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轻轻夏日晚风徐徐落日余晖

第2章 别来无恙也是你

发表时间: 2025-09-30
傍晚的风带着点白日残留的热意,卷着饭菜香从门缝里钻出来。

妈妈挽着外婆的手,我跟在身后一起进入林阿姨家,客厅的灯己经亮了,暖黄的光漫在木地板上,映得墙上挂着的全家福都泛着柔和的光晕。

饭桌上早摆好了碗筷,青瓷盘子里码着油亮的红烧鱼,白瓷碗里盛着翠绿的时蔬,空气里飘着米酒的甜香。

“阿姨您可算来了!

您可是稀客,平时想请您来家里坐坐,总怕打扰您休息!”

林阿姨扶着外婆到餐桌上位坐下。

“哎哟,我这老太婆腿脚不方便,走几步路就累,总怕给你们年轻人添麻烦,哪好意思常来哟!”

“您这话说的!

您看您这精神头,眼睛亮堂,比我们这些天天瞎忙活的人状态还好呢!”

“刚坐下,妈妈就扫了眼餐桌西周,随口问林阿姨。

“素芳,你家老黎没在家啊?”

“哦,他呀!

还在忙工作呢!

我都搞不懂,一个教育局副局长,天天有那么多事要忙吗?”

外婆赶紧接过话头,笑着打圆场:“忙好,忙点好!

我家那几个儿子也这样,天天不着家,年轻人嘛,就得有事干才踏实!”

“对对对,不说他们了!”

林阿姨拿起公筷,笑着招呼大家,“菜都要凉了,咱们开饭!”

“声声,喜欢吃什么就夹,到林阿姨家里,那就和自己家一样,不要客气。”

“好的,林阿姨。”

我扒拉着碗里的米饭,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往旁边瞥——黎殊就坐在我斜对面,穿着简单的白T恤,袖口卷到小臂,露出一截清瘦的手腕。

他好像没怎么变,又好像哪里都变了。

两年前见他时,还是个带着点少年气的模样,如今眉眼间褪去了稚气,下颌线更清晰了些,低头夹菜时,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淡淡的阴影。

我匆匆扒完碗里的饭,借口看电视溜到客厅,刚在沙发上坐定,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回头一看,黎殊走了过来。

径首走到沙发另一边坐下,拿起遥控器漫无目的地换着台。

电视里放着吵闹的综艺节目,我却觉得客厅安静得很,能听见他指尖碰到遥控器按键的轻响,还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蝉鸣。

我偷偷侧过脸看他,发现他比记忆里更高了些,白T恤领口松松垮垮地堆在锁骨处,脖颈线条又首又干净。

他像是察觉到我的目光,忽然转头看过来,眼神撞在一起的瞬间,我慌忙转回去盯着电视,耳朵却不受控制地发烫。

“两年没见,你好像长个子了。”

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小时候沉了些,带着点少年人特有的清朗。

“你也是……好像比以前更好看了。”

,,,,死嘴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他低低地笑了一声,没再接话,只是把遥控器往我这边推了推。

“想看什么?

换台吧!”

我拿过遥控器,选了热播剧目不转睛的看起来!

“过两天有时间,要不要带去学校附近熟悉一下?”

“嗯!可以啊,会不会太麻烦你?”

“两年不见。

还学会客气了?”

“嘿嘿~”我以前很不客气吗?

那时候的我,心思简单得像张没蘸过墨的宣纸。

望着他时,眼里心里都干干净净的,就只是觉得——这位哥哥是真的好看。

像春日里抬头撞见枝桠间最透亮的那朵花,那份欣赏,清清爽爽的,像刚从井里拎上来的水,凉丝丝、甜津津,不含半分杂质。。蝉鸣把整个假期泡得发涨,两家人的往来也像爬藤似的,悄无声息的漫过院墙!

整个假期两家人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多,我和黎殊也是熟络起来。

9月开学那天,我攥着崭新的转学证明站在路口,心里像揣了只乱撞的兔子。

黎殊骑着他那辆花大价钱买的蓝色单车过来时,晨光正落在他校服领口,白衬衫被风掀起一角。

“上来吧,”他拍拍后座,声音里带着点少年人特有的清朗。

我小心翼翼地坐上去,手在身侧攥了又攥,最后还是悄悄揪住了他校服的后摆。

单车碾过清晨带露的柏油路,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他的背影不算特别宽厚,却让人觉得踏实。

路过巷口的早点摊时,他会停下来买两个热乎的肉包,递一个给我。

“刚出锅的,垫垫肚子。”

热气熏得我鼻尖发痒,咬一口,肉汁溅在嘴角,他递来纸巾的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倒让我忘了原本的局促。

其实我是吃过早饭的,竟一时忘记了!

嗯我真是个大馋丫头!

自行车碾过校门口的石板路时,黎殊忽然放慢了速度,侧过头给我指。

“你看,左手边那栋浅灰色的楼就是B座,初中部在那儿。”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三层小楼,每层楼还贴了学习标语。

“你们班应该在二楼右手边最后一间教室,靠窗的位置能看见操场。

老师办公室就在教室侧边,”他说得笃定,像是早就替我踩过点。

车轮往前滚了滚,他又抬下巴示意另一边。

“正对着B座的就是A座,高中部在那儿,比你们楼多两层,顶楼是高三的教室,平时管得严,不让随便上去。”

说话间,他停好单车带着我,穿过两栋楼中间的通道,他伸手往中间指了指。

“喏,这栋红顶的是图书馆,中午可以去里头看书,不过得提前用学生证登记。

旁边那栋带烟囱的是食堂,三楼的糖醋排骨最好吃,就是排队的人多。”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侧脸,他说话时喉结轻轻动了动,指尖划过空中,把学校的布局一点点铺在我眼前。

“对了,”他忽然转身看我,“午饭时间我在食堂的那棵大樟树下等你,别乱跑。”

“好!”

后来这便成了习惯。

每天清晨,他的单车总会准时出现在小区门口,车把上偶尔挂着袋热牛奶,是给我的。

公交车要绕三个弯,转两趟车,遇上早高峰能堵得让人着急,他从不说麻烦,只在我念叨“其实我可以自己坐公交”时回头瞥我一眼,“你认得清站牌?”

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调侃,脚下却蹬得更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