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其它小说 > 心渊迷雾

心渊迷雾

吉咡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女频悬疑《心渊迷雾讲述主角苏瑶林宇的爱恨纠作者“吉咡”倾心编著本站纯净无广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25岁的心理学研究生苏在搬入老阁楼的第三收到一封未署名的神秘信信中隐晦的文字、诡异的符不仅关联起城郊无名女尸更直指她父母十年前“意外”身亡的真唤醒她尘封的童年碎片——那场让她失忆的家族灾似乎藏着不为人知的实验阴谋寻真苏瑶凭借心理学知识拆解线意外结识追查离奇命案的刑警队长林两人从校园失踪案切逐步触达尘封的家族秘密、百年黑暗组织的踪组织为重启控制人类潜意识的实对他们步步追杀;苏瑶在记忆与现实的交织中挣林宇则背负着搭档牺牲的执二人携手组建反抗力用心理博弈对抗组织操在层层迷雾中撕开真相的缺口“实验载体”的宿命落在苏瑶身她能否突破恐阻止灾难重演?这场横跨数十年的心理迷最终将指向救还是更深的黑暗?

主角:苏瑶,林宇   更新:2025-10-14 16:37:5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苏瑶是在搬行李的第三天发现那封信的。

六月的风裹着栀子花的甜香钻进阁楼窗户,把堆在纸箱上的旧报纸吹得哗啦响。

她踮脚去够最高处的收纳箱,指尖刚碰到硬纸板边缘,一个牛皮纸信封就从箱缝里滑出来,“啪嗒”一声落在地板上。

信封是深棕色的,边角磨得发毛,正面用深蓝色钢笔写着“苏瑶亲启”西个字,字迹瘦硬,笔画却带着一种刻意的颤抖,像是写信人握着笔时在极力克制什么。

没有邮票,没有邮编,甚至连寄信人的名字都没有。

苏瑶蹲下身捡起信封,指尖触到纸面时,能清晰感觉到里面除了信纸,还夹着一样硬邦邦的东西。

她住在这栋老居民楼的顶楼阁楼己经两年了,房东张姨说这房子之前空了快十年,她搬进来时,阁楼里只有积灰的旧家具,哪来的信?

“苏瑶啊!

要不要喝碗绿豆汤?

天儿热,解暑!”

楼下传来张姨的大嗓门,伴随着铁锅碰撞的叮当声。

苏瑶把信封塞进牛仔裤口袋,应了一声“马上来”,又低头看了眼口袋的位置——那片布料隔着薄薄的信纸,似乎还能传来一丝若有若无的凉意,像揣了块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碎冰。

张姨的绿豆汤熬得稠稠的,红糖放得足,喝一口甜到心坎里。

苏瑶坐在客厅的小板凳上,看着张姨一边擦汗一边絮叨:“刚才楼下老王说,咱们这片区最近不太平,昨天晚上有人看见个穿黑衣服的在巷口晃悠,你一个小姑娘住顶楼,晚上锁好门,听见没?”

“知道了张姨,”苏瑶舀了勺绿豆,目光却不由自主飘向门口的楼梯——阁楼的窗户正对着巷口,昨晚她赶论文到两点,好像确实听见楼下有脚步声,当时还以为是晚归的邻居。

“对了,”张姨突然一拍大腿,“前天给你送行李的时候,我好像看见你阁楼窗台上有个信封,还以为是你的快递,没敢动,是不是就是你刚才拿的那个?”

苏瑶握着勺子的手顿了一下:“张姨,你确定是前天看见的?”

“那可不!”

张姨点头,“我帮你搬箱子的时候,路过阁楼门口,就瞅见窗台上放着个棕色的信封,风吹得晃悠悠的,我还想这快递员也太不负责任了,怎么能把东西放窗台上。”

苏瑶的心沉了沉。

她前天下午才搬进来,行李是快递小哥首接送进阁楼的,当时她全程在场,窗台上根本没有任何东西。

如果张姨没看错,那这封信就是在她搬进来之后、昨天白天到晚上之间,被人放在窗台上的——可阁楼在顶楼,没有电梯,要上去必须经过楼梯间,谁会专门绕到顶楼,把一封没有署名的信放在她的窗台上?

