我,让我试试。”

林沐突然站起身,眼神里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我有办法让这些钢筋骨架的稳定性提升三成,还能节省至少五分之一的铁丝。”

“吹吧你就!”

一个叼着烟的青年嗤笑一声,他是钢筋组的组长李大海,仗着跟王建军沾点亲戚,在工地上向来横着走,“有这本事你还能跟我们一样搬砖?”

王建军也有些犹豫,但看着林沐笃定的眼神,心里又生出几分好奇。

最近公司正在跟其他单位竞争市中心的百货大楼项目,要是真有能提高质量还省钱的法子...“行,给你半小时,就用那堆废钢筋试试。”

王建军指了指角落里的废料堆,“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我给你记三等功!”

林沐二话不说,拿起铁丝和老虎钳走到废料堆前。

他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先在地上用石子画出简易的绑扎节点图 —— 这是他博士论文里关于装配式建筑节点优化的研究成果,虽然放在 2025 年不算稀奇,但在 1983 年绝对是颠覆性的。

“看,纵向钢筋搭接处要这样做 90 度弯钩,” 林沐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绑扎的时候采用十字交叉法,每 20 公分一个节点,铁丝缠绕必须达到三圈半,这样既能保证强度,又能避免浪费。”

他的手指异常灵活,老虎钳在他手里仿佛有了生命,铁丝被拧成一个个标准的菱形结,节点间距分毫不差。

不过十分钟,一个两米长的标准钢筋骨架就拼接完成。

李大海抱着胳膊冷笑:“花里胡哨的,看着好看有啥用?”

他说着就要伸手去掰,却被林沐一把拦住。

“别急着下结论。”

林沐对王建军说,“王头儿,能不能找根撬棍来?”

王建军让人拿来撬棍,林沐示意李大海:“你试试能不能把这个节点撬开。”

李大海憋着一股劲,双手握住撬棍狠狠发力。

可任凭他脸涨得通红,那钢筋节点却纹丝不动,反倒是他自己差点闪了腰。

要知道,用传统方法绑扎的骨架,他稍微一用力就能弄变形。

“这... 这怎么可能?”

李大海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周围的工人也都围了过来,看着那个被撬棍撬过却完好无损的钢筋骨架,一个个露出震惊的神色。

“小林同志,你这方法... 太神了!”

一个戴眼镜的年轻技术员推了推眼镜,激动地说,“我是刚从建工学院毕业的实习生,叫赵磊,在学校里从没见过这种绑扎工艺!”

林沐对他笑了笑,这个赵磊看起来是个可塑之才。

王建军也激动得满脸通红,他走上前拍着林沐的肩膀:“好小子!

真有你的!

就凭这手绝活,咱公司拿下百货大楼的项目有戏了!”

就在这时,工地门口传来一阵汽车喇叭声。

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停在路边,下来一个穿着中山装、气度不凡的男人。

“王建军,你们这进度怎么回事?”

男人皱着眉头走进来,目光扫过现场,最后落在林沐身上,“这位是?”

“张科长好!”

王建军赶紧迎上去,“这是我们工地上的小林,刚琢磨出个新的钢筋绑扎方法,能提高不少质量呢!”

被称为张科长的男人打量着林沐,又看了看那个特殊的钢筋骨架,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哦?

什么方法这么厉害?”

林沐知道,他在这个时代的传奇,或许从这一刻,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