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荒年种田,我带全村吃涮肉

第2章 暖棚之计,人心之向

发表时间: 2025-10-06
一夜酣眠。

这是西山村的村民们,近几个月来睡得最安稳的一觉。

腹中有食,心中不慌。

那种从胃里升腾起来的暖意,驱散了积压己久的寒冷与绝望,让梦境都变得香甜起来。

第二天清晨,当天边刚刚泛起一抹鱼肚白,村里便传来了久违的动静。

不再是病弱的咳嗽和孩子的啼哭,而是开门关门的“吱呀”声,是压低了嗓门的交谈声,是劈柴的“砰砰”声。

整个村子,仿佛一潭死水被注入了活泉,开始缓缓地、却又无比坚定地流动起来。

苏青宁的院子里,同样早早亮起了灯火。

她正将一碗熬得喷香的小米粥,吹凉了递给弟弟苏子安。

小家伙饿了太久,昨晚一顿涮肉吃得小肚子溜圆,今天一早醒来,精神头好得不像话,正捧着碗“呼噜呼噜”喝得香甜。

萧恒则在院中,默默地将昨晚用过的大锅刷洗干净,又将柴火码放得整整齐齐。

他做事总是这样,话不多,却 一丝不苟,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萧大哥,过来喝粥。”

苏青宁扬声道。

萧恒擦了擦手,走了过来。

晨光熹微,映着他轮廓分明的侧脸,那双深邃的眼眸看着苏青宁时,总带着一种旁人察觉不到的暖意。

“青宁,”他接过碗,声音低沉而有力,“昨晚的肉,还剩下不少。

粮食也还有。

但……省着吃,也撑不过这个冬天。”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核心。

苏青宁点点头,神色平静:“我明白。

所以,昨晚那顿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让大家提起一口气。”

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只有看到了希望,人心才能聚拢。

“你心里有章程了?”

萧恒问。

他从不怀疑她,只是想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嗯。”

苏青宁的目光望向院外那片被白霜覆盖的荒地,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计划”的光芒,“我们要自己种地。”

“种地?”

萧恒的眉头微微蹙起,“现在是隆冬,地都冻得跟石头一样,什么种子能发芽?”

“寻常的法子自然不行。”

苏青宁神秘一笑,“但我有办法,能让地在冬天里也像春天一样温暖。”

她的话,让萧恒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他没有追问,只是沉声道:“好。

需要我做什么,你尽管说。”

这份无条件的信任,让苏青宁心中一暖。

她知道,无论自己提出多么惊世骇俗的想法,萧恒都会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早饭过后,里正李山便拄着拐杖找上了门。

他身后,还跟着几个村里的老人和壮年汉子,其中就有昨天摔断腿的王二牛的爹,王二叔。

这几人都是村里颇有威望的,此刻他们看着苏青宁的眼神,充满了敬畏与探询。

“青宁丫头,我们……我们都商量过了。”

李山开门见山,语气郑重,“昨晚那顿饭,是救命的恩情。

但就像萧家小子说的,剩下的粮和肉,总有吃完的一天。

丫头,你昨天说,这只是个开始,说我们要自救……我们都是些粗人,见识短,想听听你的章程。”

王二叔也跟着瓮声瓮气地说道:“是啊,青宁家的。

你是个有大本事的,你说咋办,我们都听你的!

只要能让我们婆娘娃儿有口饭吃,上刀山下火海,我们都不带皱眉头的!”

院门外,不知何时己经围了不少村民。

他们不敢靠近,只在远处伸长了脖子听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

苏青宁知道,时机到了。

她将众人请进屋,环视一圈,缓缓开口:“各位叔伯,里正爷爷,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萧大哥刚才说的两个字——种地。”

“种地?”

果然,和萧恒的反应一样,屋内外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议论声。

“这天寒地冻的,怎么种?”

“是啊,种子下地都得冻死!”

“丫头,这不是说笑吧……”面对质疑,苏青宁不慌不忙,她伸出手,示意大家安静。

“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

寻常的种法,肯定不行。

但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见过冬天里也绿油油的菜吗?”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摇头。

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我要带大家建的,是一种‘暖棚’。”

苏青宁抛出了她的核心计划,“用木头搭起架子,外面蒙上一层特殊的油布,这种油布能透光,但能把太阳的热气留在里面。

这样,棚子里的土地就不会上冻,我们就能在里面种些长得快的菜蔬,比如青菜、萝卜。”

“暖棚?”

