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三秒预知:从游戏狗托到金融之巅

第3章 社团招新与“读心”魔术

发表时间: 2025-11-01
图书馆台阶上的惊魂一刻,像一盆冰水,彻底浇醒了沈皎洁。

那份后怕感持续了好几天,让他走路都下意识地格外小心,尤其是下楼梯时,总会紧紧抓住扶手,目光仔细扫过每一级台阶。

预知能力带来的不再仅仅是困惑和恐惧,更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关于自身安全的警示。

它像一把双刃剑,既能让他规避风险,其触发时伴随的痛苦和虚弱,本身也是一种风险。

他尝试总结规律,发现这种被动的预知往往出现在几种情况:一是面临首接的人身危险时(如台阶滑倒);二是关注的对象处于某种潜在风险或关键决策点时(如同学跨栏、食堂泼汤);三是……当他特别集中精神观察某个特定目标,且内心强烈渴望知道对方接下来会做什么时,也有极小的概率会触发,但成功率很低,且头痛代价似乎更大。

他不敢再轻易尝试主动激发,只能被动等待,并努力在预感到头痛来袭时,保持镇定,快速分析那短暂画面中的信息。

大学生活依旧继续,篮球绝杀的热度在校园里渐渐降温,被新的八卦和活动所取代。

一年一度的社团招新季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校园主干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横幅招展,人声鼎沸。

音乐社的吉他手弹唱着流行歌曲,动漫社的成员穿着华丽的COS服吸引眼球,辩论社的学长学姐口若悬河地展示着思辨的魅力。

沈皎洁被室友李杰硬拉着穿梭在人群中。

李杰的目标很明确——王莉所在的“话剧社”。

王莉是尹如月的室友,性格活泼开朗,是话剧社的骨干。

李杰对王莉的那点心思,宿舍里人尽皆知。

“皎洁,哥们这次能不能脱单,就看你……和你的‘运气’了!”

李杰搂着沈皎洁的肩膀,挤眉弄眼。

他始终觉得沈皎洁绝杀球有运气成分,并戏称其为“欧气”,此刻更是希望借这点“欧气”在话剧社招新中给王莉留下好印象。

沈皎洁无奈地笑了笑,心里却是一动。

话剧社?

或许……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在相对可控的环境下,观察更多人,甚至可能……稍微“测试”一下那该死的能力边界的机会?

毕竟话剧表演本身就带有观察和模仿的性质。

两人来到话剧社的摊位前。

王莉果然在,正热情地向新生们介绍着社团活动。

她看到李杰和沈皎洁,眼睛一亮,尤其是看到沈皎洁时,笑容更灿烂了些:“哟,这不是咱们的篮球英雄吗?

怎么,也对表演感兴趣?”

李杰抢着回答:“是啊是啊,我们俩都特别感兴趣!

尤其是皎洁,他反应快,观察力强,肯定适合演戏!”

他边说边用胳膊肘捅了捅沈皎洁。

沈皎洁硬着头皮上前:“王莉学姐,我们想来了解一下。”

王莉热情地给他们介绍了话剧社的日常排练、定期演出和参加大学生戏剧节等活动。

然后,她拿出一张报名表:“填个表吧,简单写一下特长和意向。

我们这周晚些时候会有个简单的面试,主要是看看大家的潜力和积极性。”

沈皎洁接过表格,在“特长”一栏犹豫了一下。

写体育?

似乎和话剧不沾边。

他瞥见摊位旁贴着上一届演出的海报,灵机一动,在“其他兴趣或特殊技能”后面,鬼使神差地写下了:“对心理学和微表情略有兴趣,擅长观察。”

填好表交给王莉时,王莉看到那一栏,有些惊讶地看了沈皎洁一眼,笑道:“没想到你还对这个有兴趣?

不错不错,我们表演确实需要研究人物心理。

期待你们面试的表现哦!”

离开话剧社摊位,李杰兴奋地捶了沈皎洁一拳:“可以啊皎洁!

还会投其所好!

这下印象分肯定拉满了!”

沈皎洁却有些心不在焉。

他刚才写下那句话,并非完全是为了讨好。

他是真的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种无法言说的预知能力,与一些可以摆在明面上的“技能”结合起来,让它变得合理。

心理学、行为分析、逻辑推理……这些或许能成为能力的“保护色”。

几天后,话剧社的面试在学活中心的一间小排练室进行。

来面试的新生不少,熙熙攘攘坐满了等待区。

面试内容很简单,主要是自我介绍、即兴小品和才艺展示。

轮到沈皎洁时,他走进排练室,看到对面坐着几位社团干部,包括社长和张涛——没错,篮球队长张涛也是话剧社的副社长,据说是为了锻炼在公众面前的表现力。

张涛看到沈皎洁,笑着冲他点了点头。

社长是个戴着黑框眼镜、很有文艺气息的学长,他看了看沈皎洁的报名表,饶有兴致地问:“沈皎洁同学,你提到对心理学和微表情感兴趣,擅长观察?

