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王宁站在 “悦来轩” 酒店门口,第三次确认了手机屏幕上的地址。
鎏金的招牌在傍晚的余晖里泛着暖光,门口穿着旗袍的迎宾小姐笑容标准,
伸手引着往来的客人,一切都透着体面。他理了理身上新买的浅灰色西装外套,
指尖掠过衣料时还能感受到熨烫后的平整,心里那点因相亲而起的紧张,
莫名被这阵仗压下去了些。半小时前,他还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啃三明治,手机震动起来,
是介绍人张阿姨发来的消息。“宁宁啊,小莉那边说今晚六点半,悦来轩三楼牡丹厅,
她先到那等你。记住啊,就是简单见个面,聊聊家常,别太拘谨。
”王宁当时咬着三明治的面包边,含糊地回了句 “知道了张阿姨”。
他对这场相亲本没抱太大期待,毕竟前几次的经历都算不上愉快。
有次对方见面就问他名下几套房,有没有换车计划;还有次全程抱着手机和别人聊天,
临走才说 “我觉得我们不合适,你人挺好的”。次数多了,
王宁对 “相亲” 这事儿早就没了最初的憧憬,只当是给张阿姨一个面子,走个过场。
小莉是张阿姨邻居家的侄女,据说是在幼儿园当老师,性格温柔文静。前几天两人加了微信,
聊了几句,语气确实挺和善,没提过什么过分的要求,只说 “先见个面,互相了解下”。
王宁想着,就算成不了,认识个新朋友也没什么,便提前下班,
还特意去商场买了套新西装 ——他总觉得,就算是走形式,也该拿出点诚意。
可当他推开牡丹厅的门时,那点仅存的诚意瞬间被惊得烟消云散。
原本以为的 “简单见个面”,此刻却是人声鼎沸。偌大的包厢里,摆着足足八张圆桌,
每张桌子旁都坐满了人,有说有笑地剥着瓜子、喝着茶水,孩子们在桌子之间追跑打闹,
手里还拿着气球。空气中混杂着茶叶的清香、瓜子的咸香,还有孩子们身上的奶香味,
吵得王宁耳朵嗡嗡作响。他愣在门口,一时没反应过来,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包厢。
正想拿出手机再确认地址,就见一个穿着粉色连衣裙的姑娘朝他走了过来,
脸上带着略显拘谨的笑容:“你是王宁吧?我是小莉。”王宁点点头,
目光却忍不住扫过满屋子的人,喉咙有些发紧:“小莉,这…… 这是怎么回事啊?
”小莉顺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身后的人群,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些都是我的亲戚,
我爸妈说,既然咱们要见面,就让家里人也过来看看,多了解下情况。你别介意啊,
他们就是来热闹热闹,吃顿饭。”“亲戚?”王宁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些,
引来旁边几桌人的目光。他赶紧压低声音,心里的疑惑却像潮水般涌上来,
“这么多亲戚…… 都是特意过来的?”“是啊,” 小莉说着,
指了指最里面一桌坐着的一对中年夫妇,“那是我爸妈,旁边是我爷爷奶奶,
还有我叔叔阿姨、舅舅舅妈,还有几个堂哥堂姐,他们听说我要相亲,都想来看看你。
”王宁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那桌人也正好朝他看过来,眼神里带着审视的意味,
让他浑身不自在。他粗略地数了数,每张桌子坐七八个人,八张桌子就是五六十人,
这哪是什么 “看看”,分明是把整个家族都搬过来了。
他突然想起前几天和朋友老周聊天时,老周说过的一件事。老周的同事去相亲,
对方说带两个闺蜜过来 “把把关”,结果到了地方,来了十几个亲戚,
最后还让男方付了近三千块的饭钱。当时王宁还笑着说 “哪有这么离谱的事”,可现在,
这离谱的事就活生生地摆在他面前。“热闹热闹”“吃顿饭”,这些话听着简单,
可这么多人,在悦来轩这种档次的酒店,一顿饭下来至少要几千块,甚至可能上万。
小莉口口声声说 “就是见一面”,却带了这么多亲戚过来,还说是 “了解情况”,
这分明是找个借口让他来付饭钱啊!王宁的心里瞬间凉了半截,之前那点对相亲的敷衍,
此刻变成了被算计的愤怒。他看着小莉脸上那略显尴尬的笑容,
突然觉得有些可笑 ——这姑娘看着文静,怎么会想出这么荒唐的主意?还是说,
这根本就是她和家里人一起策划好的?“王宁?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啊?
