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城的冬日总被湿冷裹挟,城中百姓常被“寒邪”缠上,轻则咳嗽怕冷,重则腹痛呕吐。
世代守护此地的,是姜氏三位传人——阿姜小妹、干姜大侠与炮姜哥哥,三人各怀绝技,搭配出手时,从无寒邪能敌。
阿姜小妹是三人中最灵动的,一身嫩黄衣裙,指尖总带着清新的姜香。
她最擅长驱散刚入侵体内的“风寒”,每当有人淋了雪、吹了冷风,抱着胳膊打哆嗦时,她便会提着竹篮赶来,将自己的气息融入温粥或热茶中。
喝下去的瞬间,一股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像给身体裹了层薄绒,怕冷、头痛的症状很快就散了。
大夫们常说,阿姜小妹就像“桂枝汤”里的点睛之笔,遇上风寒初起,有她在,便能快速把寒气“赶”出体外,还不伤人元气。
可若寒邪赖着不走,钻进脾胃深处,让人心慌、呕吐不止,就得请干姜大侠出马。
他身着深褐劲装,面容刚毅,掌心的姜气醇厚又燥热,像团暖炉。
有次张婶吃了凉糕,半夜疼得蜷在床上,干姜大侠赶来后,与擅长补脾胃的“白术先生”、温肾的“附子大哥”并肩而立——这便是医书中的“理中汤”配伍。
他掌心的暖意渗入张婶腹部,脾胃里的寒气被一点点烤化,原本发紧的肚子渐渐松软,呕吐也停了。
百姓们都说,干姜大侠的暖是“透骨暖”,能钻到脏腑里,把顽固的寒邪连根拔起。
最棘手的是“虚寒出血”——有人因长期怕冷,胃里积寒太重,竟呕出带血的痰,或是便血。
这时,炮姜哥哥便会戴着粗布手套现身,他的衣裳是焦红色,身上的姜气带着点焦香,温和却有韧性。
他不像阿姜小妹那样灵动,也没有干姜大侠那般刚猛,却擅长“温经止血”。
上次李伯咳血时,炮姜哥哥与“当归姑娘白芍姑娘”合作,这便是“黄土汤”的配伍。
他的气息缓缓渗入李伯体内,既止住了出血,又用暖意护住了脾胃,不让寒气再伤根本。
待血止住后,他还会叮嘱:“别再吃凉食,我这暖要护着你的脾胃慢慢养。”
这日寒城遭遇十年不遇的暴雪,寒邪结伴来袭,城中不少人又咳又吐,还有人便血。
姜氏三杰决定联手:阿姜小妹先带着热茶走遍街巷,驱散百姓体表的风寒,不让寒邪再往里钻;干姜大侠带着白术先生,挨家挨户为脾胃受寒的人暖胃止痛;炮姜哥哥则守在医馆,专门处理出血的急症,与当归姑娘一起稳住患者气血。
雪停时,寒邪己被彻底赶出寒城。
百姓们提着自家做的点心来谢姜氏三杰,阿姜小妹笑着接过糖糕,干姜大侠摆摆手说“分内之事”,炮姜哥哥则摸着胡须叮嘱:“冬日里多喝温粥,别让寒邪再有机可乘。”
夕阳下,三人的身影映在雪地上,成了寒城最温暖的风景——他们虽药性不同,却总能在最需要时彼此配合,用各自的力量,守住一城人的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