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入职第一天,我见证了神仙拿凡人祭天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15

我在一家濒临倒闭,全靠一口仙气吊着的小破公司当咸鱼。这里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每个人都深谙甩锅、摸鱼、道德绑架之道,每天上班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宫斗。

我以为日子就会这么混下去,直到公司空降了一位新总监。她叫许知意,看起来温温柔柔,

说话轻声细语,像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所有人都以为她是个软柿子,是老板弄来背锅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直到我亲眼看见,她用最平静的语气,

把最会甩锅的老油条问到当场辞职;用一份项目回报率分析,

让热衷于搞强制团建的行政闭上了嘴;用一份三百页的证据,

把几个想联手架空她的部门经理,直接送去了法务部喝茶。她从不发火,从不大声,

脸上甚至一直带着礼貌的微笑。但她说的每一个字,都像手术刀,

精准地剖开所有人的伪装和借口,让他们在阳光下,***。我这才明白,这位新总监,

她不是来工作的。她是来清理门户的。1公司快黄了。这不是诅咒,是陈述事实。墙皮在掉,

地毯起球,前台小妹的微笑焊在脸上,但眼神已经飘到了下家公司。我叫江源,职位是策划,

干的活是打杂。每天的工作,就是把A部门的需求,翻译成B部门能听懂的话,

再把B部门的锅,甩回给A部门。这天下午,办公室里一如既往的死气沉沉。大家都在等,

等下班,等发工资,等公司倒闭拿赔偿。突然,人事部的张姐踩着高跟鞋,嗒嗒嗒地跑进来,

嗓门嘹亮。“都精神精神!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新来的项目总监,许知意,许总监!

”我们一群咸鱼,这才懒洋洋地抬起头。门口站着一个女人。很年轻,估计也就二十四五岁。

穿着简单的白衬衫,牛仔裤,小白鞋。长头发扎成马尾,脸上没什么表情,但也不冷。

就是那种,扔人堆里找不出来的普通。她手里还拎着一大袋子奶茶和蛋糕。“大家好,

我叫许知意,以后请多关照。”她的声音不大,很清澈。办公室里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大家心里想的都一样:又来一个背锅的。我们部门经理,李经理,一个四十多岁,

头发已经呈现出地中海风貌的男人,第一个迎了上去。他笑得脸上的褶子都能夹死苍蝇。

“哎呀,许总监,年轻有为啊!快请进,快请进!”他一边说,

一边热情地接过许知意手里的下午茶。“大家快来,许总监给大家带了福利!

”一群人呼啦一下围过去,开始抢奶茶。这就是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我没动,就坐在自己工位上,看着这场闹剧。许知意也没动。她就静静地站在那,

看着李经理像个主人一样分发着她买来的东西。等大家闹哄哄地拿完,李经理才一拍脑袋。

“哎呀,你看我这记性,许总监,你的办公室还没收拾好呢,要不你先委屈一下,

坐那个空位?”他指了指角落里,一个挨着打印机的,最差的位置。所有人都知道,

那个位置是留给实习生的。电脑是十年前的,椅子少个轮子,一坐就嘎吱响。

许知意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一眼,没说话。然后,她从自己的包里,

拿出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和一支笔。她走到李经理面前,微笑着问:“李经理是吗?

麻烦问一下,刚刚拿下午茶的一共是十七个人,对吗?”李经理愣了一下,“啊?对,

我们部门齐了,十七个人。”许知意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好的。奶茶均价25一杯,

蛋糕均价18一份,总计是43块。十七份,一共是731块。”她抬起头,

依旧是那个礼貌的微笑。“这笔钱,算是我们部门的第一次团建费用,

麻烦李经理走一下报销流程。或者,您也可以现在直接转给我。”整个办公室,瞬间安静了。

空气凝固了。所有人手里的奶茶,突然变得有点烫手。李经理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大概这辈子都没见过,请人吃下午茶,还当场要钱的。他张了张嘴,半天才挤出一句话。

