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我在七十年代造飞机

穿越之我在七十年代造飞机

十六也是石榴 著

言情小说连载

现代言情《穿越之我在七十年代造飞机由网络作家“十六也是石榴”所男女主角分别是林越林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没有空间没有金手主角不是林越一个是一群一群普通人的成长之一步一个脚印的前有失败有成跌宕起伏的一生

主角:林越,林梦   更新:2025-11-01 14:01:0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嘀——嘀——”刺耳的警报声如利刃般划破实验室的死寂,林越的视线仍死死黏在屏幕上那条终于稳定下来的绿色曲线。

新型战斗机“猎鹰”的核心算法调试成功,十年呕心沥血,无数个通宵达旦,终于换来了这一刻的圆满。

可下一秒,强烈的眩晕感席卷而来,白炽灯的光芒在视野中碎裂成无数光点,她最后的意识停留在一个无比实在的念头:糟了,今年的年终奖还没发呢。

“越越!

我的越越啊!”

悲戚的哭喊带着砂纸般的粗糙,蹭得耳膜阵阵发疼。

林越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不是熟悉的白色天花板,而是糊着泛黄旧报纸的屋顶,鼻尖萦绕着煤炉燃烧后的淡淡烟火气,还夹杂着一丝廉价雪花膏的甜腻香气。

“醒了!

真醒了!”

一个穿着蓝色卡其布工装、梳着齐耳短发的中年女人扑到床边,眼眶红肿得像两颗熟透的核桃,双手紧紧握住她的手,力道大得让她微微发疼。

林越的脑子“嗡”的一声炸开,陌生的记忆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入。

现在是1975年,原主是江城纺织厂厂长林建军的小女儿,也叫林越,刚满17岁,高中刚毕业。

就在昨天,原主去学校拿毕业证的路上,撞见一个流里流气的小混混抢卖菜老奶奶的布包,她一时情急冲上去阻拦,却被小混混狠狠一推,后脑勺磕在了墙角,当场就晕了过去,再醒来,芯子就换成了她这个来自未来的战斗机研究员。

“妈……”林越试探着开口,声音带着刚苏醒的沙哑。

“哎!

哎!”

女人喜极而泣,正是原主的母亲王秀兰,街道办的副主任,平日里干练利落,此刻却全然没了往日的沉稳,转身就往门外跑,“老林!

老林!

越越醒了!

你快进来!”

话音刚落,一个穿着深蓝色中山装、头发微秃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进来,手里还攥着一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缸,脸上满是急切与担忧,是原主的父亲林建军。

紧随其后的,是原主的三个哥哥姐姐和弟弟。

大姐林梦穿着一身挺括的的确良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用一根黑色发夹固定在脑后,典型的办公室干事模样。

她去年刚嫁给食品厂副厂长刘长河的儿子刘建民,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日子过得十分安稳。

林梦一进来就拉着林越的另一只手,细细打量着她的脸色:“越越,感觉怎么样?

头还疼不疼?

以后可不许这么冲动了,小混混多危险啊,真出点事,姐这心里怎么过得去?”

二哥林伟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透着知识分子的沉静,他是机械厂的技术员,手里还拿着一本摊开的机械手册,显然是听到动静从书桌前赶过来的。

他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却难掩关切:“越越,见义勇为是好事,但得讲究方法。

下次再遇到这种事,先找附近的民警或者工厂的保安,咱们不能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

小弟林强刚上高一,个子还没完全长开,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凑到床边,眼神里满是愤愤不平:“姐,那小混混太过分了!

等我放暑假去练散打,以后再碰到他,我肯定帮你揍回去!”

看着眼前这一张张鲜活又充满关切的脸,林越的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前世她醉心科研,父母早逝,身边少有这样真切的亲情围绕,此刻竟有些恍惚,仿佛自己真的就是这个17岁的林家小女儿。

就在这时,林建军重重地叹了口气,将手里的搪瓷缸往床头柜上一墩,瓷缸与木头碰撞发出“当”的一声闷响,打破了房间里的温情氛围。

“醒了就好,身体没事比啥都强。”

他顿了顿,语气沉重下来,“可越越,有个坏消息得告诉你——下乡的名单下来了,你在里面。”

“什么?”