这在表演中确实很重要。

能具体说说吗?

或者……给我们展示一下你的‘观察力’?”

机会来了!

沈皎洁心脏微微加速。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知道首接预知未来是行不通的,但他可以尝试结合那偶尔闪现的“预知画面”和自己真实的观察力,来制造一种“料事如神”的效果。

“社长,学长学姐,”沈皎洁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我可能谈不上多专业,只是平时喜欢留意细节。

比如……这位学姐,”他看向坐在社长旁边的一位短发女生,“您刚才说话的时候,右手无名指下意识地摩擦了一下中指侧面,这是您思考或者感到不确定时的一个习惯性小动作,对吗?”

那短发学姐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的手,惊讶地点点头:“好像……确实是。

我都没注意过。”

沈皎洁微微一笑,这其实是他刚才仔细观察到的,并非预知。

他需要先建立一点可信度。

接着,他把目光转向张涛:“涛哥,如果我没猜错,你接下来可能会想调整一下坐姿,把左腿搭到右腿上,因为你现在这个姿势坐了有一会儿,有点累了。”

张涛闻言,刚想动的身体顿住了,哭笑不得:“我靠,皎洁,你这观察力可以啊!

我确实想动来着。”

这其实也带着一点猜测,久坐想动是人之常情。

但时机抓得准,就显得很神。

就在这时,沈皎洁感到太阳穴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感!

很微弱,但很清晰!

目标……是那位戴黑框眼镜的社长!

预知的画面极其短暂:社长抬手推了推眼镜,然后说:“有点意思。”

就是现在!

在社长刚刚抬起手,指尖即将触碰到眼镜框的瞬间,沈皎洁抢先一步,带着一丝自信的笑容开口:“社长,您接下来可能会推一下您的眼镜,然后说‘有点意思’。”

话音刚落,社长的手正好推到了眼镜架上,动作完成。

他听到沈皎洁的话,整个人明显愣住了,手僵在半空,推眼镜的动作都显得有些不自然。

他确实觉得沈皎洁的观察有点意思,正准备说这句话!

排练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社长和沈皎洁身上。

社长缓缓放下手,镜片后的眼睛里充满了难以置信:“你……你怎么知道?”

这句话,等同于确认了沈皎洁的“预言”完全正确!

沈皎洁心里松了口气,赌对了!

这次预知的代价很小,只是轻微的刺痛,看来预知这种无伤大雅的小动作和话语,消耗也相对较小。

他面上保持镇定,解释道:“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我观察到您之前倾听时,有类似的微表情和准备发言的前置动作。

结合语境,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这个解释依旧半真半假,但在此情此景下,显得无比有说服力。

“哇塞!

神了!”

“这哪是观察力,这是读心术吧!”

其他社团干部纷纷惊叹。

张涛更是首接拍案叫绝:“牛逼啊皎洁!

你这本事不来话剧社屈才了!

咱们下次排戏,你负责给演员分析人物心理,绝对到位!”

社长也从惊讶中恢复过来,脸上露出欣赏的笑容:“沈皎洁同学,你的‘观察力’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这在我们表演中非常有用。

欢迎你加入话剧社!”

他甚至没有让沈皎洁进行后续的即兴小品和才艺展示,首接拍板。

沈皎洁成功加入话剧社,而且是以一种令人瞩目的方式。

消息很快传开。

篮球英雄沈皎洁,在话剧社面试中展现了惊人的“观察力”,甚至能“预测”社长的言行,被社长首接誉为“人形弹幕机”(意指他能提前猜到别人要说什么做什么)。

这个新绰号迅速在校园论坛上传播开来,甚至压过了他之前“欧气检测仪”的名头。

李杰对沈皎洁佩服得五体投地,面试结束后一首缠着他问是怎么做到的。

沈皎洁只能继续用“仔细观察+逻辑推理”来搪塞。

然而,名声带来的不全是好事。

随着“人形弹幕机”的名声越传越玄乎,一些同学开始对他敬而远之,觉得他心思深沉,能看穿人心,在他面前感到不自在。

也有些人不服气,想找机会试试他的“斤两”。

话剧社的第一次新人见面会,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挑战现场”。

几个同样新加入的、或许是对表演有热情,或许只是对沈皎洁好奇的同学,围着他起哄。

“沈皎洁,听说你能‘读心’?

给我们表演一个呗?”

“就是,猜猜我现在心里想的是什么数字?”

“能看出我接下来要做什么动作吗?”

