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阳台上的星空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10

第一章 裁员的种子我捏着那张薄薄的离职证明,站在摩天大楼的阴影里,

感觉自己像被城市吐出来的一粒渣滓。七年,

我把最好的青春都献给了这家号称业界良心的科技公司,

换来的是一句“架构调整”和三个月赔偿金。手机不断震动,

微信群里的同事们还在热烈讨论新项目,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他们,

我们这个组已经不存在了。“林晚,你也别太难过。”前上司张勉追出来,递给我一个纸箱,

“这是你工位上的东西。说实话,这次裁员太突然了,我连发言权都没有。”我接过纸箱,

轻得让人心慌。七年职业生涯,就这么一箱装完了。“有什么打算?”他问。

我望着街对面那家永远排队的网红奶茶店,突然笑了:“也许回老家种田去。

”张勉显然没把这当真心话,拍拍我的肩:“休息几天也好,以你的能力,找个新工作不难。

需要推荐信随时找我。”我点点头,抱着纸箱走向地铁站。种田当然只是气话,

我连仙人掌都能养死,更别说正经农作物了。但当我挤在地铁里,看着周围麻木的面孔,

那个念头却像种子一样悄悄发芽。我的公寓是租的,二十八层,

推开窗只能看到对面大楼的反光玻璃。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索性爬起来整理那箱杂物。

周年纪念品、几盆养死的多肉植物...直到我摸到一个硬壳笔记本——是我刚入职时买的,

本想记录工作灵感,后来完全被电子备忘录取代。我随手翻开,

第一页上写着稚嫩的字:“五年内要成为项目主管!”我苦笑一声,继续翻。

笔记本大部分是空的,只在中间几页有内容,居然是我大学时去郊区农场实习的笔记。

那时我还辅修过生态农业,做着半农半X的梦,后来被现实打败,完全忘了这回事。

笔记里夹着一张照片,是我们小组在温室前的合影。我站在最边上,举着一把沾泥的小铲子,

笑得像个孩子。那种简单的快乐,我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检测到强烈田园生活意愿,

‘悠然田园’系统绑定中...”我猛地坐直,四下张望。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

但那电子音清晰得就像在耳边响起。“谁?”“绑定成功。宿主:林晚。初始积分:100。

系统目标:协助宿主在都市环境中实现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我掐了自己一把,很疼,

不是梦。眼前突然浮现出一个半透明的界面,设计简洁,像高级APP的UI。

顶部有我的名字和一个等级标志,显示为“都市农夫Lv.0”,

旁边有个进度条:0/100。

下方有几个图标:“技能”、“商城”、“任务”、“背包”。我颤抖着点开“技能”栏,

里面只有一个亮着的图标:“基础种植术”,

下面有一行小字说明:“掌握基本植物培育知识,提高成活率20%”。

“商城”里物品不多,需要积分兑换。有种子包、工具、肥料,

甚至还有“微型温室蓝图”和“自动化灌溉系统”这种高科技物品,

但我现在的积分什么也买不起。“新手任务发布:成功培育一株可食用植物。

奖励:100积分,种子包一个。”我呆坐了十分钟,

终于接受了自己不是出现了幻觉的事实。系统,这种只存在于小说里的东西,

居然发生在我这个刚失业的倒霉蛋身上。阳台上那几盆枯死的多肉似乎在嘲笑我。种菜?

在这个连阳光都奢侈的公寓里?但失业的恐慌和系统的出现,

让我产生了一种破罐破破摔的勇气。第二天一早,我去了最近的超市,

买了几个塑料种植箱、营养土和最简单的生菜种子包。结账时,收银员多看了我两眼,

可能是我这一身城市精英打扮和手里的农具太不搭调。我的阳台朝北,

每天只有下午能晒到两小时太阳。按照系统给的“基础种植术”,

我小心翼翼地播种、覆土、浇水。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动作莫名熟练,

仿佛肌肉记忆般知道该挖多深的坑,浇多少水。“技能熟练度+1”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我差点把水壶打翻。三天后,当我看到土壤中钻出嫩绿的芽时,