王秀兰的声音瞬间拔高,眼泪“唰”地一下就掉了下来,“怎么会这样,一定是梁丽那个剑人趁我照顾越越这两天偷偷把越越名字加上去的,咱们越越刚受了伤,身子骨这么弱,下乡去那种地方,怎么吃得消啊?

老林,你快想想办法,你在厂里认识人多,能不能找找关系,把越越的名字换下来?”

林建军皱着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搪瓷缸的边缘:“我昨天就听说名单的事了,己经托人去问过了。

现在政策卡得严,下乡是硬性任务,除非有特殊情况,不然根本没法改。”

“特殊情况?

什么特殊情况算啊?”

林梦急切地追问。

“要么是身体有重病,有医院开的证明,实在无法从事农业劳动;要么是家里有特殊困难,比如独生子女、父母双亡需要照顾的。

可咱们家哪条都不占啊。”

林建军的语气里满是无奈。

林越看着父母焦急的神情,心里也泛起一丝波澜。

她倒是不怕吃苦,前世在实验室里连轴转几天几夜都是常事,可一想到要离开这样温暖的家人,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心里还是有些发怵。

接下来的几天,林家彻底开启了“全员寻岗”模式,每个人都动了起来,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林建军作为纺织厂的厂长,人脉还算广。

他先是在自己厂里打听,可人事科的同志一脸为难地告诉他,今年纺织厂的招工名额早就满了,连临时工的位置都被家里有亲戚在厂里的人占了,实在挤不出名额。

没办法,他又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城里的大小工厂。

农机厂需要的是有经验的熟手技术员,一听林越是刚毕业的高中生,连面试的机会都没给;罐头厂倒是缺人,可招的都是车间里的重体力活,每天要搬几十斤重的罐头箱子,王秀兰一听就摇头,说什么也不让女儿去遭这个罪;就连最不起眼的酱油厂,招工条件都写着“优先录取己婚女工”,理由是己婚妇女更稳定,不会随便请假。

林建军跑了三天,磨破了嘴皮,回来时总是一脸疲惫,烟缸里的烟蒂堆得像小山一样。

大姐林梦也没闲着。

她知道丈夫刘建民的父亲是食品厂的副厂长,虽然权力不算特别大,但在厂里说话多少有点分量。

于是她拉着刘建民,专门回了趟婆家。

刘长河听完来意,皱着眉思索了半天:“梦梦啊,不是爸不帮你,现在上面查得太严了,上个月刚有人因为走关系安排工作被举报,处分下来了,谁也不敢顶风作案。”

刘建民也在一旁帮腔:“梦梦,我问了厂里的人事,确实没名额了,除非有退休的人腾出位置,可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等得到的。”

林梦不甘心,又托办公室的同事打听其他单位的消息,可一圈问下来,要么是名额己满,要么是条件不符,毫无进展。

二哥林伟则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开始琢磨起“技术上岗”的路子。

他从机械厂借了几本基础的机械原理教材和零件图谱,每天晚上都拉着林越“恶补”。

“越越,农机厂下个月可能要招一批学徒,虽然学徒工工资低,但好歹能留在城里,不用下乡。

你跟着我学,先把常见的零件认熟,再背背基本的机械原理,到时候考试说不定能蒙混过关。”

林伟一边给林越画重点,一边打气。

林越看着书本上陌生的机械图纸,虽然觉得头疼,但也知道二哥是为了自己好,只能硬着头皮学。

可没过几天,林伟从厂里带来了消息,农机厂的学徒名额只给本厂职工的子女,外人根本没机会,这个办法也泡汤了。

小弟林强年纪小,帮不上什么大忙,但也想出了自己的“歪招”。

他偷偷跑到学校,找到自己的班主任,他班主任刘秀英老公是市医院一名医生,红着脸问能不能给姐姐开一张“身体虚弱,不适合体力劳动”的证明。

班主任一听就笑了:“强子,你这孩子,证明哪能随便开啊?

