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绣在心上的丰碑2009年4月,春风吹绿了科加尔特河两岸的草甸,河水的轰鸣声取代了冰层的断裂声,宣告着又一个严冬的结束。
对于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科加尔特边防连的官兵来说,这个春天注定不同寻常。
连队荣誉室里,一场简单却极为隆重的仪式正在举行。
面前,是连队的所有官兵,队伍整齐,神情庄重。
他们的对面,是以牧民对谢贝贝为首的几十位柯尔克孜族乡亲,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洋溢着期盼而又庄重的神情。
指导员高洪升和连长赵铁柱,从对谢贝贝手中,郑重地接过了两幅巨大的刺绣。
当刺绣完全展开时,整个荣誉室鸦雀无声,只能听到窗外猎猎的风声。
第一幅,《边关将士巡逻图》。
风雪弥漫的背景下,几名边防战士骑着军马,踏着深雪艰难前行。
他们的眉宇间凝结着风霜,眼神却坚毅地望向前方。
针脚细密,战士们的军大衣、军马的鞍鞯,甚至天空飘落的雪花,都栩栩如生。
第二幅,《军民鱼水情深》。
画面的中心,是一辆草绿色的军用卡车——连队那辆熟悉的老式水车。
水车旁,一位战士正微笑着将清澈的河水灌入牧民递来的水桶。
画面的上方,是用汉字和柯尔克孜文共同绣出的六个字:“军民鱼水情深”。
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丝绸绣面上,泛出柔和的光泽。
指导员高洪升的手指轻轻拂过那辆绿色水车的图案,指尖有些微微颤抖。
这辆车上,每一道划痕,每一块锈斑,他都无比熟悉。
它不仅仅是一辆运输工具,它是一座流动的丰碑,记录了十三年,四千七百多个日夜里,一群中国军人与五十四户柯尔克孜族牧民之间,关于水,关于生命,关于承诺与感恩的传奇。
他的目光越过刺绣,望向窗外那条蜿蜒向下、通向科加尔特河的上路。
思绪,瞬间被拉回了十三年前,那个决定一切的冬天……(镜头切换,倒叙开始)1996年冬,一种新的声音加入了科加尔特的风雪交响。
那是连队那台老解放牌水车吃力爬坡的引擎轰鸣。
自从连队驻扎在这片海拔三千多米的07高地,解决自身饮水已属不易。
但官兵们很快发现,周边散居的柯尔克孜族牧民,生活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