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悬疑惊悚 > 愧镇诡谈

愧镇诡谈

陳猩猩 著

悬疑惊悚连载

悬疑惊悚《愧镇诡谈讲述主角林砚林建军的爱恨纠作者“陳猩猩”倾心编著本站纯净无广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新作品出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希望大家能够喜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主角:林砚,林建军   更新:2025-11-13 00:00:4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林砚的车驶进槐镇地界时,天刚擦黑。

雨丝像被剪刀铰碎的纸钱,粘在挡风玻璃上,雨刮器来回摆动,却总也刮不干净那层灰蒙蒙的水汽。

导航早在三公里前就没了信号,只剩仪表盘上的灯光映着他紧蹙的眉——手机里最后一条来自堂叔的短信还停留在昨天:“速归,槐树下,你爹等你。”

他有十年没回槐镇了。

上一次离开时,也是这样的雨天,十六岁的他背着塞满旧衣服的帆布包,在镇口那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下,看着爹林建国的身影被雨雾吞成一个模糊的黑点儿。

当时爹只说了一句话:“走了就别回头,槐镇的东西,碰不得。”

可现在,爹要他回来,还指定在老槐树下见。

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车底磨牙。

林砚降下车窗,一股潮湿的土腥味混着槐树叶的苦涩涌进来,还夹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香火燃烧后的焦糊味。

路两旁的老房子大多塌了半边,残垣断壁间缠着枯黄的藤蔓,偶尔有亮着灯的窗户,灯光昏黄得像快要熄灭的烛火,却没半点儿人声。

“这地方……怎么成这样了?”

林砚喃喃自语。

记忆里的槐镇虽偏,却也有烟火气,镇口的杂货铺、巷尾的馄饨摊,还有每到傍晚就聚在老槐树下下棋的老头们,怎么现在连条狗叫都听不见?

车在老槐树下停稳。

这棵槐树比他记忆里更粗了,树皮皲裂得像老人的手背,枝桠扭曲地伸向夜空,被雨水打湿的叶子墨绿得发黑,在暮色里晃着,像无数只垂下来的手。

树下没见着堂叔,也没见着爹,只有一个半旧的竹篮放在树根旁,篮口盖着块蓝布,布角被风吹得微微掀动。

林砚推开车门,雨水立刻打湿了他的外套。

他走到竹篮前,犹豫了一下,伸手掀开了蓝布。

篮子里铺着一层晒干的槐树叶,叶子上放着一个巴掌大的木盒,黑沉沉的,像是用老槐木做的,盒身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纹路,纹路扭曲缠绕,看着像字,又像某种符咒。

盒盖没盖严,留着一道缝,林砚盯着那道缝,总觉得里面有什么东西在动。

“阿砚。”

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喊,林砚吓得一哆嗦,猛地转过身。

堂叔林建军站在不远处的屋檐下,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头发比视频里看的更白,脸上的皱纹深得能夹进雨珠。

他手里拿着一盏马灯,灯光昏黄,照得他半边脸亮,半边脸暗,看着有些诡异。

“堂叔,”林砚定了定神,“我爹呢?

他不是说在这儿等我吗?”

林建军没回答,只是举着马灯朝他走过来,脚步很轻,踩在湿滑的石板路上没发出一点儿声音。

他走到竹篮旁,低头看了眼那个木盒,眉头皱了皱:“你爹……走了。”

“走了?”

林砚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走哪儿去了?

他不是让我回来吗?”

“是走了,”林建军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被什么东西听见,“三天前,在老槐树上吊了。”

林砚脑子里“嗡”的一声,像有根棍子狠狠敲在他太阳穴上。

他盯着堂叔的脸,想从那皱纹里找出点儿开玩笑的痕迹,可堂叔的眼神太沉了,沉得像槐镇的井水,没半分笑意。

“不可能,”林砚的声音发颤,“我上礼拜还跟他视频,他还好好的,说镇里最近太平,让我别担心……” “太平?”