喝完绿豆汤,苏瑶谢过张姨,快步跑回阁楼。

她关上门,反锁,又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才从口袋里掏出那封神秘的信。

信封没有封口,她轻轻一抽,里面掉出两张纸——一张是泛黄的信纸,另一张是硬壳卡片,卡片上印着一个奇怪的符号:像是一个倒过来的“Y”,分叉的两端各画了一个小圆圈,圆圈里还点着黑点,像两只盯着人的眼睛。

苏瑶先拿起信纸,深蓝色的字迹和信封上的一模一样,只是内容看得她后背发凉:“苏小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有三件事你需要知道:第一,你住的这栋楼,十年前死过一个女人,死的时候手里攥着和你卡片上一样的符号;第二,上个月城郊废弃工厂发现的那具无名女尸,指甲缝里夹着的布料,和你现在穿的牛仔裤材质一模一样;第三,你以为的‘偶然’,都是有人精心安排的‘必然’——包括你父母的死。”

最后一句话像一把冰锥,狠狠扎进苏瑶的心脏。

她的父母在她十岁那年死于一场车祸,交警说是意外,可从那以后,她就再也没见过父母的照片,甚至连他们的样子都快记不清了——姨母说她是因为车祸受了刺激,选择性遗忘了过去,可这封信里的话,却让她脑子里突然闪过一段模糊的片段:昏暗的房间里,有人在墙上画着什么,笔尖划过墙面的声音像指甲抓挠,还有人在哭,哭声很轻,却像针一样扎耳朵。

苏瑶的手开始发抖,信纸边缘被她捏得皱了起来。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是心理学研究生,最擅长的就是分析情绪和逻辑,可这封信里的内容,每一句都精准地戳中她的软肋。

她拿起那张硬壳卡片,翻到背面,上面只有一行小字:“想知道真相,明天下午三点,去市图书馆旧书区,找编号为‘X-739’的书。”

“叮铃铃——”手机突然响了,吓得苏瑶手一抖,卡片掉在地上。

她捡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导师王教授的名字。

“苏瑶,明天上午的课你别迟到,”王教授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贯的严肃,“还有,上次让你整理的‘早期心理学实验案例’,明天上课前教给我,特别是关于‘潜意识引导’的部分,别漏了。”

“好的王教授,我明天一定准时交。”

苏瑶挂了电话,目光又落回卡片上的符号——那个倒“Y”加圆圈的图案,她好像在哪里见过,不是在现实里,而是在她整理的实验案例里。

她打开电脑,调出之前查的资料,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滑动。

十分钟后,她停在一张扫描图前——那是一份1978年的心理学实验报告,报告封面上的logo,赫然就是卡片上的符号!

报告的标题是《关于人类潜意识极限的初步探索》,作者一栏只写了一个缩写:“S.Y.”。

苏瑶的心跳骤然加快——她的父亲,名字叫苏远,母亲叫叶颖,缩写根本不是“S.Y.”。

可为什么这个符号会同时出现在信里、父母的“意外”和几十年前的实验报告里?

她拿起手机,想给室友赵雅打个电话,问问她有没有见过这个符号,手指却在拨号键上停住了——信里说“你以为的‘偶然’都是必然”,如果这封信是针对她的,那她身边的人会不会也有危险?

窗外的天渐渐黑了,巷口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阁楼,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影子。

苏瑶看着那道影子,突然觉得背后发凉,好像有双眼睛正透过窗帘,盯着她手里的信和卡片。

她走到窗边,小心翼翼地掀开窗帘一角——巷口空荡荡的,只有一只猫慢悠悠地走过,路灯把猫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个弯腰的人。

可就在她准备放下窗帘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对面楼顶的天台上,站着一个黑色的身影。

那人穿着连帽衫,帽子压得很低,看不清脸,只能看到他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正对着她的阁楼窗户。

苏瑶猛地关上窗帘,后背贴在冰冷的墙壁上,大口喘着气。

她不知道那个人是谁,也不知道他手里拿的是什么,但她能肯定,那个人是冲着她来的。

她低头看了眼手里的卡片,明天下午三点,市图书馆旧书区,X-739。

去,还是不去?

如果去,可能会遇到危险;如果不去,她永远也不知道父母死亡的真相,不知道这封信背后的人是谁,更不知道那个符号到底意味着什么。

苏瑶握紧卡片,指甲深深嵌进掌心。

她想起十岁那年,父母离开前,蹲下来摸她的头,说“瑶瑶要勇敢,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

她打开电脑,在搜索栏里输入“市图书馆 X-739”,点击搜索——跳出来的结果只有一条,是市图书馆的旧书借阅记录,最后一次借阅X-739号书的人,名字是“林宇”,借阅时间是昨天。

林宇这个名字,苏瑶有点印象——上个月城郊废弃工厂的无名女尸案,负责案子的刑警队长,就叫林宇。

苏瑶盯着屏幕上的名字,突然意识到,这封信不是开始,而是一个引子,把她拉进了一个早己布好的局里。

而明天下午三点的图书馆,或许就是她解开所有谜团的第一步,也可能是她陷入更深黑暗的开始。

她把信和卡片放进抽屉,锁好,又检查了一遍门窗,才躺在床上。

可她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反复回荡着信里的话和那个黑色的身影。

不知过了多久,她迷迷糊糊地快要睡着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明天去图书馆,别告诉任何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