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雕魂记

第二章 木像生香

发表时间: 2025-10-13
祠堂的木门被赵虎踹得砰砰响,林默却像没听见。

他盘腿坐在香案前,借着从窗棂漏进来的微光,指尖的刻刀正沿着青竹的纹理游走。

刚才那股清香气还残留在指尖,随着《磐石呼吸法》的节奏在体内缓缓循环。

堵塞的经脉像是被细针轻轻挑动,虽有滞涩,却不再是全然的淤塞。

这种细微的变化,足以让三年来毫无寸进的林默心头泛起涟漪。

他试着将这种感觉融入刻刀。

以往雕刻全凭手感,这次却刻意放慢速度,让每一次下刀的轻重、角度,都与呼吸的节奏相契。

吸气时刀锋微顿,似蓄力;呼气时刀刃疾走,如泄洪。

青竹的碎屑簌簌落下,在他膝前堆起薄薄一层,竟也带着淡淡的草木清气。

“林默!

你给我滚出来!”

赵虎的吼声隔着门板传来,“那木人到底有什么古怪?

交出来老子饶你这一次!”

林默眼皮都没抬。

他此刻全部心神都在手中的竹料上。

这截青竹被他削成了人形,约莫半尺高,正是依照《磐石呼吸法》的打坐姿势所刻。

与之前那个粗糙的木和尚不同,这次的线条格外凝练,衣纹褶皱处留着细密的浅痕,细看竟像是某种天然的纹路。

刻到心口位置时,林默忽然一顿。

指尖传来一丝温热,仿佛有什么东西要顺着刻刀涌出来。

他下意识地加快呼吸,吸气如鲸吞,将祠堂里稀薄的灵气往体内引;呼气似龙吟,让那股清香气顺着手臂灌注到刻刀尖端。

“嗤——”刻刀落下的瞬间,青竹人像的胸口突然溢出一缕白雾,落地不散,化作淡淡的云气萦绕在雕像周围。

那股清香气陡然浓郁起来,比刚才那个柏木小和尚身上的气息要纯粹十倍,闻着竟让人丹田发暖,神清气爽。

林默自己都愣了。

他抬手碰了碰竹像胸口,入手温润,竟不像普通竹子那般凉硬。

更奇的是,那些萦绕的白雾接触到阳光,竟折射出细碎的光点,细看之下,竟像是最精纯的灵气在流转。

“这是……纳灵?”

林默喃喃自语。

他在青木门杂役房翻过不少杂记,其中就有关于纳灵器物的记载——那些能自行吸收天地灵气的宝物,大多是用灵材辅以秘法炼制而成,从未听说过普通青竹能有此奇效。

门板“哐当”一声被踹开,赵虎带着两个跟班气势汹汹地闯进来,正好撞见竹像周身萦绕的白雾。

三人顿时僵在原地,鼻子使劲嗅着,脸上露出痴迷的神情。

“好……好浓郁的灵气!”

一个跟班喃喃道,“比外门弟子的修炼室里还浓!”

赵虎的眼睛瞬间红了。

他刚才从那破木人身上尝到了甜头,此刻见这尊竹像竟有如此异象,哪里还按捺得住?

“果然是你搞的鬼!

这雕像归我了!”

他一个箭步冲上来,伸手就去抓香案上的竹像。

林默眼神一凝,左手闪电般按住竹像,右手反握刻刀护在身前。

三年来的隐忍不代表懦弱,这尊凝聚了他全部心神的竹像,绝不可能让给别人。

“滚开!”

赵虎见他敢反抗,怒吼一声,拳头带着劲风砸向林默面门。

他虽只是引气初期,可常年修炼的力道,揍一个毫无修为的杂役绰绰有余。

林默下意识地侧身,依照《磐石呼吸法》的要诀沉腰坠马。

这姿势他刻过无数次,早己烂熟于心,此刻施展出来,竟有种浑然天成的韵味。

赵虎的拳头擦着他的鼻尖掠过,带起的风刮得脸颊生疼,却硬是没碰到他分毫。

“咦?”

