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言情小说 > 锦绣缘全文阅读

锦绣缘全文阅读

夏函 著

言情小说连载

小说《锦绣缘全文阅读大神“夏函”将陆景渊沈知意作为书中的主人全文主要讲述了:第一夜逢故人暮春的江南总被连绵的雨幕裹青石巷的缝隙里积着倒映着两侧挂着灯笼的酒肆茶沈知意撑着一把油纸裙摆还是被斜飞的雨丝打湿了边她站在“知味斋”的木门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伞柄上雕刻的缠枝莲这是她回到临安的第三个三年她以沈家嫡女的身份嫁入靖安侯却在新婚夜被夫君陆景渊以“性情不合”为送回了江南老如今沈家败父亲病她只能靠着变卖嫁在这临安...

主角:陆景渊,沈知意   更新:2025-10-13 11:21:2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雨夜逢故人暮春的江南总被连绵的雨幕裹着,青石巷的缝隙里积着水,

倒映着两侧挂着灯笼的酒肆茶坊。沈知意撑着一把油纸伞,

裙摆还是被斜飞的雨丝打湿了边角,她站在“知味斋”的木门前,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伞柄上雕刻的缠枝莲纹。这是她回到临安的第三个月。三年前,

她以沈家嫡女的身份嫁入靖安侯府,却在新婚夜后,被夫君陆景渊以“性情不合”为由,

送回了江南老宅。如今沈家败落,父亲病逝,她只能靠着变卖嫁妆,

在这临安城里开了家小小的绣坊谋生。“沈姑娘,您来啦?”知味斋的掌柜见了她,

连忙笑着迎上来,“楼上靠窗的位置还空着,您还是老样子,要一壶碧螺春,一碟桂花糕?

”沈知意点头,收起油纸伞递给店小二,踩着木质楼梯往上走。二楼的客人不多,

她刚走到靠窗的桌前,就听见邻桌传来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慵懒的笑意:“这临安的雨,

倒是比京城缠绵多了。”她的脚步猛地顿住。那声音……是陆景渊。沈知意缓缓转过身,

就看见邻桌坐着个身着月白锦袍的男子,墨发用玉簪束着,侧脸的线条利落,

正是她名义上的夫君,如今的靖安侯陆景渊。他身边还坐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文人,

正拿着茶杯,笑着说:“侯爷久居京城,怕是不习惯这江南的湿意吧?”陆景渊抬眼,

恰好对上沈知意的目光。他的眼神顿了顿,似乎有些意外,随即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仿佛只是看到了一个陌生的故人。沈知意心口一紧,连忙低下头,快步走到自己的桌前坐下。

店小二很快端来了碧螺春和桂花糕,热气氤氲着,模糊了她眼前的视线。她拿起茶杯,

指尖却控制不住地颤抖——三年了,她以为自己早已忘了这个人,可再次见到他,

心脏还是像被什么东西攥着,又酸又疼。“沈姑娘,您的绣线到了,我给您送上来了。

”楼下传来绣坊伙计阿福的声音,沈知意连忙应了一声,起身想去接。可刚走到楼梯口,

就撞见了正下楼的陆景渊。两人距离不过一步之遥,沈知意甚至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墨香,

和三年前一模一样。她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屈膝行礼:“见过侯爷。”陆景渊看着她,

目光落在她身上洗得有些发白的素色衣裙上,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却没说话,

只是微微颔首,便径直走了过去。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雨幕里,沈知意才缓缓直起身,

心里像被雨水浇过,凉得透彻。她接过阿福手里的绣线,勉强笑了笑:“辛苦你了,阿福。

”“姑娘,刚才那个人……是京城来的大官吗?看着好有气势。”阿福挠了挠头,好奇地问。

沈知意垂下眼眸,声音轻得像叹息:“嗯,是个故人。”回到绣坊时,雨已经停了。

沈知意坐在窗边,看着窗外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手里拿着绣针,却半天没绣出一针。

三年前的记忆像潮水般涌来——她还记得新婚那天,红烛高燃,她坐在喜房里,

满心期待地等着夫君掀盖头。可等来的,却是陆景渊冰冷的声音:“沈姑娘,你我之间,

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心中已有旁人,你我各自安好便是。”那时她才知道,

陆景渊早已心有所属,娶她,不过是为了沈家的势力,好助他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后来沈家倒台,他便毫不犹豫地将她弃之如敝履。“姑娘,有人来定制绣品了。

”伙计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沈知意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情绪,起身走到前堂。

来的是个穿着丫鬟服饰的女子,看起来约莫十五六岁,手里拿着一块上好的云锦,

笑着说:“沈姑娘,我家主子想让您绣一幅‘百鸟朝凤图’,用来做嫁衣,不知您能否接下?