“许……许总监,你这是什么意思?这点东西,

就当是我……我们替你请大家的……”许知意摇了摇头,语气还是很平静。“不,

这是两码事。第一,我作为新来的总监,请大家喝下午茶,是建立团队关系的第一步,

这是公事。既然是公事,就该走公司的账。第二,我刚来,对公司的报销流程不熟悉,

由您来处理最合适。第三……”她顿了顿,眼神扫过办公室里每一个人。

“我不喜欢占别人便宜,也希望别人不要占我的便宜。AA,是最公平的方式。

”李经理的脸色,从红到白,又从白到青,精彩极了。他看着许知意手里的笔记本,

感觉那上面写的不是数字,而是他的罪证。最后,他哆哆嗦嗦地掏出手机。

“我……我转给你。”“好的,谢谢李经理。”许知意调出收款码。“滴”的一声。

731块到账。她收起手机,对着大家又笑了笑。“好了,现在大家可以安心享用了。

这是公司买的福利。”她说完,也不管那个角落的破位置,自己拉了张会议室的椅子,

就在李经理旁边的空地坐下了。我看着她那个纤细但笔直的背影,默默地吸了一口奶茶。

全糖。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今天的办公室,格外的冷。这女人,好像不是来背锅的。

她是来掀桌子的。2许知意来的第二天,什么都没干。

她就要了一份公司过去三年的所有项目资料。堆起来,比她人都高。

她就在那个临时找的座位上,一页一页地看。不说话,不问问题,甚至不去上厕所。

办公室里的人都觉得她是在装样子,私下里都在嘲笑。“你看她,还真当自己是总监了。

”“估计一个字都看不懂吧,做做样子给老板看。”李经理更是得意,开会的时候,

故意用所有人都能听见的声音说:“年轻人嘛,有干劲是好事,但别蛮干。工作呢,

不是靠看资料就能看明白的。”许知意就像没听见一样,头都没抬。到了第三天上午,

李经理拿着一份文件,走到了许知意面前。“许总监,这个项目你跟一下。

”我眼角余光瞥了一眼,心里咯噔一下。城西那个烂尾楼项目。公司投了不少钱,

结果开发商跑路了,留下一个烂摊子,谁接谁死。这项目在我们部门传了一圈,没人敢碰,

最后一直压在李经理手里。现在,他要把这个炸弹,扔给新来的许知意。

办公室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竖起耳朵准备看戏。许知意终于从资料堆里抬起了头。

她没接那份文件,只是看着李经理。“城西的项目?”李经理一愣,“对,

许总监你看过资料了?正好,那你上手就快了。”许知意摇摇头。“我看过。这份项目,

我不接。”她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楚。李经理的脸一下子就挂不住了。“许总监,

你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公司安排的工作!你作为项目总监,怎么能挑活干呢?

”他开始上价值了。许知意没理他,她从旁边那一米多高的资料堆里,

精准地抽出了几份文件。她把文件摊在桌上。“李经理,你先别激动。我们来看几样东西。

”她指着第一份文件。“这是城西项目的立项报告。上面明确写着,

项目风险评估等级为‘高危’,建议‘谨慎投入’。签批人,是你。”她又指着第二份文件。

“这是项目的资金流水。在开发商第一次出现资金链问题的时候,我们公司非但没有止损,

反而追加了一笔三百万的投资。这笔款项的审批人,也是你。”她拿起第三份文件。

“这是项目的监理报告。从去年五月开始,报告就连续三次警告‘施工方存在违约风险’。

但我们的项目跟进记录,一片空白。负责这个项目跟进的,还是你。”许知意每说一句,

李经理的脸色就白一分。最后,许知意抬起头,静静地看着他。“所以,李经理,

你能告诉我,我为什么要接这个项目吗?”“这个项目从立项开始,就充满了不合理的决策。

在中期,又出现了灾难性的误判。在后期,更是完全放弃了监管。”“它现在不是一个项目,

它是一个责任事故。你现在让我接,是想让我做什么?帮你承担这个责任吗?

”许知意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办公室里,已经掉根针都能听见。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她。

我们都知道这个项目有问题,但没人想到,问题这么大,而且证据链条如此清晰。

李经理的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看许知意的眼神,像是见了鬼。

许知意把那几份文件,重新整理好,轻轻放在桌上。“李经理,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

你现在,立刻,自己去跟老板解释清楚这个项目的所有问题。然后,提交你的辞职报告。

”“第二,我拿着这些东西,去找老板。到时候,可能就不是辞职那么简单了。”她说完,

就不再看李经理。她低下头,继续看她的资料,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对峙,

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闲聊。李经理站在原地,像一尊石雕。他的汗,顺着额头流下来,

滴在光亮的地面上。大概过了五分钟,也可能是一个世纪那么久。他转身,迈着沉重的步子,

走向了老板办公室。那天下午,公司内网就挂出了通知:项目部经理李雷,因个人原因,

引咎辞职。办公室里,没人敢再多说一句话。所有人看着许知意的那个角落,

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和恐惧。我突然明白了。她看的那堆资料,不是在工作。

她是在摸清我们每个人的底牌,和罪证。那不是项目资料。那是一本,死亡笔记。

3李经理滚蛋之后,许知意顺理成章地接管了整个项目部。她没有开会,没有发表就职演说,

甚至没有换到李经理那间宽敞的办公室。她做的第一件事,是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份表格。

《个人周报及工作量化表》。要求我们把每天做的事情,花费的时间,产出的结果,

清清楚楚地填上去。办公室里怨声载道。“搞什么啊?这是监视我们吗?

