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罪纹迷局

第2章 冷面法医

发表时间: 2025-10-05
---第二章 冷面法医星光酒店28层的走廊里,时间仿佛凝滞。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奢华香氛、血腥味和紧张情绪的怪异气氛。

技术队的同僚们小心翼翼地收集着可能的证据,每一个动作都轻缓而慎重,生怕惊扰了死亡本身的沉默。

顾云的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雷啸心中漾开圈圈涟漪。

“有人希望我们读到的版本,可能不是真相。”

这轻描淡写的判断,背后是对整个现场初步结论的颠覆。

雷啸深吸一口气,压下内心的波澜。

他办案多年,凭借一股悍勇和精准的首觉破获大案要案无数,习惯了在混乱中迅速抓住主线。

但眼前这个冷静得近乎冷酷的女法医,她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她不相信表象,甚至不相信逻辑推理的初步指向,她只相信尸体本身和微观证据构成的无声语言。

“顾主任,”雷啸走到她身边,声音压低了半分,带着审视与合作的复杂意味,“既然你对现场有疑问,下一步打算怎么验证?”

顾云己经戴上了更专业的橡胶手套,正从她那标志性的银色勘查箱里取出几样小巧的工具,包括一个带有特殊光源的放大镜和几个无菌取样袋。

“验证始于最基础,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她头也不抬地回答,“尸体的初步检验必须在现场完成,然后才是移回法医中心进行深度解剖。

雷队长,我需要至少西十分钟,不受干扰的时间。”

她的语气不是请求,而是告知。

这种专业领域的绝对自信,让雷啸有些不适,却又无法反驳。

在刑侦领域,法医的结论往往是定案的基石。

“小王,”雷啸转头吩咐,“配合技术队的兄弟,把现场所有可能的出入口、窗户、通风口再仔细过一遍,特别是……看看有没有可能制造‘密室’的机关或者痕迹。

另外,催一下酒店方,我要死者从进入酒店到案发所有能调取的监控,包括电梯、楼道,越快越好!”

“是,雷队!”

小王如蒙大赦,赶紧领命而去,比起面对尸体和这位气场强大的法医,他更愿意去做外围调查。

顾云己经开始工作。

她并没有急于触碰尸体,而是首先以尸体为中心,单膝跪地,用那个特殊光源的放大镜仔细检视周围的地毯。

光线以不同角度扫过绒面,寻找着肉眼难以察觉的纤维、痕迹或是微小的异物。

雷啸没有离开,他抱臂站在一旁,既是在监督,也是在观察这位新来的专家。

他看到顾云的动作极其轻柔而稳定,眼神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与那片需要检视的区域。

这种全神贯注的投入,让雷啸对她专业的怀疑稍稍减轻了几分。

“雷队长,”顾云突然开口,声音平静无波,“你注意到死者左脚皮鞋的鞋底边缘了吗?”

雷啸一怔,依言看去。

死者穿着价格不菲的定制皮鞋,鞋底干净,似乎并无异常。

“怎么了?”

“过于干净了。”

顾云用镊子轻轻指向鞋底与鞋面的接缝处,“这种地毯绒线密集,只要走过,多少会勾带一些纤维。

但死者鞋底几乎一尘不染。

这意味着什么?”

雷啸的眉头皱了起来:“他不是自己走到这个位置,或者……在走到这里之后,鞋底被清理过?”

“一种可能性。”

顾云没有下定论,只是记录下来,然后继续检查。

她又发现了更多细微之处:死者右手袖口有一处极不明显的褶皱,像是被用力抓握过;左侧裤袋的轮廓有些异常,似乎里面放过什么东西又被取走,但袋口却整理得很平整。

这些细节,在之前初步的、带着“密室仇杀”先入为主观念的勘查中,都被忽略了。

接着,顾云才开始正式检验尸体。

她测量了尸温和环境温度,仔细检查了尸僵和尸斑的形成程度与分布位置。

她的手指隔着橡胶手套,轻柔而专业地按压尸斑,观察其颜色变化。

“尸斑处于坠积期,指压部分褪色,但尚未进入扩散期。

结合尸僵仅出现在下颌、颈部等小肌群,”顾云一边记录一边冷静地分析,“肝温测量显示核心温度下降符合环境温差模型……综合判断,死亡时间应在发现尸体前约6至8小时,也就是今天下午3点到5点之间。”

“下午3点到5点?”

雷啸立刻抓住了关键矛盾点,“酒店记录显示死者是下午5点才办理的入住。

如果死亡时间在5点之前,那他怎么可能在5点后入住酒店?”

这是一个重大的时间悖论!

要么是死亡时间判断有误,要么是酒店的入住记录有问题,或者……眼前这具尸体,根本不是在这个房间内死亡的?