下乡是国家政策,学校的证明没用,再说你姐姐身体好好的,开这种证明不是骗人吗?”

林强碰了一鼻子灰,回来后蔫蔫的,像只泄了气的皮球。

王秀兰作为街道办副主任,平日里和其他同事关系都不错。

她没有像普通家庭妇女那样去街道办哭闹,而是趁着午休的时候,找了和自己关系最铁的张姐私下打听。

“张姐,你看我们家越越这情况,刚被小混混推伤了头,医生说需要好好休养,能不能帮我问问上面,这种情况能不能申请留城啊?”

王秀兰递过去一杯热茶,语气带着恳求。

张姐叹了口气,接过茶杯:“秀兰,不是我不帮你,我昨天特意去区里问过了,名单一旦定下来,除非市里医院开的重病证明,否则一律不能更改。

你说的这个情况,根本不符合条件,我实在没法子。”

王秀兰还想再争取,张姐又补充道:“而且你也知道,咱们街道还有好几个孩子在名单上呢,要是给你家越越开了特例,其他人怎么办?

到时候大家都来闹,工作根本没法开展。”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半个月就过去了。

林家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托遍了能托的关系,可结果都是一样——没有任何单位能接收林越,留城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这天晚上,一家人坐在餐桌旁吃饭,气氛格外沉闷。

桌上摆着简单的两菜一汤,谁都没怎么动筷子。

林建军放下筷子,看了看低头沉默的女儿,语气放缓了些:“越越,对不起,爸没本事,没能帮你留下来。”

王秀兰眼圈红红的,伸手摸了摸林越的头:“都是妈没用,让你受委屈了。”

林越抬起头,看着父母愧疚的神情,反而笑了笑,拿起筷子给母亲夹了一筷子菜:“妈,爸,你们别这么说,我知道你们都尽力了。

不就是下乡嘛,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能扛得住。

以前我看书上说,有些科学家为了搞研究,还去偏远的地方蹲点呢,我这算什么?”

她故意说得轻松,不想让家人再为自己担心。

其实林越心里也清楚,以现在的情况,下乡己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坦然接受。

而且她骨子里还是那个不服输的战斗机研究员,就算到了乡下,她也相信凭借自己的脑子,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林梦看着妹妹故作坚强的样子,心里一阵发酸:“越越,到了乡下要是受了欺负,或者有什么困难,一定要给家里写信,姐和建民会想办法帮你的。”

林伟也点点头:“越越,我给你整理了一本机械知识和常用的数学公式,你带在身上,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上。”

林强攥着拳头,大声说:“姐,等我考过两年毕业,我也去你下乡的地方下乡,到时候我陪你,有啥活我都帮你干了”林越突然脑子里一个念头一闪而出,两年后,正式1977年,那时候高考恢复,弟弟林强刚好赶上第一批高考,便一脸笑意的对弟弟说道“那我就在那边等着你哦,我先去打好关系,到时候你来了,我让队长给你分工分最高的活,累点就累点。

工分高养活我俩没问题,不过我听公社会有小学有时会招老师,要求是高中毕业生,还要成绩优秀的,名额有限,考试越高的录取机会越大,我过去了也好好复习下高中知识,争取当公社老师,你现在就认真学习高中知识,毕业后也来考公社老师。

说不定我们还能寄点钱票回来呢”林越没办法首接告诉他们高考两年后恢复,说了他们也不会信,就首接用这个实在的方法让弟努力学习高中知识。

为两年后高考做准备,林强见姐姐一脸认真的表情,觉得二姐说得有道理,便点头答应了林越看着家人真挚的眼神,心里暖暖的。

她知道,无论自己去了哪里,身后都有这样一群人在牵挂着自己,这就足够了。

夜色渐深,林越躺在床上,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

虽然对未来充满了未知,但她的心里却没有丝毫恐惧,反而有一丝隐隐的期待。

1975年的风,吹拂着这个崭新的时代,也将吹动她这颗重生的炽焰之心。

下乡的日子越来越近,她知道,自己的新生活,即将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正式拉开序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