”小莉见他半天没说话,只是皱着眉,担心地问道。
旁边的亲戚也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就是小莉说的那个小伙子啊?看着挺精神的。
”“穿得还挺正式,看来是重视咱们家小莉。”“快坐快坐,菜都快上了。”有人还站起来,
想拉王宁过去坐。王宁却往后退了一步,避开了那人的手。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火气,
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些:“小莉,不好意思,我还有点急事,得先走了。”小莉愣了一下,
显然没料到他会突然要走:“急事?什么急事啊?菜都要上了,吃完再走呗。”“就是啊,
小伙子,有什么事不能吃完饭再说?”旁边一个穿着花衬衫的中年男人开口了,
语气里带着点不满。“我们这么多人过来,不就是为了看看你,跟你吃顿饭吗?
你这说走就走,也太不给面子了吧?”“不给面子?”王宁冷笑一声,终于忍不住了,
“你们这么多人,事先没跟我说一句,就等着我来付饭钱,这就是给我面子?
”他的话一出口,包厢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小莉的脸一下子红了,急着解释:“不是的,王宁,你误会了,我们没有要让你付钱的意思,
就是想……”“想什么?想让我当这个冤大头?”王宁打断她的话,声音也提高了些,
“我来相亲,是想找个真心过日子的人,不是来给你们全家买单的。你们要是想聚餐,
自己付钱就好,没必要用相亲当借口。”说完,他不再看小莉难看的脸色,
也不管满屋子人惊讶或愤怒的目光,转身就往门口走。走到门口时,他还听到身后有人在骂。
“这小伙子怎么回事啊?一点礼貌都没有!”“就是,我们家小莉这么好的姑娘,
他还不乐意了?”王宁脚步没停,拉开包厢门,快步走出了悦来轩。外面的晚风一吹,
他心里的火气才稍微降了些,可随之而来的,是一阵说不出的疲惫和失望。他掏出手机,
给张阿姨发了条消息:“张阿姨,抱歉,我和小莉不合适,以后不用再给我介绍了。
”发完消息,他把手机揣回兜里,沿着路边慢慢走着。路灯一盏盏亮起来,
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想起自己这几年的相亲经历,想起父母每次打电话时焦急的语气,
心里突然觉得有些委屈。难道想找个真心相待的人,就这么难吗?还是说,现在的相亲,
早就变了味,成了一场场算计和交易?王宁不知道答案,他只知道,经过今晚这一遭,
他对相亲,甚至对感情,都多了几分怀疑和畏惧。他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
月亮被乌云遮住了大半,只剩下一点微弱的光,就像他此刻的心情,迷茫又无助。
他沿着路边继续走,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他只知道,
今晚这场荒唐的相亲,会成为他心里一道难以磨灭的印记,提醒着他,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
想要保持一份纯粹的感情,有多不容易。贰王宁沿着人行道走了将近一个小时,
皮鞋踩在柏油路上,
鞋底传来的硬邦邦的触感让他的脚掌隐隐发疼 ——这双新鞋是他下午特意挑的,
想着相亲时要体面些,却没料到最后竟成了陪他走夜路的 “道具”。
路过一家还亮着灯的便利店时,他停下脚步,推门走了进去,从冰柜里拿了一瓶冰镇可乐,
“啪” 地拉开拉环,猛灌了一大口。气泡在喉咙里炸开,
带着凉意的***感顺着食道往下滑,才勉强压下了心里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闷火。
他靠在便利店的玻璃窗上,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街道,
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大学时的校园。那时候的他,
还不是现在这个被相亲磨得没了脾气、对感情充满怀疑的样子,那时候的他,
心里装着一个叫苏晓的姑娘,装着一整个青春的热烈和纯粹。苏晓是他的同班同学,
坐在他斜前方的位置。第一次注意到她,是在大一的高数课上。
那天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王宁却因为前一晚熬夜赶作业,困得眼皮打架,
正昏昏欲睡时,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轻轻的笑声。他抬起头,顺着声音看去,
就见苏晓正低着头,手里转着一支笔,嘴角微微上扬,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
落在她的发梢上,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那一刻,王宁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
