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夜巷惊魂民国二十三年秋,江宁城。
霜降已过,寒风渐起,卷起街角的落叶打着旋儿。
夜幕下的秦淮河畔灯火阑珊,丝竹声隐隐从画舫上飘来,却掩不住这座六朝古都日渐浓郁的暮气。
时局动荡,人心惶惶,街上行人匆匆,无人留意那个倚在巷口阴影里的落魄身影。
陈青衫裹紧那件穿了五六年的旧呢子大衣,摸出怀表看了一眼——晚上八点一刻。
他深吸一口烟斗,吐出的烟雾融入夜色,如同他那日渐模糊的前程。
四十岁的侦探,曾是警局里最耀眼的新星,如今却沦落到在街边等一桩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内容的委托。
“陈侦探?”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青衫转身,看见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身着半旧的青布长衫,脸上带着焦急与惶恐。
“我是陈青衫。”
他将烟斗在墙上轻轻敲了敲,“有事找我?”
少年急切地点头:“我是‘庆喜班’的学徒小六子,我们班主请您务必去一趟。
班子里...出事了。”
陈青衫眯起眼睛。
庆喜班,江宁城中最负盛名的戏班子,他年轻时也曾在那里听过几场戏。
班主冯玉堂,是个在梨园行当里摸爬滚打三十余年的老戏骨,为人精明强干,怎会找他这个早已落魄的侦探?
“什么性质的事?”
陈青衫不动声色地问。
“人...人不见了。”
小六子声音发颤,“已经第三个了,都是夜里凭空消失的,只留下...只留下一件红戏服。”
陈青衫的眉头微微挑动。
2 红戏服之谜庆喜班驻扎在秦淮河畔的一处老宅院里,据说是前清某位官员的宅邸,前后三进,雕梁画栋虽已斑驳,仍可见当年气派。
戏台设在第二进院子里,台前摆着十几张八仙桌,平日里座无虚席,今晚却冷冷清清,只有几个班子里的人聚在堂屋内,面色凝重。
班主冯玉堂一见陈青衫进来,立刻起身相迎。
他约莫五十出头,身着藏青色长衫,面容清癯,眼角的皱纹如刀刻般深邃,此刻却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与焦虑。
“陈侦探,久仰大名。”
冯玉堂拱手道,声音沙哑,“深夜相邀,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陈青衫淡淡还礼:“冯班主客气了。
不知班中出了何事,需要我这个无用之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