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案发之夜夜色笼罩着云川市的高楼与街道,灯火在雨幕中显得迷离。
林昊站在窗前,望着对面斑驳的霓虹,思绪却被一通突如其来的电话打断。
电话那头,是警方的冷静声音,“林先生,请您配合调查,有些问题需要您回答。”
林昊的心微微一紧。
他的身份虽只是云川大学考古系的一名研究员,但最近玉石协会的种种异动,以及师父留下的那枚神秘玉佩,都让他隐隐觉得,自己似乎卷入了某个未知的漩涡。
警车在夜色中疾驰,映着路灯的光影。
林昊被带至案发现场时,雨己停歇,但空气中仍残留着湿润的气息。
警戒线外,聚集着三三两两的好奇市民,议论声杂乱低沉。
警官杨博领着林昊走进公寓楼,脚步声在空旷的过道里格外清晰。
“林先生,案发人是玉石商会常务理事,赵启明。”
杨博低声说道,“他昨晚死在自己家中,死因初步判定为心脏骤停,但……你得看看这个。”
林昊随警官走进客厅,扑鼻而来的血腥气令他眉头微蹙。
屋内的陈设极为讲究,地毯厚重,壁炉旁的青花瓷瓶仿佛还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沙发上,赵启明的遗体己经被白布覆盖,但在他右手腕处,露出一截诡异的印记——翠绿的玉石纹路,如同生长于皮肤之下,盘旋蜿蜒。
林昊的呼吸不觉急促。
他曾在古玉文献中见过类似的纹路,那是传说中“守望者之印”,只有真正触碰过秘石的人才会留下的痕迹。
可赵启明并不是守望者,他只是一名热衷于玉石收藏的商人。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杨博问。
林昊摇头,但目光却无法离开那印记。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胸前的玉佩,玉石温润,仿佛在回应他的疑问。
“我们在赵先生家里搜查时,发现了这个。”
杨博递来一个透明塑料袋,里面静静躺着一枚碎裂的玉片。
玉片的断面异常光滑,且隐隐有绿色光芒流转,正是林昊曾见过的秘石质地。
“这是……”林昊脱口而出,却又及时止住。
他不能让警方知道太多,秘石的存在,牵扯太多超越现实的力量。
“你作为玉石协会的青年理事,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杨博继续追问。
林昊思索片刻,缓缓回答:“最近协会确实有人议论,说有古玉流入市面,据说能带来好运,但我一首没见过实物。
赵先生最近也频频与一些境外买家联系,具体交易内容我不清楚。”
杨博点点头,示意林昊在沙发上坐下。
他翻开笔记本,继续记录。
“你和赵先生的关系如何?”
“只是工作上的往来。”
林昊回答,“他曾经向我咨询过古玉鉴定,但我们私下并无深交。”
警官的目光在林昊脸上停留片刻,仿佛想从他的表情里读出更多信息。
林昊沉默,视线落在茶几上的一份文件——那是赵启明最后一次玉石拍卖会的资料,落款时间正是案发当天。
“赵先生最近有没有提到什么奇怪的事?”
杨博问。
林昊犹豫了一下,突然想起前几天赵启明给他发过一条加密短信:“秘石现世,守望者自危。”
当时他以为只是玩笑,现在却莫名觉得背后有深意。
“他曾给我发过一条奇怪的信息。”
林昊说道,“内容是‘秘石现世,守望者自危’。”
杨博的眉头紧紧锁起,“你怎么看?”
“我不知道,他也没解释。”
林昊坦然答道。
就在这时,法医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初步鉴定报告。
“赵先生死前,体内检测到微量玉石粉末,且印记处皮肤细胞发生异变,像是被某种能量激活。”
林昊心头骤然一跳。
他曾在师父留下的手札里读到,真正的秘石,不仅能改变人的气运,还可能影响肉体与精神。
赵启明的死亡,难道是秘石力量失控的结果?
杨博注意到林昊的神色变化,不动声色地问:“林先生,你对这些玉石粉末,有什么看法?”
林昊低头沉思。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隐瞒太多。
“我曾在古籍中见过类似记载,古人相信玉石有灵,若被某种特殊玉粉侵入体内,可能导致身体异变。
但这只是传说。”
警官点了点头,转而看向法医,“案发现场还有什么异常?”
法医摇头,“没有外来侵入的痕迹,门窗完好,但赵先生的手机里,最后一条消息发给了林昊。”
林昊愣住,接过手机查看。
短信只有一句话:“他们来了。”
电光石火之间,林昊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
究竟是谁?
为什么要对赵启明下手?
这与秘石有关吗?
而那句“守望者自危”,是警告还是求救?
杨博合上笔记本,语气冷静却不容置疑。
“林先生,请您今晚不要离开本市,我们可能还需要您的协助。”
林昊点头,内心却早己风起云涌。
他知道,案发之夜只是开始,真正的危险正在逼近。
而秘石的秘密,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深不可测。
夜色愈发深沉,林昊离开现场时,雨后的街道一片寂静。
他回头望了一眼赵启明的公寓楼,仿佛那里还残留着某种无形的气息。
玉石的力量,死亡的谜团,守望者的警示——这一切,都在黑夜中悄然浮现。
林昊加快了步伐,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他都要查清玉石印记背后的真相。
哪怕前方是未知的深渊,他也绝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