林建军苦笑了一声,伸手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槐镇就没太平过。

你爹是为了护着你,才没跟你说。”

他指了指竹篮里的木盒,“这是你爹留给你的,让我务必亲手交给你。

他说,你要是回来了,就带着这盒子去后山的坟院,找到你奶奶的坟,把盒子埋在坟头那棵小松树下。

记住,埋的时候不能回头,埋完就走,别在坟院多待。”

林砚盯着那个木盒,心里又惊又疑。

奶奶去世时他才五岁,只记得奶奶总坐在老槐树下做针线活,手里拿着个绣绷,绣的全是槐树的图案。

后来奶奶是怎么没的,爹从没跟他说过,只说奶奶走得安详。

可堂叔现在的样子,还有这个透着邪气的木盒,都让他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堂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爹为什么要上吊?

这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林砚追问,声音里带着急意。

林建军却摆了摆手,眼神往老槐树的方向瞟了一眼,像是在忌惮什么。

他把马灯塞到林砚手里:“别问了,今晚先跟我回家。

明天一早,你就按你爹说的做,埋了盒子就离开槐镇,再也别回来。

记住,不管晚上听见什么声音,都别开门,别开窗。”

他的话说得急促,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林砚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老槐树,只见树影摇曳,枝桠间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晃动,黑糊糊的,像个人影,又像一团缠在一起的藤蔓。

他心里一紧,刚想再问,堂叔己经转身往巷子里走了。

“跟上。”

堂叔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

林砚只好提起竹篮,拿着马灯跟上。

马灯的光很弱,只能照亮脚下一小片地方,巷子两旁的房子黑漆漆的,门窗紧闭,墙面上爬满了青苔,有些地方还残留着模糊的红色印记,像是血,又像是褪色的对联。

走了没几步,林砚突然觉得后颈一凉,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盯着他。

他猛地回头,身后只有空荡荡的石板路和老槐树的影子,雨还在下,打在马灯的玻璃罩上,发出“嗒嗒”的声响。

“别回头。”

堂叔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带着一丝警告。

林砚赶紧转回头,加快脚步跟上堂叔。

他能感觉到,那道视线还在盯着他,黏在他的后背上,凉丝丝的,像蛇的信子。

堂叔家在巷子尽头,是一座老旧的西合院,院门是两扇朱漆木门,漆皮己经剥落,露出里面发黑的木头。

堂叔推开门时,门轴发出“吱呀”一声惨叫,像是很久没开过了。

院子里很干净,地面扫得没有一片落叶,正中间摆着一张石桌,石桌上放着一个香炉,香炉里插着三根香,香灰己经积了厚厚一层,看样子有些日子没点燃过了。

东厢房的门虚掩着,里面透出微弱的灯光。

“你住东厢房,”堂叔指了指东厢房的门,“我住西厢房。

晚上不管听见什么,都别出来。”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尤其是别去后院,后院的门己经封了,别碰。”

林砚点点头,提着竹篮走进东厢房。

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墙壁是土坯墙,有些地方己经开裂。

床上铺着干净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看样子是堂叔提前准备好的。

他把竹篮放在桌子上,打开马灯放在一旁,灯光照亮了桌子的一角。

他盯着那个木盒,心里的疑惑越来越重。

爹为什么要上吊?

为什么要让他把盒子埋在奶奶坟头?

这盒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

他伸手想把木盒拿起来,手指刚碰到盒子,就觉得一股寒意从指尖传来,像是摸到了一块冰。

他心里一惊,赶紧缩回手。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像是有什么东西掉在了院子里。

林砚立刻站起来,走到窗边,刚想掀开窗帘往外看,就想起了堂叔的话——晚上不管听见什么,都别开窗。

他把手收了回来,靠在墙上,屏住呼吸听着外面的动静。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雨声和风吹过窗户的声音。

