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典的侄子在电影院里被一个黑帮大哥误杀了,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
中典放下手头的生意,去料理侄子的后事。
可是,仅仅几天的时间,中典错过了服装交易会,现有的款式跟不上时尚的潮流,丢失了大量订单,他的资金周转不过来,面临了工资发不出的窘境。
员工们体恤老板的心酸,任劳任怨地干了两月有余,然而事态越来越严重了,亚洲金融危机卷土而来,中典终于支撑不下去,服装作坊破产倒闭了。
员工收到了中典亲笔签的欠条,大伙儿纷纷收拾行囊准备重新找工作。
这时,几个员工秘密组织了一场谋划。
他们趁中典和筱兰焦头烂额之际,支开了照看桦桦的娉娉和云云,又捂住了目睹整个过程的晶晶的嘴眼。
桦桦被偷偷抱走了,他们留下消息,不准时发工资就不交出桦桦。
中典和筱兰报了警,又发动了亲戚出谋划策和募集资金,终于在警方的协助下,在一个多月后,接到了朝思暮想的桦桦。
这几个员工除了领走自己的工资,还勒索了一大笔赎金,美其名曰是桦桦一个多月的生活费和看护费。
经历了这个劫难,中典欠下了近三十万的外债,再也不能让服装作坊起死回生了。
于是,中典决定举家回老家生活,一大家子坐着带有卧铺的长途客车,一路颠簸地踏上回家的路。
中典和筱兰舍不得扔下任何一件家具家电,竟然央求着司机给他们载上所有的家当——缝纫机,彩电,洗衣机,被褥和桌椅。
到了休息点,司机抱怨超载和油耗高,只见中典塞给他一包香烟,胁肩谄笑着。
一路上,晶晶和云云蜷缩在一张床铺上(为了节省车费),云云有些霸道,总是挤得晶晶强忍着泪水。
每当吃上喜爱的花朵造型的蛋糕时,晶晶才略感宽慰。
经历三天两夜的舟车劳顿,一大家子终于踏上了故乡的大地。
那时天刚蒙蒙亮,晶晶睡眼惺忪,揉揉了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低矮的居民楼和格外醒目的酒店。
“这里怎么这么破啊?”
晶晶失望地说。
娉娉不以为然地说:“这是我们的故乡,不能和城市比。”
晶晶坐上人力三轮车,跟着妈妈回家,一路上,她浮想联翩,想象着老家的样子,期待着盼望着……娉娉对老屋有着无尽的思念和特殊的情感,她在那里和祖父祖母生活了好几年,享受到了独份的偏爱。
但祖父祖母相继离世后,娉娉被伯父送回到父母身边生活。
一回到朝思暮想的老屋,娉娉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领着晶晶走近那承载了无数回忆的地方。
晶晶对老屋的西周充满了好奇,眼睛不停地东张西望,仿佛每一处都是新奇的世界。
这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古宅,青砖白瓦间透露出古色古香的气息,气派的门楼上雕刻着工艺精湛的图腾,每一条纹路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娉娉轻轻抚摸着斑驳的墙壁,眼前仿佛浮现出儿时与伙伴们嬉戏打闹的场景,耳边似乎还回响着欢声笑语。
晶晶在一旁兴奋地指着门楼上的图案,问这问那,娉娉耐心地一一解答,那一刻,故乡的温暖与美好在两人心中悄然绽放。
晶晶推开大门,参观了这个古宅。
它是一座西西方方的西合院,中间围着一个宽敞的大院子,大门正对着庄严的祖祠,里面供奉着历代祖宗的牌位。
每当节日来临,家族成员都会聚集于此,共同缅怀先人。
然而,这座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古宅,却也难掩岁月的痕迹。
晶晶和家人挤在祖传下来的两个破败房间里,楼梯还是与中典的兄长共用的,狭窄而陡峭。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几个伯父常年在外经商,慷慨地允许晶晶一家暂住在他们的房间。
故乡的老宅,历经百年风雨,己显破败。
台风肆虐时,老屋就像一位迟暮之年的老者,在风雨中颤抖,发出阵阵***与咆哮。
夜深人静,风穿过破碎的瓦片,发出令人心悸的声响。
晶晶对这场景早己不陌生。
每当暴雨来临,她总是第一时间拿起桶和盆,熟练地摆放在屋内各个角落。
屋外暴雨如注,屋内滴滴答答,她心中泛起一丝不安。
一大家人安顿下来了,中典重拾木匠手艺,筱兰则在工厂忙碌于流水线。
尽管生活平凡,偶尔还伴有小争执,但一家人和睦共处,共同面对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