”沈知意接过云锦,触手光滑细腻,一看就价值不菲。她点头:“可以,

不知姑娘家主子何时需要?”“三个月后,”丫鬟想了想,又补充道,“我家主子说了,

若是沈姑娘有需要,府里可以提供最好的绣线和珍珠,只求姑娘能绣得精致些。

”沈知意应下,送走丫鬟后,心里却有些疑惑——能用上这么好的云锦做嫁衣,

想必是临安城里的富贵人家,可她在临安人脉不多,从未和这样的人家打过交道。

接下来的日子,沈知意一心扑在绣品上。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直到深夜才休息,

手指被绣针扎破了好几次,贴上创可贴又继续绣。阿福看着心疼,劝她歇一歇,

她却只是笑着说:“这是人家的嫁衣,可不能马虎。”这天傍晚,

沈知意正在绣“百鸟朝凤图”上的凤凰尾羽,忽然听见门外传来敲门声。她放下绣针,

起身去开门,却没想到门外站着的,竟是陆景渊的贴身侍卫,林风。“沈姑娘,

我家主子有请。”林风的语气恭敬,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沈知意心里一紧,

下意识地想拒绝:“我与侯爷早已无瓜葛,怕是不便去见他。”“沈姑娘,”林风叹了口气,

声音放软了些,“我家主子近日偶感风寒,太医开的药他都不肯喝,听说姑娘擅长调制药膳,

想请姑娘去帮忙做些清淡的吃食。”沈知意沉默了。她知道陆景渊的性子,

若是他不想做的事,没人能逼他。可他为什么偏偏找自己?难道是因为……“姑娘放心,

我家主子只是想请您帮忙,没有别的意思。”林风似乎看出了她的顾虑,连忙补充道。

沈知意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我跟你走。

”陆景渊住的地方是临安城里的一座别院,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沈知意跟着林风走进别院,

就看见陆景渊坐在庭院里的石桌旁,脸色苍白,嘴唇干裂,显然是病得不轻。“你来了。

”陆景渊看见她,声音沙哑,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暖意。沈知意没说话,只是走到石桌旁,

放下手里的药箱——她出门时,特意带上了自己调治风寒的药材。“侯爷,我先给您诊脉。

”陆景渊伸出手,任由她的指尖搭在自己的腕脉上。他的脉象虚浮,带着明显的风寒之症,

还有些气血不足的迹象。沈知意收回手,眉头微蹙:“侯爷这是风寒入体,又加上劳累过度,

得好好调理才行。”“我知道,”陆景渊看着她,眼神复杂,“只是太医开的药太苦,

我喝不下去。”沈知意没接话,只是转身走进厨房。

她从药箱里拿出紫苏、生姜、葱白等药材,又找了些大米,熬了一锅紫苏生姜粥。粥熬好后,

她盛了一碗,端到陆景渊面前:“侯爷,您先喝碗粥暖暖身子。”陆景渊接过粥碗,

小口小口地喝着。粥里带着紫苏的清香和生姜的微辣,却不觉得难喝。他喝完一碗,

看向沈知意:“再来一碗。”沈知意又盛了一碗给他,看着他喝完,

才拿出自己调治风寒的药膏,递给他:“侯爷,这药膏您晚上睡觉前涂在太阳穴和脖子后面,

能缓解头痛和鼻塞。”陆景渊接过药膏,指尖触到她的手指,两人都顿了一下。

沈知意连忙收回手,站起身:“侯爷,粥也喝了,药膏也给您了,我该走了。”“等等,

”陆景渊叫住她,从怀里拿出一个锦盒,递给她,“这个给你。”沈知意打开锦盒,

里面是一支成色极好的玉簪,簪头雕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梅花。她认得这支玉簪,

这是当年她母亲留给她的嫁妆,后来沈家败落,被她变卖了,没想到竟会在陆景渊手里。

“你……”沈知意抬头看着他,眼里满是疑惑。“我知道你当年变卖了不少嫁妆,

”陆景渊的声音有些低沉,“这支玉簪是我偶然从当铺里买回来的,现在还给你。

”沈知意握着锦盒,心里五味杂陈。她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终只是道了声谢,转身离开了别院。回到绣坊后,沈知意看着手里的玉簪,一夜无眠。

她不明白陆景渊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愧疚,还是别的什么?可不管是什么,他们之间,

早已回不去了。第二章 旧事重提接下来的几天,沈知意每天都会去陆景渊的别院,

给他做些清淡的药膳,帮他调理身体。陆景渊的病情渐渐好转,脸色也红润了些,

话也多了起来。这天,沈知意正在厨房熬制银耳莲子羹,陆景渊走了进来。他靠在门框上,

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忽然开口:“知意,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吗?