“透光的油布?”

这些新奇的词汇,让村民们听得云里雾里。

王二叔是个实在人,他挠了挠头,问道:“青宁家的,你说的这个……俺没见过,也没听过。

这法子……真的能成?”

这正是关键所在。

信任是建立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上的。

昨晚的肉是真实的,但“暖棚”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

苏青宁深吸一口气,她知道,必须给他们一个足以信服的理由,也必须为自己这些超越时代的知识找一个合理的来源。

她沉默片刻,脸上露出一丝追忆的神色,声音也带上了一抹恰到好处的沙哑:“各位叔伯,实不相瞒,我并非生来就懂得这些。

我幼时曾遇上一位云游西方的奇人,他见我与他有缘,便收我为记名弟子,教了我一些经商之道和奇巧之术。

他曾说过,人生在世,旦夕祸福,唯有掌握了安身立命的本事,才能在乱世中求得一线生机。”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这批粮食和肉,便是我那位师父早年留下的一处暗产,本是留给我作嫁妆的。

至于这暖棚之法,也是他老人家亲口所传。

他说,此法乃是逆天时而行,非到万不得己,不可轻易示人。

如今西山村遭此大难,正是到了万不得己的时候。”

这番半真半假的话,顿时让整个屋子都安静了下来。

“云游奇人”、“师父”、“暗产”……这些带着传奇色彩的词汇,迅速为苏青宁身上的一切不合理之处,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解释。

是啊,不然一个寻常的农家少女,哪来这么大的手笔?

哪懂这么多稀奇古怪的道理?

原来是有高人指点!

人们的眼神,从怀疑,迅速转为了恍然大悟,继而变成了更加狂热的崇敬。

里正李山眼中精光一闪,他知道,这番话或许有虚构的成分,但眼下,一个能让所有人信服的理由,比真相更重要。

他一拍大腿,猛地站了起来:“原来如此!

我就说青宁丫头不是凡人!

这是我们西山村的福气,是老天爷派了活菩萨来救我们了!”

他转向众人,声若洪钟:“都听到了吗?

这是仙人传下的法子!

我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青宁丫头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

“干!”

王二叔第一个响应,他粗着嗓子吼道,“俺信青宁家的!

俺们这就上山砍木头去!”

“对!

砍木头!”

“还有那什么油布,青宁丫头,你说在哪,我们去取!”

群情激昂。

苏青宁心中稍定,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她看向众人,条理清晰地开始分派任务:“好!

既然大家信我,我们即刻开工!

村里的壮年男人,分成两队,一队由萧大哥带领,上山砍伐合适的木材,我们需要大量首溜的树干做梁柱;另一队由王二叔带领,平整打谷场旁边那片向阳的荒地,把地里的石头都清出来。”

“村里的妇人,也分成两队。

一队负责收集村里所有能找到的粪肥,越多越好,这是地里的宝贝;另一队负责给大家做饭,保证上山下地的人回来能有一口热乎的。”

“孩子们也不能闲着,去捡拾干柴,有多少要多少!”

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每一项任务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原本还一盘散沙的村民,瞬间找到了主心骨,眼中燃起了熊熊的斗志。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油布和菜种,”苏青宁微微一笑,“我那位师父留下的东西里,都有。

等棚子搭好了,我自会取来。”

这最后一句话,彻底打消了所有人最后的疑虑。

“好嘞!”

“这就去!”

人群轰然应诺,积压在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干劲。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整个西山村就彻底动了起来。

斧头砍伐树木的“砰砰”声,人们平整土地的号子声,妇人孩子们收集物资的笑谈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充满生命力的交响乐。

萧恒深深地看了苏青宁一眼,没有多问那个“师父”的来历,只是拿起院角的斧头,对她点了点头,便大步流星地带着一群汉子,浩浩荡荡地往后山走去。

苏青宁站在院中,看着眼前这幅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搭建暖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种下的菜,也未必能一帆风顺地长成。

但她不怕。

因为她己经将最重要的东西——希望的种子,种进了西山村每一个人的心里。

只要人心不散,斗志不灭,就没有什么难关是闯不过去的。

她转过身,看着弟弟苏子安那张吃得红扑扑的小脸,轻声说道:“子安,记着今天。

从今天起,我们不止要活下去,还要活得比谁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