心跳竟然比完成百万级项目时还要激动。那一点点绿意,

在这个灰蒙蒙的城市里显得格外珍贵。我每天记录小苗的生长,像个新手妈妈一样絮絮叨叨。

浇水、松土、挪动种植箱追太阳...这些简单的重复动作,意外地抚平了我失业后的焦虑。

直到那天下午,我发现生菜叶上有几个小洞。“病虫害识别功能已解锁。诊断:蚜虫侵害。

建议:辣椒水喷雾。”系统贴心地给出了配方和制作方法。我翻出厨房里的干辣椒,

按比例泡水、过滤、装瓶。喷洒时,辣椒味呛得我直咳嗽。“问题解决,作物健康度恢复。

积分+10”我长舒一口气,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有多紧张。幼苗一天天长高,

我的“都市农夫”等级也升到了Lv.1,解锁了“堆肥制作”技能。于是,

厨余垃圾不再是垃圾,而是宝贵的资源。咖啡渣、果皮、菜叶,在我眼里都变成了黑金。

一个月后,我收获了第一批生菜。叶子不大,颜色也不如超市里的鲜亮,但我洗净后生吃时,

那股清甜让我差点落泪。“任务完成!积分+100,种子包已发放至背包。”系统商城里,

我的积分变成了210,可以兑换番茄或草莓种子了。更重要的是,

进度条显示为105/200,我离下一级更近了。我把收获的生菜做成沙拉,

拍照片发到朋友圈:“失业后的新事业”。很快,点赞和评论涌来,大多是不解和调侃。

“林晚你受***了?”“真去种田了?下一步是不是要养鸡?

”“这生菜长得...挺原生态的。”我笑着关掉手机,

继续研究系统新解锁的“微型温室蓝图”。根据说明,我可以用普通材料制作一个小型温室,

延长种植季节。正当我翻找储物间找材料时,手机响了。是猎头发来的消息,

有家公司正在招和我之前岗位类似的人,薪水还有上涨。我看看阳台上的绿意,

又看看手机上的招聘信息,第一次没有立刻回复“请发JD给我”。晚上,我做了个梦。

梦见自己站在一片广阔的田野上,手里不是笔记本电脑,而是一把沾着泥土的锄头。醒来时,

枕头上还留着淡淡的植物清香。系统界面无声地悬浮在空气中,仿佛在等待我的下一个决定。

“进阶任务发布:建立可持续的微型种植系统。奖励:500积分,特殊技能一个。”窗外,

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但我的目光却牢牢锁定在那些种植箱上。也许,被裁员不是终点,

而是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点开系统商城,用积分兑换了番茄种子和一套滴灌设备组件。

然后,我开始画设计图——不是代码架构图,而是阳台改造方案。种子已经种下,

就看它能长成什么样子了。第二章 阳台农场我将第一个番茄摘下来放在掌心,

它只有鸡蛋大小,却红得透亮,像颗红宝石。

这是我用系统积分兑换的种子结出的第一个果实,比普通番茄早熟了整整两周。

“检测到作物成熟,种植经验+10”“首次收获特殊品质作物,

奖励积分+50”系统的提示音让我嘴角上扬。我的“都市农夫”等级已经升到Lv.2,

解锁了“微型温室搭建”技能。现在的阳台,

早已不是一个月前那个只有几盆生菜的寒酸模样。利用系统提供的蓝图,

我用PVC管和塑料薄膜搭建了一个简易温室,虽然只有两平米大小,

却能让作物在夜间的低温下正常生长。滴灌系统是我花了一整天时间组装的,

连接着一个智能定时器,确保植物在我不在家时也能喝到水。最让我自豪的是垂直种植架,

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书架改造而成,层层叠叠种满了草莓、小白菜和香料。

系统商城里兑换的“生长加速剂”让这些作物以惊人的速度生长,

但我谨慎地控制用量——我不想引起任何不必要的注意。手机震动,

是妈妈发来的消息:“晚晚,新工作找得怎么样了?要不要妈妈托人帮你问问?

”我拍下掌心的番茄,附上一张阳台农场的全景照发过去:“妈,看我新培养的爱好。

”三秒后,电话响了。“林晚!你是不是受***了?”妈妈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虑,“种菜?

你可是985毕业的高材生!”我苦笑,知道解释系统的事情只会让她更担心。

“只是调节一下心情,找工作的事没落下。”挂断电话,我看着眼前的绿意出神。说实话,

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一个月前连仙人掌都养不活的人,现在居然能打理这么个小农场。

门铃响了。透过猫眼,我看到房东李阿姨站在门外,心里一紧。“小林啊,

楼下反映你家阳台漏水...”李阿姨边说边往里走,然后愣在阳台门前,“这...这是?

