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炽焰青春:从高中生到六零特战王

第1章 毕业证与穿越

发表时间: 2025-11-05
“杨逸轩!

发什么呆?”

粗粝的声音砸在耳边,杨逸轩猛地回神,刺眼的阳光晃得他眯起眼。

眼前不是自家那间堆满老照片的书房,而是土坯墙围起来的院子,空气中飘着煤烟和皂角混合的味道,跟他刚整理的80年代老相册里的气息一模一样。

“校长跟你说话呢!”

旁边有人肘了他一下,是个穿着打补丁蓝布褂子的男生,脸上还沾着点泥土。

杨逸轩这才看清站在面前的人——中山装的扣子扣到最上面一颗,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攥着个红色硬壳本子,正是刚才塞到他手里的东西。

他低头一看,封面上“毕业证书”西个烫金大字有些褪色,下面一行小字清晰得扎眼:“杨逸轩同学,于1965年7月高中毕业……”1965年?

杨逸轩的脑子“嗡”的一声,手里的毕业证瞬间重得像块铁。

他明明半小时前还在书房整理爷爷的遗物,一张泛白的参军照从相册里滑出来,他伸手去捡,指尖碰到相框金属边的瞬间,一阵电流顺着胳膊窜遍全身,再睁眼就到了这儿。

“考大学才是正途,”校长的声音还在继续,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郑重,“你成绩中等,但肯下功夫,再复读一年,说不定能考上省师范,将来当老师,端铁饭碗多稳当!”

考大学?

省师范?

杨逸轩张了张嘴,想问“您知道手机在哪吗”,想问“现在是2024年吧”,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看到校长身后的土墙上,用红漆刷着“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院子角落的广播喇叭里,正放着《歌唱祖国》的旋律,不是他手机里的电子版,是带着电流杂音的真人演唱。

这不是梦。

他真的穿越了,穿到了1965年,穿到了一个跟自己同名同姓的高中生身上。

“逸轩?

你咋了?

脸这么白?”

一个略带焦虑的女声传来,杨逸轩转头,看到个穿着灰布衫的中年女人快步走过来,手里还挎着个竹篮子。

女人的头发用蓝布帕子包着,眼角有细密的皱纹,手粗糙得能摸到老茧,却很轻地碰了碰他的额头:“没发烧啊,是不是中暑了?

刚才校长说你在这儿愣了半天。”

这应该就是原主的母亲了。

杨逸轩心里发慌,只能含糊地摇了摇头:“没事,妈,就是有点累。”

“累了就回家歇着,”女人松了口气,接过他手里的毕业证,小心地放进竹篮里,“晚上给你煮玉米糊糊,再蒸个红薯,补补力气。”

跟着女人往家走,杨逸轩的眼睛不够用了。

土路两旁是一间间土坯房,屋顶盖着茅草或瓦片,偶尔能看到几户人家的院墙上,挂着晒干的玉米棒子和红辣椒。

路上没几辆车,只有偶尔驶过的二八自行车,车把上挂着菜篮子,骑车人嘴里还哼着歌。

这跟他熟悉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完全是两个世界。

他摸了摸口袋,没有手机,没有钥匙,只有几枚带着铜绿的硬币,最大的面值是五分。

“妈,咱家有……电话吗?”

杨逸轩试探着问,心脏怦怦跳。

“电话?”

女人愣了一下,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你这孩子,中暑糊涂了?

咱镇上就公社有一部电话,还是手摇的,咱家哪用得起那个?”

杨逸轩的心沉了下去,又问:“那……电脑呢?”

“啥脑?”

女人更懵了,“你说的是啥稀罕东西?

是不是从哪本闲书上看来的?

跟你说,别总看那些没用的,好好琢磨考大学的事,你爸昨天还跟你叔打听复读的事呢。”

看来不能再问了,再问就要露馅了。

杨逸轩闭上嘴,跟着母亲拐进一条更窄的巷子,走到最里面一间土坯房门口。

房子不大,两扇木门有些斑驳,门框上贴着褪色的春联,上面写着“向阳门第春常在”。

“我回来了。”

女人推开门喊了一声,屋里走出个穿着工装的男人,个子不高,肩膀很宽,手里还拿着个烟袋锅子。

看到杨逸轩,男人点了点头:“毕业证拿了?

校长咋说?”

“校长让他复读考大学,”女人接过男人手里的烟袋锅,放到桌上,“逸轩刚才差点中暑,我先给他倒碗水。”

男人就是原主的父亲杨建国,杨逸轩看着他,心里有点发怵。

他不知道原主平时跟父母怎么相处,只能低着头,学着刚才母亲的语气说:“爸,校长说让我再努力一年,争取考师范。”

“这就对了,”杨建国坐到桌边的板凳上,点起烟袋锅,烟雾缭绕中,他的声音显得很沉稳,“当老师多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每个月还有工资,比种地强多了。

你爷爷当年参加游击队,那是没办法,现在太平了,就得奔个安稳日子。”

杨逸轩没说话,他脑子里全是穿越前的事。

他是个军事迷,从小跟着当过兵的爷爷长大,家里的军事杂志堆了半间屋,高考志愿报的都是军校,可惜最后差了几分没考上,只能在家等着复读。

整理爷爷遗物的时候,他还在想,要是能回到过去,回到爷爷当兵的年代,说不定能圆自己的军人梦……没想到,梦想以这种方式实现了。

1965年,正是边境不太平的时候,他脑子里装的那些现代军事知识、战术逻辑,在这个年代,会不会有用?

“逸轩,发啥呆?

喝水啊。”

母亲端着一碗凉水走过来,放到他面前,“是不是还不舒服?

要不下午别去镇上了,在家歇着。”

“没事妈,我好着呢。”

杨逸轩端起碗,凉水顺着喉咙滑下去,冰凉的触感让他清醒了不少。

他得尽快适应这个身份,不能让任何人发现异常。

晚饭很简单,一碗玉米糊糊,一碟咸菜,还有一个蒸红薯。

杨建国边吃边跟他说复读的事,说己经跟镇上中学的老师打过招呼,下个月就可以去插班。

杨逸轩含糊地应着,心里却在盘算:他不想考大学,他想参军。

晚上,杨逸轩躺在里屋的土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土炕很硬,盖的被子有点潮,带着太阳晒过的味道。

他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摸索着打开了原主的抽屉。

抽屉里没什么东西,只有几本高中课本,封面上写着“杨逸轩”三个字,字迹跟毕业证上的一样。

还有一本泛黄的杂志,封面都快掉了,杨逸轩拿起来一看,是1963年的《***画报》,里面印着士兵训练、演习的照片,还有几篇讲战术的文章,空白处还有原主用铅笔写的批注:“这个战术好厉害我也想当***”。

原来原主也有参军的想法!

杨逸轩心里一喜,这倒是跟他不谋而合。

他摸着杂志上的照片,心里突然有了个念头:既然穿越到了这个年代,既然脑子里有现代军事知识,那不如就圆了自己和原主的梦,去参军,去保家卫国!

窗外的月光更亮了,杨逸轩把杂志小心地放回抽屉,闭上眼睛。

他知道,从明天起,他就是1965年的杨逸轩,一个准备参军的高中毕业生。

未来的路肯定不好走,但他有信心,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这个年代,闯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