”“以前哪有这玩意儿,这不是折腾人吗?”“她以为这是富士康的流水线啊?

”抱怨归抱怨,没人敢不做。李经理的下场还历历在目。交了第一个星期的周报后,

许知意把我们一个一个叫过去谈话。轮到我的时候,我心里很忐忑。

我走进那间小小的会议室,许知意就坐在我对面。她把我那份写得密密麻麻的周报放在桌上。

“江源。”她开口。“在。”我赶紧应声。“你上周总共工作了42个小时。”她说,

“其中有18个小时,是在协调A部门和B部门的沟通问题。”我点点头,“是的,

他们两边总是有矛盾。”“嗯。”许知意拿起笔,在“18小时”上画了个圈。

“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我……我就是两边跑,传话,

劝他们互相理解……”我有点心虚。“结果呢?”“结果……B部门还是拖延,

A部门还是在投诉。”许知意放下笔,看着我。“也就是说,你花了将近一半的工作时间,

做了一件完全没有产出的事情。”她的语气不是批评,就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但我听得满头大汗。“那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她问。

“我觉得……是他们部门之间有壁垒,沟通不畅。”“错了。”许知知干脆地否定了。

“问题的根源,是工作流程和责任划分不清晰。A部门的需求没有标准化,

B部门的反馈没有时间节点。所以他们可以无休止地扯皮,而你,

就成了他们之间传递情绪的垃圾桶。”她的话,一针见血。我从来没从这个角度想过。

“从今天开始,”许知意说,“你不用再去协调了。我会重新制定一份跨部门协作流程表,

明确每个环节的负责人和完成时限。以后所有沟通,必须通过书面邮件,抄送相关所有人。

”“如果再出现问题,我们不找部门,只找人。”我愣住了。就这么简单?

这么多年困扰我们部门的死结,她几句话就解决了?“还有,”许知意翻到我周报的另一页,

“你上周花了5个小时,帮你旁边的同事小林处理他的数据。为什么?

”“他……他当时有点忙不过来,让我帮个忙。”“这是他的工作,对吗?”“……对。

”“他因为这个给你发奖金了吗?”“……没有。”“公司因为你帮他,给你加薪了吗?

”“……也没有。”许知意把周报推回到我面前。“江源,你是个好人。但是,公司请你来,

不是让你来当好人的。”“你的善良,要用在能创造价值的地方。否则,

那就是在浪费公司的资源,和你自己的生命。”我走出会议室的时候,

感觉自己的后背都湿透了。但同时,我又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第一次开始思考,

我每天做的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就在这时,行政部的张姐,扭着腰走了进来。

张姐是公司的老员工,最喜欢搞一些***的东西。她拍了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为了增进同事感情,提高团队凝聚力,公司决定,这周六,

我们组织一次去郊区农家乐的团建活动!大家踊跃报名啊!”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周六,

团建,农家乐。死亡三件套。谁都知道,这种团建,就是换个地方加班,还得自己搭钱。

但没人敢说不。张姐见没人反应,有点尴尬,就把目光投向了许知意。“许总监,

你们部门可要带头啊!”许知意抬起头,扶了扶眼镜。“张姐,这个团建,是强制参加吗?

”“哎呀,话不能这么说嘛,”张姐打着哈哈,“主要是为了大家好,自愿,自愿为主。

”“哦,自愿的。”许知意点点头。“那公司提供调休吗?”张姐的笑容僵了一下,

“这个……没有。就是大家一起玩玩嘛。”“那报销所有费用吗?包括路费,餐费,

以及可能产生的其他消费?”“餐费是公司统一安排的,路费大家自己解决一下,

也没多远……”张姐的声音越来越小。许知意拿起了桌上的计算器。她按了几下。

“我算一下。我们部门17个人,假设每人来回路费50元,就是850元。

农家乐除了吃饭,总会有一些自费项目,按人均100元算,就是1700元。

总计是2550元。”“这还只是我们部门。全公司六十多号人,加起来的直接成本,

超过一万。”“我们再算时间成本。周六是休息日,按劳动法,加班费是双倍工资。

我们部门平均工资8000,算下来一个工作日是360元,双倍就是720元。17个人,

就是12240元。”“也就是说,组织这次所谓的团建,

公司需要付出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成本,加起来至少是两万多块。”许知意放下计算器,

看着目瞪口呆的张姐。“张姐,我想问一下,你准备花两万块钱,

来达到一个‘增进感情’、‘提高凝聚力’的虚无缥缈的目标。

你能给我一份详细的KPI考核方案吗?你怎么衡量这次团建后,我们的凝聚力提高了多少?