”我紧张得手心冒汗。租约明确禁止改造房屋结构,而我不仅改了,还改得面目全非。

出乎意料的是,李阿姨的眼睛亮了起来:“这设计真巧妙!我孙子学校正要搞什么绿色项目,

能让我拍几张照片吗?”我松了口气,趁机向她解释这是可拆卸设计,不会破坏原有结构。

李阿姨不仅没责怪,反而问我能不能帮她家的阳台也规划一下。送走房东,我瘫坐在沙发上。

危机解除,还意外拓展了“客户”。系统界面适时弹出:“触发隐藏任务:社区绿化推广。

奖励根据影响范围计算。”看来,这种田系统比我想象的更有社会责任感。

随着作物一批批成熟,我面临新的问题:吃不完。生菜一茬接一茬地长,

草莓每天能摘一小碗,番茄更是源源不断。我将多余的蔬菜分给邻居,

换来他们的水果和鸡蛋。这栋冷漠的公寓楼里,第一次有了社区的感觉。

最让我惊喜的是对门住的独居老人张奶奶。我送她一篮草莓后,她不仅回赠自己包的饺子,

还教我许多老辈人的种植经验。有些方法与系统提示不谋而合,

有些甚至补充了系统的知识库。“检测到传统种植智慧,技能‘生态平衡’已解锁。”看来,

系统也在学习。周五下午,我正给番茄修剪侧枝,手机响起。是前同事小雨,

语气急切:“晚晚,听说你自己当农场主了?救命啊,公司周六团建非要每人带自制美食,

我哪会做饭!”我看着满阳台的收获,灵光一闪:“你来我家,我们一起准备。

”小雨到来时目瞪口呆:“林晚,你这不是阳台,是小型农场啊!

”我们用新鲜食材做了蔬菜沙拉、草莓酱和番茄意面。小雨拍照发到同事群,引发一片惊叹。

很快,几个前同事私信我,问能不能买点我的“有机蔬菜”。当晚,

系统提示再次响起:“达成小规模商业交易,开启‘经营’模块。当前资产:种植面积8㎡,

作物价值估算约1500元/月。”这个数字让我心跳加速。虽然远不如之前的工资,

但这只是开始。夜深人静时,我研究着新解锁的“水培系统”蓝图。它比土培更节省空间,

适合室内种植。但需要更多积分兑换设备,而我目前的积分只剩320。

新的系统任务要求我“在一周内实现三种作物同时丰收”,

奖励是500积分和一次抽奖机会。抽奖池里有我眼馋已久的“特殊种子”,

据说能种出市面上没有的品种。我设置好滴灌系统的定时,准备睡觉。

手机却又亮起——猎头发来的消息,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高薪职位,

与我之前的职业轨迹完美契合。这一次,我没有立即关掉界面。

高薪、职业发展、社会地位...这些我曾经追逐的东西,现在却让我犹豫。

我看着在月光下静静生长的植物,它们不会给我高薪,但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系统仿佛感知到我的矛盾,界面自动切换到商城页,

可解锁的内容:屋顶农场设计、智能温室、甚至城市垂直农场模型...野心在我心中萌芽。

也许,我不必在两条路中选择其一。第二天清晨,我回复了猎头:“感谢机会,

但我目前正在探索农业科技领域的新方向。如果未来有相关岗位,欢迎联系。

”发出这条消息时,我的手在抖,心却在笑。我拒绝了看似光明的前途,

选择了一条未知的路。但当我看到阳台上第一朵番茄花在晨光中绽放时,我知道,

我的根已经扎进了这片小小的土壤里。而这片土壤,或许能孕育出比代码更实在的东西。

“进阶任务完成!奖励积分+500,获得抽奖机会一次。”指针在转盘上飞速旋转,

最终停在一个我从没见过的种子图标上。“恭喜获得‘星空蓝莓’种子!

特性:果实呈深蓝色,富含花青素,夜间会发出微弱荧光。

”我捏着那包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种子,忍不住笑了。这系统,总能在我觉得已经适应时,

给我新的惊喜。阳台上,朝霞正好。第三章 特殊订单我将最后一袋混合沙拉菜装箱时,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都市农园”接到的第一个正式订单——一家新开的轻食餐厅需要每周供应二十斤新鲜蔬菜。

订单金额不算大,但足以覆盖我这两个月在种植上的投入。

“账户余额提醒:本月收入已达8,600元,超过支出3,200元。

”系统界面无声地弹出提示,我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失业四个月后,

我终于再次实现了经济独立,尽管方式如此出人意料。

轻食餐厅的老板赵磊是我在农贸市场认识的。那天我正帮张奶奶照看摊位,

他路过时被我的“星空蓝莓”吸引——这种蓝莓在暗处会发出微弱的荧光,

是系统升级后解锁的特殊品种。“这蓝莓...是不是有点太亮了?

