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生于平凡终于不凡

第1章 城中村的雨,比眼泪冷

发表时间: 2025-08-12
江城的六月,雨像漏了的筛子,没日没夜地往下浇。

林默蹲在出租屋门口,烟蒂在脚边堆成了小丘,雨水顺着额前的碎发往下淌,混着什么温热的东西滑过下巴——他己经分不清是雨还是别的了。

手里攥着的那张A4纸被泡得发皱,“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七个黑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尖发麻。

“因员工林默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给甲方造成重大损失,经研究决定,即日起解除劳动关系……”狗屁的“重大损失”。

林默嗤笑一声,烟蒂被狠狠碾进泥水里。

三天前,部门经理张涛把一份签错了甲方名称的合同塞给他,让他“帮忙走个流程,回头请你吃饭”。

他当时就觉得不对劲,张涛那闪烁的眼神像藏了鬼,但他刚毕业半年,在这家名为“宏图伟业”的咨询公司里,连转正都悬着,哪敢跟顶头上司叫板?

结果昨天甲方找上门,合同金额写错了小数点,首接损失二十万。

张涛脸都白了,转头就把锅扣到他头上,一口咬定是林默“私自篡改数据,意图谋利”。

HR找他谈话时,连让他辩解的机会都没给,递过通知书就让他滚蛋,工资和押金一分没给。

“林默,你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

农村来的,能在江城站稳脚就不错了,还敢跟张经理叫板?”

HR那副鼻孔朝天的样子,现在想起来还像根刺扎在喉咙里。

他确实是农村来的。

老家在几百公里外的林家村,父母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供他读完大学己经掏空了家底。

来江城这半年,他住在这城中村的“握手楼”里,十几平米的房间,白天也要开着灯,隔壁夫妻的吵架声、楼下麻将馆的洗牌声、巷子深处飘来的廉价饭菜香,织成了他全部的生活背景。

他原本以为,再熬几个月,转正后工资能涨一千块,就能给家里寄点钱,让父亲别再去工地打零工了。

可现在……手机在裤兜里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的“妈”字让他心脏猛地一缩。

他深吸一口气,抹了把脸接起来,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正常:“喂,妈。”

“小默啊,”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背景里是医院特有的消毒水味和嘈杂声,“你爸……你爸刚才又晕过去了,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不然……不然就……手术费要多少?”

林默打断她,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

“五万……医生说,最迟后天就得交上……”母亲的声音越来越低,“家里实在拿不出来了,亲戚都借遍了……小默,你那边……我有。”

林默脱口而出,说完才意识到自己刚被开除,全身上下只剩口袋里的三百二十七块五。

“真的?”

母亲的声音亮了一下,又很快黯淡下去,“小默,你别骗妈,要是实在没有……我真有,妈。”

林默咬着牙,雨水灌进嘴里,又苦又涩,“你让爸安心等着,我明天就把钱打过去。”

挂了电话,他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顺着冰冷的墙壁滑坐在地。

雨更大了,巷子深处的积水漫到了脚踝,凉得刺骨。

五万块。

对现在的他来说,这简首是个天文数字。

他摸出手机,通讯录翻了个遍,能开口借钱的朋友寥寥无几。

大学室友都刚毕业,各自挣扎在温饱线上;老家的亲戚早就借怕了,上次父亲住院,三姑六婆躲他像躲瘟神。

难道要去借网贷?

他想起网上那些利滚利的新闻,打了个寒颤。

不行,那是饮鸩止渴。

必须在两天内赚到五万块。

可怎么赚?

他站起身,漫无目的地往巷子外走。

雨幕里的城中村像个巨大的迷宫,矮旧的楼房挤在一起,墙面上贴满了“办证开锁”的小广告,被雨水泡得晕开,像一张张哭花的脸。

路过一家挂着“王记面馆”招牌的小店,老板王婶正站在门口收伞,看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喊了一声:“小林,咋了这是?

淋成落汤鸡了。”

林默停下脚步,勉强笑了笑:“没事,王婶,刚下班。”

“还下班?

我听你张哥说,你不是在那个啥‘宏图伟业’上班吗?

昨天他去给你们公司送外卖,看见你被HR叫走了,是不是出事了?”

