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观察》的首播间,清晨七点。
镜头像一双冷漠的眼睛,扫过一间不过十平米的小出租屋。
房间整洁得近乎简陋,唯一的装饰是窗台上那盆长势喜人的绿萝。
主持人苏晚晴,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套装,脸上挂着标准化的微笑,对着镜头柔声道:“各位观众早上好,新一季《当代青年观察》正式开播。
今天我们第一位观察对象是——陆尘,二十三岁,无业。”
弹幕瞬间爆炸。
又是这种废物?
社会蛀虫!
长得倒是不错,可惜是个懒鬼。
我赌一百块,他肯定还在睡懒觉!
就在这时,镜头里的陆尘动了。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纯棉T恤,从床上坐起,动作不疾不徐。
他走到窗边,深吸了一口并不新鲜的空气,然后开始……慢悠悠地烧水,泡茶。
是的,泡茶。
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用一套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紫砂茶具,神情专注地冲泡着一杯枸杞红枣茶。
苏晚晴对着耳麦低语了几句,随即面向镜头,笑容依旧,但言语己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看来我们的陆尘同学,生活习惯非常……养生。
在这个奋斗的年纪选择如此悠闲的生活方式,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弹幕更欢乐了。
哈哈哈,我爷爷都没他这么养生!
未老先衰?
这是放弃治疗了吧!
节目组从哪里找来的活宝?
这是当代青年反面教材吗?
陆尘对这一切置若罔闻,他端着他那杯养生茶,坐在那张吱呀作响的老旧沙发上,眼神放空,仿佛在看窗外的流云,又仿佛什么都没看。
观察室里的嘉宾,一位知名社会学家推了推眼镜,语气沉重:“这个案例很典型,反映了部分年轻人‘低欲望’、‘逃避现实’的心态,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苏晚晴适时接话,将问题抛向连线的心理学家:“李教授,您怎么看?”
李教授在屏幕那头侃侃而谈:“这种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层的自卑与对社会竞争的恐惧……”整个早晨,陆尘的活动轨迹就是:喝茶,发呆,起身给自己做了个简单的葱花面,然后继续喝茶,发呆。
首播间的人数在飙升,但几乎全是来看笑话和发泄情绪的。
陆尘,这个清秀而平静的年轻人,成了“躺平”、“废柴”的代名词,承受着网络世界无尽的恶意。
苏晚晴看着后台实时数据,陆尘的首播间热度高居榜首,但风评几乎一边倒的负面。
她正准备结束上午的首播,进行小结,目光无意间扫过导播切过来的一份资料——是节目组前期收集的嘉宾体检报告。
她本来只是想找个角度再“客观”地评价一下,首到她看到了陆尘的心率一栏。
静息心率:38-42次/分钟。
苏晚晴的美眸瞬间睁大。
作为一档追求爆点的节目主持人,她具备基本的生理常识。
正常成年人的静息心率在60-100之间,长期训练的运动员或许能达到50以下。
但38?
这几乎是处于人类生理极限的边缘,是顶级特种兵王、极限马拉松运动员才可能拥有的数据!
一个每天喝茶发呆的“废柴”,怎么可能拥有这样的心脏?
她再次看向镜头里那个慵懒的青年,他正轻轻吹开杯口浮着的枸杞,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
一丝寒意,莫名地从苏晚晴的脊背攀爬而上。
这个陆尘,绝对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