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诚信之约与猪的智慧

第3章 孔融让梨的“梨下顿悟”

发表时间: 2025-11-12
东汉末年,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受家人的喜爱。

孔融西岁那年,恰逢家中来了客人,父亲买了一筐新鲜的梨子,让孔融把梨子分给大家吃。

筐里的梨子大小不一,有饱满硕大的,也有小巧玲珑的。

孔融的几个哥哥都围在筐边,眼睛首勾勾地盯着那些大梨子,显然都想挑一个最大的。

可孔融却没有急着去挑,反而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哥哥们。

父亲见状,笑着问道:“融儿,你怎么不挑梨子吃啊?

是不是没有你喜欢的?”

孔融摇了摇头,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地说道:“父亲,我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梨子;哥哥们年纪比我大,应该吃大的梨子才对。”

客人听了,忍不住称赞道:“这孩子真是懂事,小小年纪就懂得谦让的道理,将来必定是个有出息的人!”

父亲也十分欣慰,点了点头说道:“融儿说得对,谦让是美德,你要好好保持。”

可就在这时,筐里那个最大的梨子突然滚了出来,“咚”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紧接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个大梨子竟开口说话了,声音清脆,像是个小小的孩童:“孔融弟弟,你真的愿意把大梨子让给哥哥们吗?”

孔融愣住了,他低头看着地上的大梨子,疑惑地说道:“梨子,你……你怎么会说话?”

大梨子晃了晃圆滚滚的身子,笑着说道:“我是这筐梨子里最饱满、最甜美的一个,吸收了天地间的灵气,自然就能开口说话啦。

我只是好奇,你明明也很想吃大梨子,为什么要主动让给哥哥们呢?”

孔融挠了挠头,认真地说道:“父亲说过,谦让是美德。

哥哥们比我大,平时也很照顾我,我应该把好的东西让给他们。”

“可你有没有想过,‘谦让’也需要分情况的?”

大梨子收起笑容,语气严肃地说道,“如果只是一味地谦让,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委屈自己,那这种谦让就不是美德,而是一种懦弱了。”

孔融皱起了小眉头,似懂非懂地说道:“懦弱?

可父亲说谦让是好事啊。”

“谦让本身是好事,但要看是为了什么而谦让。”

大梨子解释道,“如果你是因为害怕哥哥们生气,或者想得到父亲和客人的夸奖而谦让,那这种谦让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真正的谦让,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愿,是在不委屈自己的前提下,真诚地为他人着想。”

它顿了顿,继续说道:“你看,哥哥们都想着挑大梨子,这是他们的真实想法;而你也想吃大梨子,这也是你的真实想法。

为什么你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压抑自己的想法呢?

你可以试着和哥哥们沟通,告诉他们你也想吃大梨子,或许他们会愿意和你一起分享呢?”

孔融低头想了想,脸上露出了犹豫的神色。

他看了看旁边正准备拿大梨子的哥哥,又看了看地上的大梨子,鼓起勇气说道:“可是……可是我怕哥哥们不愿意。”

“不要害怕被拒绝。”

大梨子鼓励道,“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才是真正的勇敢。

即使哥哥们不愿意,你也没有失去什么,至少你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而且,我相信你的哥哥们都是善良的人,他们一定会理解你的。”

孔融深吸一口气,抬起头,对着其中一个哥哥说道:“哥哥,我也想吃大梨子,我们可以一起分着吃吗?”

那个哥哥愣了一下,显然没有想到孔融会这么说。

他看了看孔融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筐里的大梨子,笑着说道:“当然可以啦!

融儿,对不起,哥哥刚才只顾着自己,没有想到你也想吃大梨子。

来,我们一起把这个最大的梨子分了吃!”

其他的哥哥们也纷纷附和道:“是啊,融儿,我们一起分着吃,这样大家都能吃到甜甜的大梨子了!”

父亲和客人看到这一幕,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父亲摸了摸孔融的头,说道:“融儿,你做得很好。

真正的美德,不是一味地牺牲自己,而是懂得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尊重自己的内心。”

孔融点了点头,开心地和哥哥们一起分享起了大梨子。

大梨子看着他们欢快的模样,满意地笑了,然后渐渐失去了光泽,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梨子。

从那以后,孔融明白了一个道理:谦让不是委屈自己,而是在真诚为他人着想的同时,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不再一味地迎合别人,而是学会了在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之间找到平衡。

后来,孔融成为了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故事也一首被人们传颂着。

而那个“能言善辩”的大梨子,也成为了孔融成长路上最特别的“老师”,教会了他勇敢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