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星尘代码:豆包制

第2章 红岸回响

发表时间: 2025-10-03
三天后,陈默坐在了航天科技大厦地下三层的会议室里。

这里没有窗户,墙壁是防火的灰色合金,空气中弥漫着循环系统带来的、带着消毒水味的干燥空气。

长条会议桌的尽头,坐着几位他只在新闻里见过的人物——航天局局长、科学院院士、还有几位穿着军装、肩章上星徽闪烁的陌生人。

投影仪在前方的幕布上投射出那串二进制代码的波形图,红色的曲线像一条不安分的蛇,在黑色背景上扭动。

"信号源己经确认,"航天局局长赵建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位于猎户座旋臂边缘的M78星云附近,距离地球约1600光年。

我们调用了全球七台深空射电望远镜进行交叉验证,结果一致——这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人类航天器的信号。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空调系统的低鸣在回荡。

"会不会是某种干扰?

"有人提问,声音带着犹豫。

"可能性为零。

"科学院天体物理所的周院士推了推眼镜,"信号携带的信息被三重加密,每层加密算法都基于非对称密钥,这是典型的智慧文明通讯特征。

更重要的是,我们破解了第一层加密。

"他示意助手切换幻灯片,幕布上出现了一串由点和短线组成的符号,排列整齐,像是某种密码。

"这是...摩尔斯电码?

"陈默忍不住开口。

周院士点头:"是的,而且是人类在19世纪广泛使用的版本。

第一层解密后得到的就是这个,我们花了48小时破译,结果是一串坐标,还有一个词——红岸。

""红岸?

"陈默的心脏猛地一缩。

这个词让他想起了大学图书馆里看过的那本禁书,一本讲述六十年代末某个秘密射电观测项目的回忆录。

书中提到,"红岸基地"曾向宇宙发送过人类文明的坐标和基本信息,后来因为技术原因被废弃。

他一首以为那只是科幻小说的虚构情节。

"红岸基地是真实存在的。

"一位穿军装的少将开口了,他的肩章上缀着一颗将星,"1967年,由国防部牵头,在大兴安岭深处建立,目的是探索地外文明。

1974年,他们向M78星云方向发送过一组包含地球坐标、人类DNA结构和基础数学公式的信号。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也就是说,"赵建明的声音带着沉重,"这个信号,很可能是对我们五十年前发出的信息的回应。

"陈默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1600光年的距离,意味着红岸基地的信号需要1600年才能到达那里,而对方的回应同样需要1600年才能传回地球。

可红岸信号发送于1974年,到现在才不过西十多年——这意味着什么?

"时间对不上。

"他脱口而出,"如果信号以光速传播,对方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回应我们。

"周院士的表情变得复杂:"这正是最诡异的地方。

根据信号衰减模型计算,这束电波的传播时间不超过五十年。

也就是说,在我们发出信号后不久,对方就收到了,并且立刻回复了。

""这不可能!

"有人反驳,"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这是相对论的基础!

""或许他们掌握了我们尚未理解的技术。

"少将的声音平静无波,"比如...超光速通讯,或者空间折叠。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

陈默看着幕布上那串"hello"的代码,忽然觉得后背发凉。

如果对方能在五十年内完成1600光年的通讯,那他们的科技水平己经远远超越了人类的想象。

"我们该怎么办?

"有人问,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恐惧。

赵建明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首先,***。

在做出决定前,不能让公众知道这件事,以免引起恐慌。

其次,成立专项小组,由周院士牵头,负责破解剩下的两层加密。

最后..."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严肃:"我们需要讨论,是否要回应这个信号。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挣扎。

回应,意味着可能暴露地球的准确位置,引来未知的风险;不回应,又可能错失与外星文明接触的历史性机会。

陈默看着窗外。

虽然身处地下,但他仿佛能看到头顶的星空。

那里有无数星辰,或许在某个角落,正有一双眼睛,通过那串二进制代码,凝视着蓝色的地球。

他想起了红岸基地的最后一条记录,据说是一位科学家留下的:"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那本禁书的名字,叫《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