是产能提升了10%,还是离职率降低了5%?”“如果你拿不出来,那这次活动,

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就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的,浪费公司资源的决策。”“我们部门,

不参加。”许知意说完,整个办公室鸦雀无声。张姐站在原地,脸涨成了猪肝色。她想反驳,

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许知意说的每一个字,都站在“公司利益”的制高点上。

你反驳她,就是反驳公司,就是不为公司着想。这顶帽子,谁也戴不起。最后,

张姐灰溜溜地走了。那次团建,自然也就不了了之。办公室里,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眼神里都有一种解脱的***。我看着许知意,心里第一次生出一种感觉。跟着她干,

好像……还挺爽的。4公司里,总有那么一两个老油条。我们部门的这位,叫老王。

五十多岁,是公司的创始员工,每天上班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雷打不动。活儿,

是肯定不干的。你让他干,他有的是理由。“哎呀,这个东西年轻人弄吧,我老了,

电脑都玩不转了。”“这个客户我可不熟,还是小江你去吧,你跟人聊得来。

”仗着自己资格老,谁也指挥不动他。李经理在的时候,拿他没办法,

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许知意来了。所有人都等着看,

她会怎么处理老王这个钉子户。是硬碰硬,还是怀柔安抚?许知意什么都没做。

她甚至没找老王谈过一次话。她只是在部门重组的时候,新设了一个岗位。

“企业文化及历史档案顾问。”然后,她把这个职位,给了老王。任命书下来的时候,

老王自己都懵了。他拿着那张纸,找到许知意。“许总监,这……这是干啥的?

”许知意笑得很和煦。“王哥,你是公司的元老,公司的发展史,没人比你更清楚了。

这个岗位,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她递给老王一份岗位说明书。

上面写着工作职责:一、整理公司成立至今的所有历史文件、照片、重大事件记录。

二、负责撰写公司发展编年史,为以后出书做准备。三、接待重要来访客户,

讲述公司光辉历程,提升企业形象。老王看着这份说明书,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公司都要黄了,还搞编年史?还出书?但是,这份工作,

听起来……好高级啊!顾问!而且,完美地避开了所有需要动脑子、跑业务、看电脑的活儿。

就是整理整理旧东西,吹吹牛。这不就是他平时最擅长干的事吗?“这个……工资呢?

”老王小心翼翼地问。“工资不变,级别上调半级,算是顾问待遇。”许知意说。

老王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乐呵呵地接受了任命。公司还专门给他腾了一间小办公室,

用来堆放那些发黄的旧档案。从那以后,老王就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

他每天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哼着小曲,整理那些没人看的旧报纸和老照片。有客户来了,

许知意真的会让他去接待。老王穿着他最好的西装,

唾沫横飞地讲着公司当年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客户听得一愣一愣的。我们部门,

少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老油条,多了一个“吉祥物”。大家都觉得,许总监这招太高了。

不费一兵一卒,就把一个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只有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有一次,

我去找许知意汇报工作,正好撞见大老板从她办公室出来。大老板拍着许知意的肩膀,

满脸笑容。“知意啊,还是你厉害。那个老王,我早就想开了他,就是念着旧情,不好下手。

你这么一弄,他自己干得还挺开心,公司的历史资料也正好整理了,一举两得啊!

”许知意只是笑了笑。“董事长,我只是觉得,每个人都有他适合的位置。”等大老板走了,

我才进去。我忍不住问:“许总监,你给老王那个岗位,真的是为了整理资料吗?

”许知意抬起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很深。她没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问我:“江源,

你知道公司最近在谈一笔并购案吗?”我摇摇头。这么高层的事,我怎么会知道。

“并购谈判,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尽职调查。”许知意淡淡地说。

“对方会派律师和会计师来,把公司翻个底朝天。所有的历史合同,财务报表,项目记录,

都得找出来。”“这是一项非常庞杂,而且枯燥的工作。需要一个有耐心,

又对公司历史非常熟悉的人去做。”我的脑子,嗡的一声。我瞬间明白了。

什么“企业文化顾问”,什么“撰写编年史”。都是借口。许知意真实的目的,

是让老王这个最熟悉公司情况的人,去把所有陈年旧账都翻出来,给并购做准备!