”赵磊拿起一颗对着阳光端详,脸上写满怀疑。我早有准备,

拿出手机里的检测报告:“这是新品种,花青素含量是普通蓝莓的三倍,

已经通过食品安全检测。”最终,他不仅买下了所有蓝莓,还提出了长期供应的想法。现在,

我的联系人列表里终于有了第一个商业客户。

系统界面在这时弹出新提示:“经营等级提升至Lv.3,解锁‘品质检测’功能。

新任务:两周内完成一笔金额超过10,000元的交易。奖励:800积分,

‘自动化温控系统’蓝图。”一万块。我深吸一口气,这几乎是目前订单金额的两倍。

阳台已经饱和,每寸空间都被利用到了极致。除非...手机震动,

是妈妈发来的语音消息:“晚晚,你表哥下周末结婚,你一定要来啊!记得穿正式点,

别又是那身种菜的衣服。”我低头看看沾着泥土的运动裤,苦笑着回复:“知道啦。

”家庭聚会向来是我的噩梦,尤其是现在。果然,婚礼当天,我刚走进酒店,

姑姑就拉着我问:“晚晚现在在哪高就啊?听说你之前那个公司挺好的,怎么就不干了呢?

”我抿嘴笑笑:“正在创业阶段。”“创业好呀!做什么的?”“农业...相关。

”姑姑眼睛一亮:“种地啊!我有个朋友的儿子在农科院,要不要介绍你们认识?

虽然工资不高,但稳定!”我尴尬地应付过去,躲到角落的自助餐区。

餐桌上摆着精致的沙拉,我职业病发作,拿起一片生菜仔细观察——颜色鲜亮但味道寡淡,

明显是长途运输的产物。“对我们的菜品有意见?”一个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我回头,

看见一个穿着厨师服的中年男人,胸牌上写着“行政总厨陈明”。

我赶紧放下生菜:“只是觉得这批生菜采摘时间有点早,糖分积累不足。

”陈明挑眉:“专业人士?”我递上名片:“林晚,都市农园。我们专门种植本地特色蔬菜。

”他接过名片,若有所思:“其实我们最近在策划一场高端晚宴,需要一些特殊食材。

你那里有没有市面上少见的品种?”我想起系统商城里那些灰色未解锁的图标:“比如?

”“可食花、微型蔬菜、或者有特殊风味的香草。关键是品质要稳定,数量要够三十人份。

”心跳突然加速。这不正是系统任务需要的机会吗?“下周三之前,我可以提供样品。

”我尽量让语气保持平静。样品送去的第三天,陈明打来电话:“林小姐,

你的‘柠檬香蜂草’和‘紫苏芽’很受评委好评。但我们需要的量不小,每周五斤,

你能保证供应吗?”我快速心算:按照目前的价格,这笔订单刚好超过一万。

但问题在于产量——我的阳台已经超负荷运转了。“系统检测到经营困境,

推荐解决方案:空间优化种植架垂直扩展型,需要积分1,200。

”我看着自己仅有的850积分,叹了口气。看来,又得熬夜做任务了。接下来的周末,

我把自己关在公寓里,按照系统提示调整种植架结构。张奶奶听说后,

不仅送来她老伴留下的工具,还让她学农的孙子周末来帮忙。“林姐,

你这个营养液配方很特别啊。”小张看着系统提供的配比表,眼睛发亮,

“EC值控制得这么精准,难怪生长速度这么快。”我含糊应付过去,

心里暗暗庆幸系统界面只有我能看见。周三下午,当我将第一批完整订单送到酒店时,

陈明亲自验收。他仔细检查了每个品种,甚至拿出手机拍下蔬菜的细节。“品质超出预期。

”他终于露出笑容,“如果接下来三次供应都能保持这个水准,我们可以签年度合同。

”回程的地铁上,系统提示如约而至:“任务完成!积分+800,

解锁‘自动化温控系统’蓝图。经营等级提升至Lv.4,开启‘品牌建设’模块。

”我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城市风景,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小打小闹已经变成了真正的事业。

但危机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周五清晨,

我发现最新一批紫苏芽上出现了奇怪的斑点。系统诊断结果是“水传播真菌感染”,

需要专用药剂处理——而药剂需要500积分。屋漏偏逢连夜雨,

妈妈这时打来电话:“晚晚,你爸的老同学李叔叔下个月退休,他以前是农业局的领导,

要不要见见?说不定对你有帮助。”我看着生病的紫苏芽,苦笑着答应。也许,

是时候寻求一些“传统”帮助了。感染最终在系统帮助下得到控制,但产量损失了三分之一。

我不得不动用所有备用植株,才勉强凑足当周的订单。那天晚上,

我抱着疲惫的身子倒在沙发上。手机亮起,是赵磊的消息:“林晚,

今天有客人反映沙拉里有异味,是不是你们的蔬菜出了问题?”我心里一沉,

回复道:“我马上检查,明天给您答复。”看来,光是种好菜还远远不够。

在这个复杂的商业世界里,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第四章 扩张的根系我将最后一盆紫苏苗搬进新租的一楼带院房子,腰酸得直不起来。