”沈知意的动作顿了一下,手里的勺子差点掉在锅里。她转过身,看着陆景渊,

眼神复杂:“侯爷,过去的事,我已经忘了。”“你没忘,”陆景渊走进厨房,站在她面前,

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我知道你没忘。那年在京城的上元节,你穿着粉色的衣裙,

在灯会上放风筝,风筝线断了,正好落在我手里。你跑过来拿风筝,不小心撞到了我,

还跟我道歉,说自己太冒失了。”沈知意的心猛地一跳。她怎么会忘?

那是她第一次见到陆景渊,他穿着青色的长衫,站在灯火阑珊处,笑容温和,

像极了她梦里的良人。后来她得知,自己要嫁的人就是他,心里有多欢喜,只有她自己知道。

“那又如何?”沈知意避开他的目光,声音有些冷淡,“不过是一场意外罢了。

”“不是意外,”陆景渊抓住她的手,语气急切,“知意,当年我娶你,

并非只是因为沈家的势力。我……”“侯爷!”沈知意打断他,用力抽回自己的手,

“当年的事,已经过去了,再提也没什么意义。我现在只想好好经营我的绣坊,

过平静的日子,还请侯爷不要再打扰我。”说完,她端起熬好的银耳莲子羹,快步走出厨房,

留下陆景渊一个人站在原地,眼神落寞。回到绣坊后,沈知意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陆景渊的话像一根刺,扎在她的心里,让她想起了那些甜蜜又痛苦的过往。

她以为自己早已放下,可原来,只是自欺欺人罢了。几天后,

定制“百鸟朝凤图”的丫鬟又来了,还带来了一些珍珠和宝石,说是给绣品做点缀的。

丫鬟看着沈知意绣好的部分,忍不住赞叹:“沈姑娘,您绣得真好,这凤凰的羽毛栩栩如生,

就像真的一样。”沈知意笑了笑,刚想说话,就听见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知意,

我来看看你。”她抬头一看,竟是陆景渊。丫鬟看见陆景渊,连忙行礼:“见过侯爷。

”陆景渊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沈知意身上:“你在忙?”“嗯,”沈知意拿起绣针,

继续绣着,“侯爷怎么来了?”“我来送些东西给你,”陆景渊从身后拿出一个食盒,

放在桌上,“这是我让人做的桂花糕,你以前最喜欢吃的。”沈知意看着食盒,

心里一阵酸涩。她以前确实喜欢吃桂花糕,尤其是陆景渊亲手做的。可自从她被送回江南后,

就再也没吃过了。“谢谢侯爷,”沈知意的声音有些冷淡,“不过我现在忙,没时间吃,

侯爷还是拿回去吧。”陆景渊的眼神暗了暗,却没坚持,只是说:“那你记得吃,别放坏了。

”丫鬟看着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尴尬,连忙找了个借口:“沈姑娘,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下次再来看您。”丫鬟走后,绣坊里只剩下沈知意和陆景渊两个人。

陆景渊看着她认真绣活的样子,沉默了片刻,开口:“知意,我知道当年是我对不起你,

我也知道你心里恨我。可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弥补你。”沈知意停下手里的动作,

抬头看着他:“侯爷,弥补?有些伤害,一旦造成了,就再也无法弥补了。当年你弃我而去,

让我在沈家最难的时候,独自一人承受所有的压力和嘲讽。现在沈家没了,父亲也走了,

你说要弥补我,你能把我的父亲还给我吗?能把我失去的尊严还给我吗?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这些年,

她一直把所有的委屈和痛苦藏在心里,从不轻易示人。可在陆景渊面前,她再也忍不住了。

陆景渊看着她流泪的样子,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他伸出手,想帮她擦去眼泪,

却被她躲开了。“侯爷,请你走吧,”沈知意擦干眼泪,声音恢复了平静,

“我不想再和你有任何瓜葛。陆景渊看着她决绝的眼神,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也没用,

只能点了点头:“好,我走。但我不会放弃的,知意,我会等你,等你愿意原谅我的那一天。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绣坊。陆景渊走后,沈知意再也无心绣活,她坐在窗边,

看着窗外的雨,哭了很久。她知道,自己心里其实还爱着陆景渊,

可她也无法原谅他当年的所作所为。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让她痛苦不堪。几天后,

沈知意收到了一封来自京城的信,是她的闺蜜林婉儿写来的。林婉儿在信里说,

靖安侯府最近出了大事,陆景渊的继母柳氏联合外戚,想夺取侯府的权力,

还诬陷陆景渊谋反,现在陆景渊在京城处境艰难,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沈知意看完信,

心里咯噔一下。她虽然恨陆景渊,可也不想看到他出事。她犹豫了片刻,

最终还是决定去京城,帮陆景渊一把。她把绣坊交给阿福打理,

又带上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和药材,连夜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