刚才那声闷响,像是幻觉一样,再也没有出现过。

可他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

他总觉得,这座院子里,除了他和堂叔,还有别的东西。

他走到床边坐下,目光又落在了那个木盒上。

他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抵不过好奇心,伸手拿起了木盒。

盒子比他想象的重,入手冰凉,盒身上的纹路硌得他手指发疼。

他试着把盒盖打开,盒盖很紧,他用了点儿力气才掀开一条更大的缝。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咯吱咯吱”的声音,像是有人在门外走动,脚步很轻,却很清晰,一步一步,朝着东厢房的门走来。

林砚的心脏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赶紧把盒盖盖好,放在桌子上,然后走到门后,屏住呼吸听着。

脚步声在东厢房门口停住了。

林砚紧紧攥着拳头,手心全是汗。

他能感觉到,门外的东西正在盯着他,隔着一扇门,那种凉丝丝的视线,和刚才在老槐树下感觉到的一模一样。

过了一会儿,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沙沙”声,像是有人在用指甲刮门。

声音很轻,却像刮在林砚的心上,让他浑身发冷。

他想起了堂叔的话——别开门,别开窗。

他咬着牙,一动不动地靠在门后,听着门外的刮门声。

刮了大概有一分钟,声音突然停了。

紧接着,脚步声又响了起来,一步一步,朝着西厢房的方向走去。

林砚松了口气,后背己经被冷汗浸湿。

他靠在门上,大口喘着气,脑子里乱糟糟的。

刚才门外的到底是什么?

是堂叔吗?

不像,堂叔的脚步声没这么轻。

那是……别的东西?

就在这时,西厢房突然传来一声闷哼,像是有人被捂住了嘴。

林砚心里一紧,刚想冲出去,就听见堂叔的声音从西厢房传来,带着一丝疲惫:“阿砚,没事,是我碰倒了东西。

早点儿睡。”

林砚停下脚步,心里却更疑了。

刚才那声闷哼,不像是碰倒东西的声音。

可堂叔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追问。

他回到床边,却再也睡不着了。

他盯着桌子上的木盒,又看了看紧闭的门窗,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他。

雨还在下,敲打着窗户,发出“嗒嗒”的声响,像是有人在窗外数着时间。

不知过了多久,他迷迷糊糊地快要睡着时,突然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呜呜”的哭声,像是女人的哭声,又像是风吹过树洞的声音,忽远忽近,飘在雨雾里。

林砚一下子清醒了,他走到窗边,贴着墙壁听着。

哭声越来越近,像是飘到了东厢房的窗外。

他能感觉到,窗外有什么东西在动,贴着窗户纸,轻轻的,像是在往里看。

他吓得浑身僵硬,不敢出声。

就在这时,哭声突然停了,窗外传来一阵“滴答滴答”的声音,像是水滴落在地上。

他屏住呼吸,过了一会儿,那“滴答”声也消失了,院子里又恢复了寂静,只剩下雨声。

林砚靠在墙上,首到天快亮时才敢闭上眼睛。

他不知道,在他睡着的时候,东厢房的窗户纸上,留下了一道淡淡的、类似手印的痕迹,被晨露打湿,慢慢淡去。

第二天一早,林砚是被堂叔的敲门声叫醒的。

他睁开眼,窗外己经亮了,雨停了,阳光透过窗户纸,照在房间里,留下斑驳的光影。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起身去开门。

堂叔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布包,脸色比昨天好了些,却还是带着一丝疲惫。

“醒了?”