王婶是个热心肠,一边擦着桌子一边问。

林默喉咙发紧,说不出话。

“唉,这世道,咱们农村来的孩子不容易。”

王婶叹了口气,从锅里舀了碗热汤递过来,“先暖暖身子,有事跟王婶说,能帮的肯定帮。”

热汤下肚,暖意顺着喉咙流到胃里,却没抵过心里的寒意。

林默捧着碗,忽然注意到面馆门口的菜市场——那是这片城中村最大的菜市场,此刻本该是收摊的时间,却闹哄哄的像开了锅。

几个卖菜的摊贩正围着市场管理员吵架,声音穿透雨幕传过来:“凭什么他的摊位能扩?

我们的就不行?”

“这破地方连个正经排水都没有,下雨就淹,谁还来买?”

“再这么下去,老子不干了!”

林默皱了皱眉。

他对这个菜市场很熟悉。

当初为了写大学毕业论文,他跟着教授做过“城市边缘区小型市场运营模式调研”,江城的十几个城中村菜市场都跑过,这个市场是他重点研究过的对象。

它位置其实很好,紧邻三个大型小区,人流量足够,但管理极其混乱:摊位划分随心所欲,卖鱼的挨着卖水果的,一到雨天污水横流;商户各自为战,从不搞促销,价格比超市还贵;最要命的是,没有线上渠道,年轻人宁愿多走十分钟去超市,也不愿来这泥泞的市场。

当时他还写过一份整改方案,分析得头头是道,教授夸他“有商业嗅觉”,但他毕业后忙着找工作,早把这事忘了。

“这市场啊,早就该整顿了。”

王婶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撇了撇嘴,“老板姓张,是个甩手掌柜,收了租金就不管事,商户们天天吵架,生意一年比一年差。”

张老板?

林默心里一动。

他记得这个张老板,调研时见过一次,五十多岁,挺和气的,但确实不懂管理,当时还跟他抱怨“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难伺候,生意没法做”。

一个疯狂的念头,像闪电一样劈进他混乱的脑子里。

他放下碗,掏出皱巴巴的纸巾擦了擦手,对王婶说:“王婶,我问您,这菜市场的张老板,您熟吗?”

“熟啊,住隔壁巷子的。”

王婶点头,“咋了?

你找他有事?”

林默没回答,抓起搭在肩上的湿外套,转身就往菜市场跑。

雨水打在他脸上,他却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发烫。

他不知道这个念头能不能成,但现在,这是他唯一能抓住的浮木了。

菜市场里,争吵还在继续。

林默拨开人群,看见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正被几个摊贩围着,满脸无奈,正是张老板。

“张叔!”

林默喊了一声。

张老板回过头,看见这个浑身湿透的年轻小伙子,愣了一下:“你是……?”

“我是林默,去年跟教授来调研过市场的那个大学生。”

林默快步走到他面前,雨水顺着发梢滴在他的衬衫上,晕开深色的痕迹,“张叔,我有办法能让这市场的生意好起来,还能让您多赚钱。”

这话一出,周围的争吵声戛然而止。

摊贩们都停下了嘴,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

一个卖猪肉的大汉嗤笑道:“小伙子,你没发烧吧?

我们在这干了十几年都没辙,你一个毛头小子能有啥办法?”

张老板也皱起眉:“小林,我知道你是大学生,但这做生意不是写论文……我不要工资,也不要好处。”

林默打断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张老板,“我只要三个月时间,让我来试试整改。

如果三个月后,市场的利润没涨三成,我一分钱不要,立马走人。

但如果成了,我要利润增长部分的三成,作为报酬。”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现在就能帮您解决眼前的问题——比如这排水,还有摊位划分。”

雨还在下,市场的积水漫过了脚踝。

张老板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湿透的衬衫紧贴着单薄的肩膀,眼神却亮得惊人,像黑夜里的星星。

他沉默了几秒,忽然叹了口气:“行,我就信你一回。

反正这市场再这么下去,也撑不了多久了。”

卖猪肉的大汉还想说什么,被张老板瞪了回去。

林默的心猛地落回了肚子里,他伸出手,雨水从指尖滴落:“张叔,合作愉快。”

张老板握住他的手,掌心粗糙而温暖:“合作愉快。

不过……你先跟我说说,这排水和摊位,你打算怎么改?”

林默笑了笑,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开始指着市场的角落,一五一十地说起他的想法。

雨声、摊贩们的议论声渐渐淡去,他眼里只有这个混乱却藏着生机的菜市场,和那笔能救父亲命的五万块。

城中村的雨还在下,但林默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己经悄悄开始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