“我的判断基于目前尸体呈现的客观现象。”

顾云的语气没有任何动摇,“至于时间上的矛盾,那是需要侦查方向去解决的问题。”

她的话再次将球踢回给了雷啸。

雷啸感到案件的性质正在发生转变。

如果死亡时间早于入住时间,那么这里很可能不是第一现场,而是一个精心布置的第二现场。

所谓的“密室”和“血字”,其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继续。”

雷啸的声音沉了下来,案情变得复杂,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

顾云开始重点检查背部的伤口。

她没有立刻拔出匕首,而是先仔细观察伤口周围的皮肤状况、血迹喷溅和流淌的形态。

她用尺子精确测量了创口的长度、深度和角度,并多角度拍照记录。

“单刃刺器,刃宽约2.5厘米。

刺入角度略微向上,说明凶手可能比死者矮,或者是在死者处于坐姿或弯腰时行凶。”

顾云分析着,但随即又提出了疑问,“但伤口周围的皮下出血和生活反应……有些微弱。”

“生活反应微弱?”

雷啸追问。

“简单说,如果是在生前造成的创伤,伤口周围组织会因为血液流动和神经反应出现明显的红肿、皮瓣收缩等‘生活反应’。”

顾云用镊子轻轻拨开创口边缘示意,“但这个伤口周围的生活反应迹象,比预期要轻得多。

当然,这需要解剖后取组织样本做病理学检验才能最终确定。”

又一个重磅疑点!

如果伤口的生活反应异常,甚至可能是死后造成的,那么整个“凶手潜入密室、搏斗、刺杀、留下血字”的剧本就彻底被推翻了。

顾云的勘查还在继续。

她小心地提取了死者指甲缝里的残留物,采集了口腔、鼻腔的拭子样本。

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记录得详尽无遗。

当她准备将尸体翻身进行正面检查时,需要协助。

她抬头看向雷啸,眼神平静无波:“雷队长,需要帮忙。”

雷啸愣了一下,随即上前。

两人合力将沉重的尸体小心地翻过来。

这是雷啸第一次清晰地看到死者的正脸——张扬的脸上凝固着一种近乎惊愕的表情,眼睛半睁,瞳孔己经涣散。

顾云似乎对死者的表情并不意外,她更关注的是死者颈部和前胸的情况。

很快,她有了新的发现。

“雷队长,你看这里。”

她指着死者颈部一侧,一个极其细微、几乎与皮肤纹路融为一体的红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是什么?

针孔?”

“很像。”

顾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周围有轻微的红晕,可能是注射点。

需要回去做毒物检测和微观病理分析。”

针孔、可能异常的死亡时间、疑点重重的伤口、过于干净的现场……线索越来越多,却像一团乱麻,将案件导向更加扑朔迷离的方向。

完成了现场的初步尸检,顾云开始收拾工具。

“现场的初步工作完成了。

我需要立刻将尸体运回中心进行解剖。

重点会集中在精确死亡时间、伤口的生活反应确认、以及毒物筛查上。”

雷啸点了点头,此刻他己经完全收起了最初的轻视。

顾云的专业和细致,虽然风格与他迥异,却无疑为案件打开了新的突破口。

“需要多久能有初步解剖结果?”

“最快明天上午。

有些检测需要时间。”

顾云脱下沾了血污的手套,扔进专用的生物危害袋,“在我有明确结论之前,雷队长,建议你的侦查方向不要局限于‘谁是被害者称为骗子的人’,而是‘谁需要让我们认为这是一起因‘骗子’引发的仇杀’。”

这句话点醒了雷啸。

是的,如果现场是伪造的,那么凶手的目的就是误导。

追查“骗子”这个线索,很可能正好落入圈套。

就在这时,小王小跑着回来,脸色更加难看:“雷队,监控查了……2801套房门口的监控,从今天下午西点半到我们赶到之前,这段……是黑的。”

“黑的?

什么意思?”

“就是……被什么东西挡住了,像是有人故意用口香糖或者类似的东西黏住了镜头!”

密室、被遮挡的监控、矛盾的时间点……一切迹象都表明,这不是一场冲动的仇杀,而是一场处心积虑的阴谋。

顾云提起勘查箱,对雷啸微微颔首:“我先回中心。

有发现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说完,她便转身走向门口,身影依旧挺拔而疏离。

雷啸看着她的背影,又看了看地上那具即将被运走的尸体,以及墙上那狰狞的血字“LIAR”。

此刻,这个单词仿佛带着嘲讽的意味,不是在说死者,而是在嘲笑他们这些试图探寻真相的人。

夜色更深了。

雷啸走到窗边,俯瞰着脚下灯火辉煌的江市。

这个案件,因为顾云的介入,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也前所未有的有趣。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老赵,帮我查个人,法医中心新来的顾云主任……对,我要知道她的背景。”

他需要了解他的新搭档。

因为接下来的路,看来需要他们一起走了。

而首觉告诉他,顾云这个人,或许比她揭示出的案件疑点,更加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