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墨韵杀机渝江市美术馆的穹顶如同一只倒扣的青铜鼎,六十四块菱形玻璃拼接成的天窗将正午阳光割裂成锋利的几何图形。
林深的指尖在防弹玻璃上留下雾状指纹,就像三年前父亲实验室爆炸那晚,他在ICU玻璃上留下的痕迹。
便携式显微镜的冷光刺入"甲辰年仲秋"的题跋,那些正在氧化的墨色颗粒,让他想起父亲最后一份尸检报告上,被鲜血浸染的癌细胞显微照片。
"红细胞氧化层厚度3.2微米,血红蛋白降解率47%。
"他的指尖悬停在玻璃表面0.3毫米处,"死亡时间应该在凌晨三点至四点之间,但监控显示傅成海两点进入修复室后就再未离开。
"陈铎蹲在五米外的尸体旁,紫外线手电扫过真丝西装下摆。
三棱形光斑在宝蓝色面料上跳跃,突然定格在右侧口袋边缘:"装裱刀握柄提取到完整指纹,但你们看这个——"他举起镊子夹起一根0.5毫米的黑色纤维,"碳化苎麻,明代书画装裱专用材料,现代人皮肤接触会产生Ⅱ型过敏反应。
"苏棠戴着双层乳胶手套的手悬在尸体上方,解剖钳尖端轻轻挑起死者耳后一片透明薄膜。
"聚二甲基硅氧烷残留物,德国默克集团2022年推出的PDMS-X32型防粘剂。
"她将样本放入便携式气相色谱仪,"这种材料用于高精度书画揭裱,但渝江市只有三家机构有采购权限。
"林深突然摘下无线耳机,激光笔的红点在题跋处划出颤抖的轨迹:"看这个送字的捺脚!
傅成海患有特发性震颤,去年市立医院神经内科的诊疗记录显示他连筷子都握不稳,但这里的笔触..."显微镜画面切换到400倍率,松烟墨颗粒在宣纸纤维间排列成完美的鱼鳞状叠压,"这是宋代铁线篆的运笔特征,需要手腕悬空做逆锋回旋。
"修复室恒湿系统的嗡鸣声中,陈铎掀开墙角的檀木工具箱。
十二把装裱刀在紫绒衬布上泛着冷光,其中三号刀的檀木握柄处,三道防滑棱纹间距精确到2.5毫米。
"死者右手食指第二关节粉碎性骨折,"他举起3D扫描仪生成的骨骼模型,"符合握持这把刀时遭受反向冲击力的特征。
"苏棠突然将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