她甚至把这项繁重的工作,包装成了一个“荣誉”和“福利”。让老王心甘情愿,

甚至开开心心地去当这个免费的劳动力。而老王自己,到今天还被蒙在鼓里,

以为自己是公司的“活化石”,被重用了。我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女人。心里一阵发寒。

这已经不是聪明了。这是把人心当棋子,随意摆布的魔法。打败老油条,不用规章制度。

得用魔法。5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公司就出大事了。我们最大的客户,天宇集团,

突然发来一封律师函。说我们上个月交付的一个策划案,涉嫌抄袭,要跟我们解约,

并且索赔三百万。消息传来,整个公司都炸了。天宇集团是我们唯一的指望,

占了公司百分之六十的业务。要是没了他们,公司可以直接宣布破产。大老板急得满嘴起泡,

把所有高层都叫到了会议室。我也作为项目执行人,被叫了进去。会议室里,

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负责那个项目的,是另一个部门的总监,赵总。

他此刻正被大老板骂得狗血淋头。“赵海!***怎么搞的!抄袭?

我们公司的脸都被你丢尽了!”赵总一张脸憋得通红,辩解道:“老板,这不可能啊!

这个案子是我们团队熬了好几个通宵做出来的,每个细节我都亲自把关了,怎么会抄袭呢?

”“不可能?律师函都寄到公司了!人家把你们抄的那个原版方案都附上了!一模一样!

”大老板把文件摔在桌上。我瞟了一眼,心沉了下去。那份所谓的“原版方案”,

是一家叫“创想”的小公司做的。跟我们的方案,确实有七八分相似。“老板,

这绝对是污蔑!是那个创想公司贼喊捉贼!”赵总还在嘴硬。“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天宇那边已经下了最后通牒,三天内不给个说法,就法庭上见!”会议室里,一片唉声叹气。

所有人都束手无策。去解释?人家根本不听。打官司?我们耗不起。赔钱?

公司账上连三十万都拿不出来。这,是个死局。就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

一直没说话的许知意,开口了。“老板,能让我看看那两份方案吗?”大老板看了她一眼,

不耐烦地把文件推了过去。许知意拿过文件,看得非常仔细。足足看了十分钟。会议室里,

安静得只能听见她翻动纸张的声音。终于,她放下了文件。“我看完了。”所有人都看向她,

想看看这个新来的总监,能有什么高见。“许总监,你有什么办法?

”大老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许知意摇摇头。“没办法。这个官司,我们打不赢。

”一句话,让所有人刚燃起的希望,又熄灭了。赵总急了,“许知意你什么意思?

你都没搞清楚状况就说我们输定了?”许知意没理他,只是看着大老板。“老板,这件事,

我们确实理亏。”“我们的方案,核心创意的确是抄了创想公司的。”这话一出,满座皆惊。

赵总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你胡说!我根本没见过什么创想公司的方案!

”“你是没见过。”许知意看着他,眼神很冷。“但是你手下的一个核心策划,三个月前,

是从创想公司跳槽过来的。”“他在创想的时候,就是那个原版方案的主创人之一。”赵总,

瞬间哑火了。他张着嘴,脸色煞白。显然,他并不知道这件事。许知意是怎么知道的?

我心里充满了疑问。她来公司才多久?许知意没有给我们太多震惊的时间。

她继续说:“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去争论抄没抄。而是怎么解决问题。”“天宇那边,

要的不是钱,是个态度。也是个台阶。”“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创想公司的那个原版团队。

”大老板愣住了,“什么意思?”“很简单。”许知意说,

“天宇早就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了。这次的抄袭事件,只是一个他们早就想找的借口。

”“而创想公司,恐怕早就跟天宇那边接触过了。这一切,都是他们联手做的一个局。

”“目的,就是把我们踢出局。”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如果真是这样,

那我们就太被动了。“那……那我们怎么办?彻底没希望了?”大老板声音都在抖。“不。

”许知意说。“还有最后一个机会。”她站了起来,走到白板前,拿起笔。“这件事,

不能由我们公司出面。我们要找一个第三方。”“谁?”“创想公司的死对头,

‘蓝海策略’。”许知意在白板上写下这四个字。“蓝海跟创想,在业内是出了名的死对头,

抢客户抢得头破血流。而且,蓝海的老板,三年前被创想的老板摆过一道,一直怀恨在心。

”“我们现在,就把抄袭事件的所有证据,匿名发给蓝海。”“告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