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命运的齿轮尚未停止转动,边疆的战火如恶魔的咆哮,猛然燃起。
萧景轩虽为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可心中那颗炽热的报国之心,如燃烧的烈焰,永不熄灭。
他望着边疆百姓在敌寇的铁蹄下痛苦挣扎,生灵涂炭的惨状,毅然决然地放下手中的书卷,投笔从戎,那背影如坚定的山峰,屹立于风雨之中。
他在信中告知林悦:“悦儿,边疆遭敌寇入侵,百姓生灵涂炭,我怎能坐视不理。
我虽手无缚鸡之力,但读圣贤书,自当为家国挺身而出。”
林悦读着这些字句,泪水潸然而下,她虽满心担忧,却也知道他的决定如钢铁般不可改变,只能以颤抖的笔触叮嘱他千万保重。
萧景轩奔赴边疆后,很快便深陷重重困难的泥沼。
信中他的笔触满是焦虑与无奈:“悦儿,边疆***严重,士兵们食不果腹,难有力气作战。
兵器亦破旧短缺,多是些钝刀残剑,面对敌军的精良装备,我们胜算寥寥。
我心急如焚,却苦无良策,不知如何是好。”
林悦深知情况危急如千钧一发,立刻如勇敢的战士,在现代社会中展开了一场紧张的“救援行动”。
她西处奔走,如热锅上的蚂蚁,联系农业科研机构,向专家们详细描述古代边疆的气候与土壤条件,那焦急的模样仿佛在与时间赛跑,询问适合种植且能快速收获的作物。
同时,她深入历史研究社团,与兵器爱好者探讨古代兵器的改良方案,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林悦将收集到的信息仔细整理后,如传递希望的使者,通过毛笔传递给萧景轩。
“景轩,有一种作物叫土豆,它对环境适应力强,产量颇高,生长周期短,可解***之急。
你可组织士兵在向阳之地开垦土地,将土豆切块种植,注意间距。”
她还详细地画出了土豆的模样和种植示意图,每一笔都倾注着她的深情与期待。
“至于兵器,我咨询得知,可在当地寻找优质铁矿石,加热后反复锻打,去除杂质,增加硬度。
剑刃采用水与油交替淬火之法,能使其锋利且韧性佳。”
萧景轩收到林悦的信件后,如注入强心剂,立刻行动起来。
他召集士兵和百姓,那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大声宣读林悦的建议:“诸位,林悦姑娘从后世传来妙法,这土豆将是我们度过难关的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开垦荒地,种植土豆!”
众人虽对这从未听闻的作物半信半疑,但出于对萧景轩的信任,如潮水般纷纷响应。
在劳作过程中,萧景轩遇到不少问题,他赶忙写信给林悦,那笔触中满是焦急:“悦儿,土豆切块后,有些出现腐烂,不知是何缘故?”
林悦仿佛能看到他那紧皱的眉头,急忙回复:“景轩,土豆切块后需晾晒,让伤口愈合,且种植时土壤不可过湿。”
他依言而行,土豆种植逐渐走上正轨,那一颗颗土豆种如希望的种子,被埋入土地。
而在兵器打造方面,他亲自监督铁匠们工作,那眼神如炬,紧紧盯着每一个环节。
“悦儿,铁匠们按你所说打造兵器,但淬火的火候难以掌握。”
林悦又详细地向他描述了不同材质兵器淬火时的温度判断方法和颜色变化特征,如导师般耐心。
萧景轩认真地传达给铁匠们,新兵器的质量逐渐提升,那寒光闪闪的利刃,似在诉说着胜利的渴望。
土豆成熟时,萧景轩兴奋地写道:“悦儿,土豆丰收了!
士兵们吃着土豆,脸上有了笑容,身体也强壮起来。
这都多亏了你。
等战事平息,我定要带你回我家乡,看那青山绿水,我们在溪边垂钓,在林间漫步。”
林悦心中满是欢喜,如盛开的花朵:“景轩,看到你成功,我无比欣慰。
盼你平安归来,我愿与你共赴那宁静之约。”
战场上,萧景轩率领着吃饱穿暖、装备精良的士兵奋勇杀敌。
他挥舞着锋利的宝剑,身姿矫健如蛟龙出海,指挥若定,那声音如雷霆万钧。
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个个如虎添翼,喊杀声震天动地,似要将敌军的嚣张气焰彻底扑灭。
敌军在他们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如溃败的潮水,消失在边疆的黄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