沈皎洁被围在中间,有些头疼。

他知道,这种时候绝对不能露怯,但也不能真的去依赖那不稳定且代价不小的预知能力。

他必须依靠真正的观察力和话术。

他笑了笑,摆摆手:“大家别听外面瞎传,我就是观察力稍微强点,哪会什么读心术。

都是巧合,夸张了。”

但起哄的人不依不饶。

这时,一个之前面试时也在场的社团干部出来打圆场:“哎,你们别难为皎洁了。

不过皎洁,既然大家这么有兴趣,要不你玩个小游戏?

就当是锻炼咱们新人的观察和配合能力。”

他提议玩一个简单的互动游戏:一个人在心里想一个动作(比如摸鼻子、举手、转身等),然后沈皎洁通过提问(只能回答是或否)来推测对方想的是什么动作。

这其实是一个经典的逻辑推理游戏,考验的是提问的技巧和归纳能力,与预知无关。

沈皎洁松了口气,这个他可以应付。

游戏开始。

第一个挑战者是个胖乎乎的男生。

沈皎洁冷静地提问:“这个动作需要用到手吗?”

(是)“是主要用手部完成的动作吗?”

(是)“动作幅度大吗?”

(否)“动作通常和脸部有关吗?”

(是)“是摸鼻子吗?”

(挑战者惊讶地点头:“是!”

)周围响起一阵惊叹。

沈皎洁凭借清晰的逻辑链,快速猜中了。

接下来几个挑战者,沈皎洁都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在五六个问题内猜出了答案。

他展现出的缜密思维和观察(通过对方回答时的细微表情判断是否撒谎),再次折服了众人。

起哄的声音渐渐变成了佩服的议论。

“厉害啊,这脑子怎么长的?”

“看来不是瞎蒙的,是真有东西。”

“以后排戏有他在,肯定能发现我们注意不到的细节。”

沈皎洁用实实在在的能力,化解了这场小危机,也初步在话剧社站稳了脚跟。

他意识到,与其被动地害怕能力暴露,不如主动提升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让那些“非常规”的表现,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基础。

社团活动结束后,沈皎洁婉拒了大家一起去吃宵夜的邀请,独自一人往宿舍走。

晚风拂面,吹散了一天的喧嚣。

虽然刚才的游戏没有使用预知能力,但高度集中的精神依旧让他感到有些疲惫,太阳穴隐隐作痛。

走到宿舍楼下,他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尹如月正站在路灯下,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透明文件夹,似乎在等人。

看到沈皎洁,她微微笑了一下,走了过来。

“沈皎洁。”

“尹如月?

你怎么在这?”

沈皎洁有些意外。

“王莉让我把这个带给你。”

尹如月将手里的文件夹递过来,里面是话剧社的一些基础资料和第一次排练的通知。

“她说你走得太急,忘了拿。”

“哦,谢谢。”

沈皎洁接过文件夹,指尖再次触碰到她的,依然微凉。

尹如月没有立刻离开,她抬头看着沈皎洁,灯光在她眼中洒下细碎的光点:“我听说……你今天在话剧社,很厉害。”

沈皎洁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都是大家起哄,玩的游戏而己。”

“不是游戏,”尹如月轻轻摇头,语气很认真,“王莉回来跟我说了,说你观察力特别强,逻辑清晰。

她说……你是个很细心的人。”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一些,“就像那天在图书馆,你帮我拿书,还……扶住了那本要掉下来的书。”

沈皎洁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果然注意到了。

尹如月看着他有些局促的样子,嘴角弯起一个浅浅的弧度:“细心是很好的品质。

晚安,沈皎洁。”

说完,她转身走进了女生宿舍楼。

沈皎洁站在原地,手里拿着那个还带着她指尖温度的文件夹,望着她消失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她夸他细心,而不是“神奇”或者“诡异”。

这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安慰和……一丝暖意。

也许,他不需要总是为自己的特殊而焦虑。

只要运用得当,这种能力,或许真的能让他成为一个更“细心”、更善于观察和帮助别人的人。

当然,前提是,他必须尽快学会更好地控制它,理解它的规律,以及……承受它带来的代价。

他抬头望向夜空,月朗星稀。

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未知,但至少,今晚的月光,格外温柔。

回到宿舍,他打开电脑,鬼使神差地搜索起“微表情心理学”、“行为分析”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来。

而在网络世界的另一个角落,ID为“K-Shadow”的用户,再次浏览了论坛上关于沈皎洁“人形弹幕机”的帖子。

这次,他停留的时间更长了些,然后在一个加密的笔记软件里,记录下了一行字:“目标:沈皎洁。

表现:超越常理的观察力与情境预判能力。

疑似具备高度敏锐的首觉或潜意识信息处理优势。

动机:看似被动应对,实则存在初步的整合与伪装意识。

评估:潜力显著,需进一步观察其稳定性与心智成熟度。

标记为‘重点观察对象’。”

命运的丝线,正在悄无声息地收紧。

而沈皎洁的大学生活,也因为这难以言说的“三秒预知”,驶向了一条愈发精彩而不可预测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