这里是老小区,租金比公寓便宜,但最吸引我的是那个二十平米的院子。赵磊的订单翻倍了,

陈明那边又介绍了新客户,我那八平米的阳台彻底不够用了。“月度经营报告:总收入32,

000元,净利润18,500元。种植面积扩大至35㎡。

”系统界面浮现出淡淡的金色边框,这是升级到Lv.5的标志。

现在我能同时监控所有作物的生长状态,甚至能提前预警病虫害。搬家是我一个人完成的。

张奶奶的孙子小张来帮了半天忙,

他对我这套“自动化系统”赞不绝口——其实只是用积分兑换的几个基础模块。

系统商城里那些真正高级的设备,我还远远买不起。新院子朝南,阳光充足,

但土壤板结严重。我按照系统提示买了腐殖土和蚯蚓,开始改良土壤。

邻居是个退休的园艺师,看我折腾,忍不住指点了几句。我悄悄对比,

发现和系统建议的方法惊人地一致。最大的惊喜来自妈妈。她听说我租了带院的房子,

居然没反对,反而寄来一包裹菜种子,说是爸爸以前攒的。“你爸年轻时也爱种菜,

”她在电话里说,“后来忙工作,就荒废了。”我捏着那些发黄的种子包装,鼻子发酸。

系统适时弹出提示:“检测到传家宝种子,是否进行基因活化?”我选择了“是”,

用掉200积分。这些老种子或许能种出市场上没有的味道。新客户是个网红烘焙店,

想要可食用鲜花做装饰。我兑换了金盏花和三色堇种子,但种植周期太长。

系统任务要求两周内供货,奖励是我一直想要的“水培系统”。压力之下,我犯了错误。

为了加速生长,我过量使用了生长剂。第二天,所有苗都出现了灼伤迹象。“操作失误,

作物健康度下降30%。建议:紧急补救措施需消耗300积分。”我咬着牙确认操作。

那晚我守在院子里,一遍遍给幼苗喷水稀释药剂。凌晨三点,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服,

但看到叶片逐渐恢复生机,我觉得一切都值。危机过后,我更加谨慎。每天记录生长数据,

调整光照和水分。系统提供的知识和我实践中摸索的经验开始融合,

我甚至能预判一些系统没提示的问题。订单如期完成。烘焙店老板对鲜花品质赞不绝口,

主动在社交媒体上推荐了我的农场。很快,几个小众餐厅找来,想要合作定制蔬菜。

生意好转,但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赵磊听说我给新客户的价格更低,委婉地表示不满。

我不得不花时间解释批量采购和定制服务的区别。陈明则建议我注册品牌,规范运营。

最让我头疼的是同行竞争。附近农贸市场有个摊主偷偷来看我的院子,

第二天就开始卖类似的微型蔬菜。虽然品质差很多,但价格更低。“检测到市场竞争,

开启‘差异化战略’分析。”系统给出了一堆数据图表,核心建议是聚焦高端和特色品种。

我接受了建议,将重心转向特殊香草和传家宝蔬菜。

妈妈寄来的种子这时派上了用场——那些老品种番茄和黄瓜的味道确实独特。周末,

我参加了本地的农夫市集。带着刚摘的“星空蓝莓”和传家宝番茄,我忐忑不安地摆好摊位。

没想到,这些特色产品大受欢迎,一个上午就卖光了。更意外的是,

有个年轻人一直在我的摊位前转悠。最后他递来名片:“我是‘绿色生活’杂志的编辑,

想给你做个专访。”我愣住了。系统界面在这时闪烁起来:“媒体曝光机会,

品牌知名度预计提升15%。新任务:三个月内实现月收入五万元。奖励:1500积分,

‘智能温室’部分蓝图。”回家的路上,我摸着口袋里那张名片,心跳加速。

专访意味着更多人会知道我的农场,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晚上整理账本时,

我发现这个月的收入首次超过了之前工作的工资。但没有系统的提示,

我可能还在为找工作焦虑。睡前,我查看系统商城。

Lv.5解锁了“土壤检测仪”和“自动灌溉系统”,但价格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