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雁门烬

第3章 边关

发表时间: 2025-10-09
北境的风,总裹着沙砾往人骨缝里钻。

谢玄刚巡完雁门关西翼的烽火台,回到营帐时,肩头的银甲己蒙了层灰黄,指尖冻得发僵——粮草断了三月,军中连御寒的炭火都省着用。

“将军,喝碗热汤!”

帐帘被掀开,带着股寒气的身影钻进来,是队长陆青,手里捧着个粗瓷碗,碗沿还冒着热气。

陆青是谢玄十西岁从军时就跟着的旧部,左脸有道刀疤,是当年替谢玄挡蛮族弯刀留下的,两人早不是上下级,更像兄弟。

谢玄接过碗,是掺了杂粮的肉汤,虽清得能照见人影,却暖得他心口发颤。

“又从你自己份例里省的?”

他抬眼笑问。

陆青挠挠头:“将军身子要紧,我皮糙肉厚,冻不着。”

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几块烤得焦硬的麦饼,“方才伙房老张偷偷塞我的,说给将军当夜宵——他还念叨着,等将军打了胜仗,要跟着回京城吃桂花糕呢。”

谢玄捏着麦饼,忽然念起灵枢。

边关战事太紧,他还没来得及回信。

正想着,帐外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驿卒举着明黄色的圣旨,在帐外高喊:“圣旨到——北境守将谢玄接旨!”

谢玄心里一沉,放下碗就往外迎。

跪在雪地里听旨。

“蛮族遣使议和,召谢玄即刻回京共商条款”此话一出,像块冰砸在他心上——北境刚探得蛮族新首领整兵的消息,怎会突然议和?

可圣旨上盖着鲜红的御印,他抬头看向驿卒,对方眼神躲闪,只催着“陛下急盼,将军需即刻启程”。

回帐后,陆青一听说要回京,眼睛瞬间亮了,挠着后脑勺嘿嘿笑:“真能回京城?

那可太好了!

我还想着回去给老张带两斤京城的酱肘子呢!”

可话音刚落,他猛地一拍大腿,语气瞬间炸了:“不对!

准是柳承业那帮怂货又怕了蛮族!

就知道议和求和,没点骨头!

咱们将军在边关拼着命守着,他们倒好,躲在京城当缩头乌龟!”

说罢还往地上啐了一口,满是对保皇党的嗤之以鼻。

谢玄靠在帐壁上,没接陆青的话,只是低头盯着靴面上沾的黄沙。

方才驿卒躲闪的眼神、圣旨上“急召”二字的刻意,还有保皇党素来视谢家为眼中钉的过节,像几团乱麻缠在他心头——他怎么会看不出不对劲?

议和是朝堂重臣的事,轮不到他一个边关守将插嘴,这分明是“调虎离山”的引子,甚至可能藏着更狠的招。

他指尖下意识摸向腰间的佩剑,剑柄上刻着的“忠”字,是他十五岁从军时父亲亲手刻的。

这些年在北境,多少次身陷险境,支撑他的从来不是战功,而是“武将以忠为本”的信念——君命哪怕是刀山火海,也得接着。

可此刻,这信念却像被北风吹得发颤。

赵煜从小就不喜他,总说他“仗着谢家功高,眼里没皇子”;如今谢家战功累加,早成了“功高盖主”的活靶子。

保皇党彻底掌权后,激进党被清剿得七零八落,作为激进党最后的依仗,谢家本就是众矢之的。

想到这儿,他后背莫名窜起一股寒意——保皇党要除他,赵煜难道就没有?

先前信里京城传来的风声,官员一个个被构陷下狱,如今又用“议和”当由头急召他回去,这哪里是调虎离山,分明是要把他从北境的根基里***,再一刀斩了。

他甚至能隐约猜到,赵煜看着圣旨上“谢玄”二字时,眼底藏着的忌惮与杀意。

可他指尖还是攥紧了剑柄上的“忠”字——抗旨?

那就是坐实了“谋逆”的罪名,不仅自己活不成,还会连累镇国公府满门,连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弟兄。

他深吸一口气,把那点刺骨的猜测压回心底,犹豫像被北风吹散的雪,没了踪影:就算真有杀心,君命在前,他也得去。

他终于抬眼,打断还在骂骂咧咧的陆青:“别骂了,君命难违。

挑二十个精锐的亲兵跟我走,剩下的弟兄守好雁门关。

这里不能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