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小时候,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玩具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品。
然而,这并没有阻挡我们寻找乐趣的脚步。
上了小学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玩法——捡老师用剩下的粉笔***,然后在各种地方,如地上、石头上、木板上,用它们来写字玩耍。
妹妹比哥哥小了两个年级,虽然年龄差距不大,但哥哥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却让人瞠目结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哥哥简首就是学渣中的战斗机!
那个时候,作为7080后的父母们,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可能连一个大致的了解都不大有。
他们通常都不会去检查孩子们的作业是否正确、是否完成,也不会在意字写得好不好看,更不会关心书会不会背。
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老师的事情,与家长无关。
老师们也会考虑到学生回家还得帮着干活所以家庭作业要么没有要么就是只有一点点保证每个人都能尽快完成。
因为放学了的孩子们真的挺忙的,如扫地、拔草、喂鸡、放牛、去山上捡拾柴禾等等的小活都在等着呢。
80年代的孩子们在学校里被老师用教尺打了或者挨骂了,小孩回家是不敢和家长们说的。
因为小孩如果回家和家长说老师打他骂他了,家长们不仅不会心疼,反而会认定是小孩不听讲或上课不认真或太调皮什么导致的,所以有些家长还会夸赞老师打得好,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长记性。
在他们心中,老师永远都是对的,如果老师打人骂人了绝对是孩子做错了什么,简而言之一句话,老师是不会无缘无故的打骂小孩的。
在一个看似平平常常的中午,阳光从窗户透进来,妹妹正拿着一支粉笔***在房门板上写下了最近新学会的字,一边写一边玩,嘴里念念有词,哥哥也在边上玩着自己新动手做出来的玩具,这时候的两兄妹并没有意识到哥哥青少年期的最后的一顿打就要来临了。
等妈妈从外面干好活回来,看到两兄妹都在玩自己的就打算出去了。
谁知回头一看房门板上写了好几个字,因为不知道是谁写的,所以妈妈第一时间问哥哥:“小光,这个是什么字呀?”
哥哥扭头一看说:“这个字我不认识不知道。”
这时候妈妈表情不太自然的问:“那这个字谁写的?”
妹妹懵懵懂懂的抬头一看说:“这个字我写的,我昨天刚刚学会的,读wan。”
妈妈一听脸色猛地一沉,把妹妹拉出房间,房门一关,手里拿着毛竹细节就抽哥哥,打得哥哥哭爹喊娘的,阿爷阿奶听到动静出来一问,听说是高了2个年纪的哥哥居然不认识妹妹才学会写的字,二个人沉默着无声无息的走开了,妈妈一边打哥哥一边说哥哥这么大了不能再打了,会伤人自尊心,但她真的忍不住不打,学习怎么能差成这样?
屋里妈妈一边打人一边说,哥哥只知道不停的哭,而妹妹一个人无助的站在屋外头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