困意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那以后,王宁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苏晓。
他知道了她喜欢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看书,喜欢喝不加糖的柠檬水,
喜欢在周末的时候去学校附近的猫咖撸猫。他会假装去图书馆自习,坐在她旁边的位置,
偷偷看她认真看书的样子;会在她去水房接水时,
“恰好” 也拿着水杯跟过去;会在她生日那天,
匿名给她送了一束向日葵 ——因为他听说,向日葵的花语是 “沉默的爱”。
他们真正熟悉起来,是在一次小组作业中。老师把全班分成了几个小组,
王宁和苏晓恰好分到了一组。为了完成作业,他们经常一起在图书馆查资料、讨论问题,
有时候会聊到很晚,王宁会骑着自行车,送苏晓回宿舍楼下。一路上,他们会聊学习,
聊未来,聊喜欢的电影和音乐,聊着聊着,就觉得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有一次,
学校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苏晓报名参加了,唱的是孙燕姿的《遇见》。
王宁特意提前去了现场,找了个靠前的位置,手里拿着荧光棒,在她唱歌的时候,
用力地挥舞着。苏晓唱到一半,目光扫到了他,愣了一下,然后对着他笑了笑,
那笑容比舞台上的灯光还要亮。比赛结束后,王宁跑过去,递给她一瓶矿泉水,
结结巴巴地说:“你唱得真好听。”苏晓接过水,脸颊红红的,小声说了句 “谢谢”。
那天晚上,在送苏晓回宿舍的路上,王宁终于鼓起勇气,对她说:“苏晓,我喜欢你,
你愿意做我女朋友吗?”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颤抖,手心也冒出了汗。苏晓停下脚步,
转过身,看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才轻轻点了点头,说:“我愿意。”那之后的日子,
是王宁这辈子最难忘的时光。他们会一起去食堂吃饭,
他会把她不爱吃的青椒夹到自己碗里;他们会一起去操场散步,手牵着手,聊着天,
直到宿舍快要关门;他会在她来例假的时候,给她买红糖姜茶,
帮她打水、占座;她会在他考试前,帮他整理复习资料,陪着他一起在图书馆熬夜。
那时候的爱情,没有房子、车子的压力,没有双方家庭的考量,只有两颗真心的靠近,
纯粹得像冬日里的阳光,温暖又明亮。他们甚至规划好了未来,毕业后一起留在这座城市,
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攒几年钱,买一套小小的房子,然后结婚,生子,一起慢慢变老。
王宁以为,他们会像所有童话故事里的主角一样,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可现实,
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大四那年,苏晓的父母来学校看她,顺便见了王宁。
苏晓的父母都是公务员,家境优渥,
对王宁的家庭条件很不满意 ——王宁的父母是普通的农民,
家里还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弟弟,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他们明确地告诉王宁,
希望他能主动和苏晓分手,不要耽误苏晓的未来。王宁试图和他们沟通,
他说自己会努力工作,会给苏晓幸福,可苏晓的父母根本不听,
他们说:“你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没有钱,没有背景,你怎么给她幸福?
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女儿跟着你受苦。”苏晓夹在中间,也很为难。她一边爱着王宁,
一边又不想让父母伤心。那段时间,他们经常吵架,以前的甜蜜和温馨,
渐渐被争吵和冷战取代。王宁看着苏晓日渐憔悴的脸,心里像刀割一样疼。他知道,
苏晓的父母说得没错,以他当时的条件,确实给不了苏晓稳定的生活。
他不想让苏晓跟着他一起吃苦,更不想让她因为自己和父母反目成仇。于是,
在一个下雨的晚上,王宁约苏晓在学校的湖边见面。他看着苏晓,强忍着心里的泪水,
说:“苏晓,我们分手吧。”苏晓愣住了,眼睛一下子红了,她问:“为什么?
是不是因为我爸妈说的那些话?”王宁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地说:“我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我不想耽误你。你值得更好的人。”苏晓哭着捶打他的胸口,说:“我不要什么更好的人,
我只要你!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啊!”王宁却推开了她,转过身,不敢再看她的眼睛,
怕自己会忍不住改变主意。他快步地往前走,任凭雨水打在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