赵虎一愣。

他没想到这废物能躲开。

林默自己也有些意外。

刚才那一下,身体仿佛不是自己在控制,而是顺着某种韵律自然规避。

他低头看了眼手中的刻刀,又看了眼香案上的竹像,忽然明白了什么。

他刻过无数次这种闪避、格挡的姿势,那些木雕、竹刻仿佛将动作的真意印在了他的骨子里。

再加上《磐石呼吸法》淬炼出的远超常人的反应速度,躲开赵虎这没什么章法的一拳,倒也不算奇怪。

“躲得过一次,躲得过第二次吗?”

赵虎恼羞成怒,抬脚就踹向香案。

他要把那竹像踹碎,看林默还怎么嚣张。

这一脚势大力沉,香案本就老旧,眼看就要被踹翻。

林默瞳孔骤缩,想也没想就扑过去护住竹像。

就在这时,竹像周身的白雾突然暴涨,如同潮水般涌向赵虎的脚踝。

赵虎只觉脚腕一凉,一股精纯的灵气顺着经脉首冲丹田,竟让他有些控制不住体内的灵力,脚步顿时一滞。

更诡异的是,他脑海里突然浮现出无数个闪避的姿势——有的侧翻,有的后跃,有的拧身,全都是最基础的规避动作,此刻却像是被无限放慢,每一个发力细节都清晰无比。

“这……”赵虎下意识地收脚,身体不由自主地做出了一个侧翻的动作,虽然狼狈,却恰好避开了香案。

两个跟班看傻了:“虎哥,您这是?”

赵虎自己也懵了。

他刚才明明是想踹翻香案,怎么会突然做起闪避动作?

而且那动作流畅自然,比他练了三年的基础身法还标准。

林默也被这变故惊到了。

他看着竹像,又看看赵虎,忽然想起杂记里的另一种记载——有些蕴含大道真意的宝物,能让有缘人从中领悟神通。

难道说,他刻的雕像,不仅能纳灵,还能……悟道?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压了下去。

太荒谬了,他一个连引气都做不到的废柴,怎么可能刻出这种神物?

“邪门了!”

赵虎回过神,又惊又怕,“这破雕像肯定有问题!

林默,你用了什么妖法?”

林默没理他,小心翼翼地将竹像捧起来。

入手温润,灵气萦绕,确实是件异宝。

他把竹像塞进怀里,用粗布麻衣裹紧,转身就要往祠堂后院走——那里有个地窖,是他平时藏雕刻废料的地方,最是隐蔽。

“想跑?”

赵虎岂能让他走,再次扑了上来。

这次他学乖了,不去碰那竹像,只抓林默的后领。

林默听得身后风声,脚下下意识地踏出一步。

这一步看似平常,却恰好踏在赵虎发力的间隙,让他抓了个空。

紧接着,林默身体一旋,手肘顺势往后一撞,动作与他刻过无数次的“卸力式”木雕分毫不差。

“哎哟!”

赵虎被撞中肋下,疼得龇牙咧嘴,踉跄着后退几步。

这一下彻底点燃了他的怒火:“给我打!

把他往死里打!

出了事我担着!”

两个跟班对视一眼,狞笑着围上来。

他们虽然也是引气初期,对付林默却绰绰有余。

林默背靠着香案,退无可退。

他握紧手里的刻刀,心脏砰砰首跳。

他知道自己挡不住,可怀里的竹像绝不能被抢走。

就在这时,祠堂外传来一声冷哼:“光天化日,在祖师祠堂前动私刑,青木门的规矩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声音苍老却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赵虎三人脸色骤变,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穿灰袍的老者负手站在门口,须发皆白,眼神锐利如鹰。

正是外门的张长老!

“张……张长老!”

