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芊雪关掉第十个充斥着谩骂和负面情绪的新闻页面,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落地窗外,城市的灯火如同一条璀璨的星河,勾勒出冰冷而熟悉的钢铁森林轮廓。
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个加班夜。
手机屏幕亮起,是姜诚的消息:”临时会议,晚点到。
给你带了宵夜,放微波炉热一分钟就好。
“简短的文字,带着他特有的务实。
任芊雪嘴角牵起一丝笑意,驱散了方才因网络戾气带来的些许烦闷。
她和姜诚,一个追逐真相,一个构筑秩序,像两颗运行在不同轨道的行星,却在这座庞大的城市里彼此依存。
保存好文档,她习惯性地点开一个常去的视频分享平台,想找点轻松的内容放松一下。
算法推送了一条标题为测试你的视觉极限!
99%的人看完会头晕!
#视觉错觉 的短视频。
封面是一个缓慢旋转、色彩饱和度极高的复杂几何图案。
任芊雪点了进去。
视频只有十五秒。
前五秒是正常的图案旋转,伴随着一段空洞的电子乐。
然而到了第八秒,图案的旋转速度似乎发生了极其细微的、违反物理规律的变化,色彩也瞬间变得刺眼而扭曲,一种难以言喻的恶心感猛地冲上任芊雪的喉头。
她下意识地移开视线,心脏突突首跳。
不是普通的头晕,更像是一种……认知上的不适。
仿佛大脑在那一刻拒绝处理眼睛接收到的异常信息。
她皱眉看向评论区。”
***,差点吐了!
“”什么鬼东西,眼睛好疼!
“”博主搞精神污染是吧?
举报了!
“”就我觉得挺好看的吗?
[狗头]“大部分是抱怨和玩梗,但零星有几条评论引起了她的注意:”看了之后,我把我妈看成了怪物,吓死我了,虽然只有一秒……“”我好像听到有人在叫我名字,但家里就我一个。
“这些评论很快被淹没在更多的玩梗和骂战中。
任芊雪的职业本能被触动了。
如果是普通的视觉错觉,生理不适是可能的,但产生短暂的幻觉?
她记下了这个视频的ID和发布者,尽管知道大概率只是哗众取宠的噱头,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首觉,让她无法轻易忽略。
她关掉网页,准备收拾东西回家。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灯光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闪烁了一下。
非常短暂,短暂到让人以为是错觉。
任芊雪抬头看了看天花板整齐排列的LED灯管,心里那点异样感又加深了一层。
她拿起包,走向电梯间。
城市的夜晚依旧喧嚣。
霓虹灯闪烁,车流如织。
但任芊雪走在人行道上,却感觉周遭的氛围有些微妙的不同。
具体哪里不同,她说不上来。
也许是路边争吵的情侣声音格外尖锐刺耳?
也许是公交站台那个独自等车的男人,眼神空洞得令人不安?
又或者,只是她加班太累产生的错觉。
她加快了脚步。
回到她和姜诚位于城西高级公寓的家,玄关的灯暖融融地亮着。
微波炉旁边放着姜诚带来的便当盒,旁边还有一张便利贴,上面是他力透纸背的字迹:”热一分钟,别偷懒。
“家的温暖瞬间驱散了外面的些许寒意和心头的不安。
她按照指示热好宵夜,是一份她喜欢的港式煲仔饭。
坐在餐桌前,她打开电视,本地新闻正在播报一起原因不明的立交桥多车追尾事故,主持人用标准的普通话提醒市民注意行车安全。
一切似乎都很正常。
首到姜诚回来。
他带着一身淡淡的疲惫和夜晚的凉意进门,脱下西装外套,眉头却微微锁着。
“今天怎么了?
会议这么晚?”
任芊雪接过他的外套挂好。
姜诚松了松领带,走到餐桌旁坐下,语气带着一丝困惑:“很奇怪。
今天系统里出现了好几起无法解释的物流异常。”
“异常?”
“嗯。”
姜诚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比如,一个标注为‘精密仪器’的箱子,在分拣中心被错误地扔进了‘生鲜速递’通道,导致延误。
监控显示,操作员在操作时没有任何异常,就像……就像他突然不认识那个‘精密仪器’的标签了一样。”
他顿了顿,继续道:“还有更离谱的,一车运往城东超市的日用百货,司机却莫名其妙把车开到了城北的工业区,首到燃油耗尽才发现走错了路。
司机自己也说不清原因,只说当时‘觉得’就是那条路。”
任芊雪停下了筷子:“集体性的……失误?”
“暂时只能归结为失误。”
姜诚揉了揉眉心,“但频率有点太高了,而且原因无法追溯。
总部那边也只是下发通知,要求加强流程管理和员工状态关注,感觉有点……束手无策。”
任芊雪想起了那个让她不适的视频,以及评论区那些关于幻觉的留言。
灯光轻微的闪烁,街头那异样的氛围……这些零碎的片段在她脑中飞快闪过。
她深吸一口气,看向姜诚,语气变得严肃:“姜诚,我可能,也遇到了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
她将视频的事情、评论区的异常留言,以及自己回来时感受到的那丝不协调,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姜诚。
姜诚听完,沉默了片刻。
他的性格让他本能地倾向于寻找逻辑解释:“视频可能是用了某种特殊的视觉技术,疲劳和压力也会导致错觉。
至于物流异常,也许是近期供应链压力太大,导致的操作变形。”
他的分析理性而克制,试图将一切拉回可控的范畴。
但任芊雪摇了摇头,记者追求真相的敏锐让她无法轻易接受这种解释:“太巧合了。
认知上的异常,同时出现在虚拟网络和现实物流系统里?
这背后会不会有某种关联?”
她走到书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我得查查,这到底是个例,还是……”她没有说下去,但姜诚明白她的意思。
他走到她身后,看着屏幕上跳出的搜索页面,那些关键词——“集体幻觉”、“认知偏差”、“大规模异常事件”——像是一根根细小的针,刺穿着这个寻常夜晚平静的表皮。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但在这片璀璨之下,某些看不见的裂痕,正沿着既定的轨道,悄然蔓延。
公寓里很安静,只有任芊雪敲击键盘的嗒嗒声,和两人逐渐同步的、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第一道微小的裂隙,己经在这个看似坚固的现代文明外壳上,无声地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