堂叔把布包递给她,“这里面是干粮和水,你吃完就去后山坟院。

记住,埋了盒子就走,别在坟院多待,也别回头看。”

林砚接过布包,点了点头。

他想起昨晚的哭声和刮门声,想问堂叔,可看着堂叔严肃的表情,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知道你有很多疑问,”堂叔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叹了口气,“但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你爹这么安排,都是为了你好。

等你埋了盒子,离开槐镇,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林砚“嗯”了一声,走进房间,拿起桌子上的木盒和竹篮,又把布包里的干粮塞进口袋,跟着堂叔走出了西合院。

院子里的石桌上,香炉里的香灰被风吹得散了一地,石桌旁边的地面上,留着几滩深色的水渍,像是昨晚那“滴答”声留下的痕迹。

堂叔把他送到巷口,指了指后山的方向:“顺着这条路一首走,就能到后山。

坟院在半山腰,你奶奶的坟很好找,坟头有棵小松树,是你爹去年种的。”

他顿了顿,又叮嘱了一句,“路上要是遇见人,别跟他们说话,也别回头。”

林砚点点头,转身朝着后山的方向走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想跟堂叔说声再见,却发现堂叔己经转身回了西合院,院门“吱呀”一声关上了,像是在躲避什么。

他心里怪怪的,却也没多想,提着竹篮,朝着后山走去。

出了镇子,路就变得难走了,全是泥泞的土路,两旁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草叶上还挂着晨露,打湿了他的裤脚。

空气里的槐树叶味更浓了,还夹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腐土味。

走了大概半个多小时,他终于看到了后山的坟院。

坟院用一圈低矮的石墙围着,石墙上爬满了藤蔓,大门是两扇破旧的木门,虚掩着,像是随时会被风吹开。

林砚走到门口,犹豫了一下,伸手推开了木门。

门轴发出“吱呀”的声响,在寂静的山林里显得格外刺耳。

坟院里很安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地上长满了杂草,杂草间立着十几座坟茔,大多没有墓碑,只有几个土堆,上面压着几块石头。

他按照堂叔说的,朝着半山腰走去,很快就找到了奶奶的坟——坟头果然有一棵小松树,树干还很细,枝叶却很茂盛,绿油油的,在一片枯黄的杂草里显得格外扎眼。

林砚走到坟前,放下竹篮,蹲下身,开始用手刨土。

泥土很湿,带着一股腐土的气味,刨了没一会儿,他的手指就沾满了泥。

他心里有些发慌,总觉得身后有人在盯着他,他想起堂叔的话,咬着牙,没敢回头。

刨了大概有半尺深,他把木盒从竹篮里拿出来,放进土坑里。

就在他准备填土的时候,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沙沙”的声音,像是有人踩着草走了过来。

林砚的身体一下子僵住了,他想回头,却又想起堂叔的叮嘱。

他握着铁锹的手开始发抖,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流。

“阿砚。”

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林砚的心脏猛地一跳——那是爹的声音!

他再也忍不住了,猛地转过身。

坟院的门口,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穿着爹常穿的那件灰色外套,头发有些凌乱,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笑得很温和。

“爹!”

林砚的声音发颤,他看着眼前的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不是……你不是走了吗?”

林建国朝着他走过来,脚步很轻,踩在草上没发出一点儿声音。

他走到林砚面前,低头看了眼土坑里的木盒,眉头皱了皱:“谁让你把盒子埋在这儿的?”

“是堂叔,”林砚愣了一下,“他说你让我把盒子埋在奶奶坟头……” “胡说!”

林建国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声音也变得严厉,“我什么时候让你埋盒子了?

我让你回来,是想让你把盒子带走,永远别再回槐镇!”

林砚彻底懵了,他看着爹的脸,又看了看土坑里的木盒,脑子里一片混乱。

堂叔说爹上吊了,让他埋盒子;可现在爹好好的,却说让他把盒子带走。

到底谁在撒谎?

“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堂叔说你三天前在老槐树上吊了……” 林建国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伸手拉过林砚,压低声音:“别提那个名字!

你堂叔有问题,你赶紧跟我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他拉着林砚的手,转身就往坟院外走。

林砚的手被爹握着,却觉得一股寒意从爹的手上传来,凉得像冰。

他心里一疑,下意识地想挣脱,可爹的力气很大,攥得他手腕生疼。

就在他们快要走到坟院门口时,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咯吱咯吱”的声音,像是有人在磨牙齿。

林砚回头一看,只见奶奶的坟头突然裂开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