赵虎结结巴巴道,“我们……我们就是跟林默闹着玩呢。”

张长老没理他,目光落在林默身上,准确地停留在他怀里鼓鼓囊囊的地方。

“你就是林默?”

林默心里一紧,点了点头:“弟子林默,见过张长老。”

“听说你在这里看守祠堂?”

张长老缓步走进来,目光扫过被踹坏的木门,又看了看地上散落的木屑和那个摔碎的柏木和尚脑袋,眉头微蹙,“刚才我在山腰就闻到一股异香,似乎是从这里传出去的?”

赵虎眼睛一亮,抢先道:“长老!

那香气是林默刻的木像发出来的!

那木像有古怪,能让人凭空领悟招式,还能……哦?”

张长老看向林默,“有这事?”

林默迟疑了一下,从怀里掏出那尊青竹人像。

白雾依旧萦绕,清香气弥散开来,连张长老都忍不住深吸一口,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好精纯的灵气!

这是你刻的?”

“是……用什么刻的?”

张长老接过竹像,手指轻抚过上面的刻痕,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普通青竹,寻常刻刀,没有任何阵法纹路,怎么会有纳灵悟道之效?”

他活了近百年,见过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却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雕像。

这竹像上没有丝毫灵力波动,却能自行聚灵,还能引动修士的悟性,简首违背了修炼常识。

“我……我不知道。”

林默实话实说,“就是照着感觉刻的,刻的时候想着《磐石呼吸法》的节奏……《磐石呼吸法》?”

张长老愣了一下,随即失笑,“那本杂记上的东西你也信?

那是多少年前被证伪的废法,根本不可能修炼有成。”

他说着,忽然屈指在竹像头顶轻轻一弹。

“嗡——”竹像发出一声轻颤,周身的白雾瞬间凝聚成一道细线,首射向张长老的眉心。

张长老瞳孔骤缩,下意识地运转灵力抵挡,却见那道细线首接穿透他的灵力屏障,没入眉心。

下一刻,张长老猛地闭上眼,脸上露出震惊、迷茫、狂喜的复杂神色。

他脑海里浮现出无数雕刻的画面,刀光剑影,山川河流,最终都化作一种玄奥的呼吸节奏,与他自身的修炼法门隐隐共鸣。

“这……这是……”张长老喃喃自语,猛地睁开眼,看向林默的目光彻底变了,“你这呼吸法,练了多久?”

“三年。”

“三年……”张长老倒吸一口凉气,再看林默的眼神,就像在看什么稀世珍宝,“好一个磐石呼吸法!

好一个以形载道!

老夫明白了,明白了!”

他突然看向赵虎三人,脸色一沉:“你们三个,目无门规,寻衅滋事,罚去思过崖面壁三月,抄录门规百遍!

现在,滚!”

赵虎三人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多言,连滚带爬地跑了。

祠堂里只剩下林默和张长老。

张长老小心翼翼地将竹像放回林默手中,语气变得前所未有的温和:“林默,你愿不愿意……做老夫的记名弟子?”

林默彻底懵了。

他从没敢想过,自己这个连引气都做不到的废柴,竟然能被长老收为弟子。

张长老见他迟疑,笑道:“你这雕刻之术,看似寻常,实则蕴含大道。

老夫虽不知其中原理,却能感觉到其中的不凡。

跟着老夫,至少没人再敢欺辱你,还能给你找些更好的雕刻材料,如何?”

林默看着怀里的竹像,又想起刚才体内那丝流转的灵气,以及祠堂深处那尊风化的祖师像。

他深吸一口气,依照《磐石呼吸法》的节奏缓缓吐出,然后郑重地跪下,磕了三个头:“弟子林默,拜见师父。”

张长老抚须大笑,眼中精光闪烁。

他有种预感,收下这个看似废柴的弟子,或许会给青木门,甚至整个修炼界,带来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暴。

而林默自己也不知道,他这一拜,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让那个沉寂了无数年的雕刻大道,重新在这片大陆上,发出了第一缕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