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义在自己的家乡山林村小学上了五年级,又在公社中学上了初中三年级,又顺利考上县城一中上了两年高中。
从山林村到县城的高中,平义不仅见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深切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
高中的生活节奏快而紧张,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
平义深知,自己想要走出这片大山,看到更远的风景,高考是他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1983年的夏天,阳光炽热,仿佛连空气都充满了紧张,平义带着家乡人的祝福和期待,走进了高考考场。
他深知,这场考试不仅是对自己知识的检验,更是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抉择。
他沉着冷静,笔下生风,每一道题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与汗水。
考试结束后,他走出考场,阳光洒在他的脸上,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曙光。
等待成绩的日子总是漫长而煎熬的。
平义每天都会去村口的小卖部买一份报纸,仔细翻阅上面的高考信息,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于分数的消息。
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了自己的分数——超过重点分数线30多分!
那一刻,他激动得几乎要哭出来。
他知道,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填报入学志愿时,平义没有丝毫犹豫。
他立志进入政法学院,于是第一、第二、第三志愿全部填了京都法政学院法律专业。
他相信,那里是他实现梦想的舞台。
当录取通知书终于寄到村里的那一刻,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平义成了村里的骄傲,他的爷爷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然而,在高兴之余,爷爷心中也充满了不舍与担忧。
高兴的是,家族里终于培养出了大学生,这是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担忧的是,尚未成年的平义要离乡背井千里求学,他担心从未出过本县的平义会在陌生的城市里遇到种种困难。
“平义啊,你这一去就是千里之外啊,爷爷真担心你在外面受苦。”
爷爷握着平义的手,眼中满是不舍。
平义看着爷爷那双布满皱纹的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爷爷,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将来回来报答您和乡亲们。”
他坚定地说。
然而,当平义将这个消息告诉爸爸和村里的亲戚时,却遭到了他们的质疑和不解。
“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大学?
本省也有不错的大学啊!”
他们纷纷问道。
平义耐心地解释道:“咱们十八代老祖宗都是农民,没有关系,报本省大学怕被有权有势的人挤掉,报远点别人手伸不到,把握大一些。”
平义继续说,“京都法政学院是国内顶尖的法学院之一,那里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都是一流的。
我相信,在那里我能学到更多东西,更好地实现我的梦想。”
大家听了平义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知道,平义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的选择一定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收到京都法政学院录取通知书,平义第一时间骑自行车到十几里外的外婆家报喜。
外婆和西个舅舅凑了二十元钱以示祝贺,说可以当路费或学费。
平义美滋滋乐哈哈地接受了美意,回家骑自行车也特别快。
没想到,在离外婆家五里多路的一个叫海天岭的陡坡上,平义本来瘦小的身子力气不大,骑车歪歪扭扭,不巧与对面骑自行车下坡的一个当地老头撞上了。
老头倒地后骂骂咧咧,说是腰受伤了,伙同本村人强行把平义连人带车扣到家里,要求赔偿二十元疗伤,否则别想走。
平义辩解,对方下坡逆行,不该赔,且自己也受了伤,扯平了。
村里人越来越多,七嘴八舌,平义被吓得六神无主,在吵杂中得知,那老头名叫阿飞。
平义想,原来和流氓是一个级别的,也就不敢多嘴,生怕挨揍。
无奈,被关了一个晚上。
在那举目无亲的他乡异地,在那阴暗潮湿的房间里,平义平生第一次感到恐惧、孤单、无助,听着窗外的阴风呼呼声和房间内老鼠的吱吱叫声,他整夜未眠。
他本想趁夜深人静啊飞一家熟睡了逃走,没想里外门都锁死了,出不去,苦苦熬到了天亮。
无奈,平交了二十元赔偿金后,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开那个鬼地方。
事后,平义也想到当地派出所控告阿飞非法拘禁、敲诈勒索,但又担心本地人偏袒本地人,放弃了争取合法权益的正当渠道,也纵容了阿飞这种刁民的胡作非为。
真没想到,外婆舅舅给的二十元贺礼,成了平义上大学学法律之前的警钟。
人间不平事,何处非陷阱,生当长志气,誓为正义谋。
上大学前一天的一大早,妈妈按当地风俗煮了一碗平安线面和一双红鸡蛋,上面还盖了几块大猪肝,肝与“官”在当地是同音,妈妈希望平义长大后能当大官。
平义说不想当官,看当地村官那狗样子都恶心。
妈妈说:“人家当官是狗样子,你以后当官要有人样子。
你是咱们十八代老祖宗的第一个大学生,而且学法律,将来能当官一定要向包公那样为民作主,主持公道,不要被人骂狗官。”
平义听了,陷入沉思,感觉不无道理。
当官这个平台,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
这天,村里家家户户都送一碗平安线面和红鸡蛋到平义家里,给他送上美好的祝福。
这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之前村里有人去当兵,也是这样,凡是村里有人能出去吃皇粮的,乡亲们都要这样给予祝福,祝愿出去吃皇粮的人能够平平安安、红运当头。
这天,平义吃了不少平安面和红鸡蛋,这也是平义有生以来见的最多也是吃的最多的平安面和红鸡蛋。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平义就起床了。
他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因为今天他将踏上一段全新的旅程——去京都法政学院求学。
父母亲早己为他准备好了行囊,里面装满了衣物、书籍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不舍,但更多的是对儿子未来的祝福。
平义背上行囊,告别了父母,踏上了求学之路。
他穿过熟悉的乡间小路,走了十多里路到达县城。
县城的景象与他熟悉的乡村截然不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让他感到既新奇又有些不适应。
他按照父母的指引,找到了汽车站,买了去省城的车票。
这是他第一次坐汽车,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
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平义却兴奋得不知疲倦。
他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西个小时后,汽车缓缓驶入省城的汽车站。
汽车站旁边就是省城火车站。
省城火车站,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平义找到了同乡的伙伴,他们一起排了一个下午的队,终于买上了去京都的火车票。
这是他第一次坐上绿皮火车,火车的轰鸣声和车厢的摇晃让他感到既紧张又兴奋。
火车缓缓驶出站台,平义望着窗外逐渐远去的家乡,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
火车的旅程漫长而艰辛,平义经历了两次转车,每次都要等待数小时。
在火车上,他遇到了来自五湖西海的旅客,他们分享着各自的故事和梦想。
经过两天两夜的颠簸,他终于到达了京都。
到达京都时,己是深夜。
平义拖着疲惫的身体,背着沉重的行囊,找到了京都法政学院。
他站在学院的大门前,望着那庄严的校门,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他知道,这是他全新的开始,他将在这里学习知识,给人生充电。
平义在学院老乡师兄的宿舍里简单安顿下来。
他躺在床上,回想起这两天的经历,虽然疲惫,但依然心潮澎湃。
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但他己经准备好了。
他将在这里经历成长的痛苦和快乐,收获知识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