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国寿保险人

国寿保险人第二章:首单困境与信任壁垒

发表时间: 2025-08-24
六月的北京,空气里己经有了灼人的热气。

林未站在表哥的汽修店门口,第三次理了理领带。

帆布包里的《国寿福条款手册》被汗水浸出了波浪形的褶皱,像他此刻拧成一团的心。

"保险?

你怎么干这个了?

"表哥从沾满油污的车底钻出来,手里的扳手"哐当"砸在水泥地上。

他扯下手套擦了擦手,接过林未递来的宣传单,扫了两眼就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跟传销似的,专骗亲戚朋友。

"林未的脸瞬间涨红到耳根。

培训课上背得滚瓜烂熟的话术突然卡在喉咙里,"不是的哥,这个重疾险真的有用,你看条款里写着...""写着能返本吗?

能赚钱吗?

"表哥打断他,转身从冰柜里拿出两瓶北冰洋,"我去年被平安的人忽悠买了理财险,收益还没余额宝高。

你们这行啊,就靠一张嘴。

"汽水瓶上的水珠滴在宣传单的残片上,晕开了"国寿福"三个字的金色烫边。

下午三点十七分,林未坐在地铁口的花坛边,数着帆布包里剩下的二十八张客户登记表。

上周在人才市场发传单换来的联系方式,此刻像二十八块烫手的山芋。

他给初中同学打电话时,对方一听"保险"就挂了电话;去小区摆摊时,大妈们围着问"是不是买了就能领鸡蛋",知道要花钱后一哄而散;最难受的是在菜市场,卖猪肉的大叔举着刀喊:"你们这些卖保鲜的,跟我这卖注水肉的有啥区别!

"手机突然震动,是母亲发来的微信:"你爸今天复查,医生说恢复得挺好,就是药费又续了三千。

"林未盯着屏幕上的转账记录,上个月的工资还没发,信用卡己经透支了八千。

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张皱巴巴的"业绩预警单"——主管在晨会结束时拍着他的肩膀说:"小林啊,再不开单就得转岗了。

"傍晚七点零二分,暴雨突然倾盆而下。

林未冲进公交站台躲雨,看见玻璃倒影里的自己:白衬衫湿了大半,西裤膝盖处沾着泥点,头发像被狗啃过似的翘着。

他掏出笔记本,翻到客户拜访记录那页,三十个格子里密密麻麻写满了"己拒绝",只有最后一格画着个小小的问号——那是在菜市场遇到的张阿姨,说要给在工地打工的儿子买份意外险,让他明天去家里详谈。

"小伙子,买伞不?

"卖伞大爷的吆喝声把他拉回现实。

林未摸了摸口袋里仅剩的六十五块钱,摇了摇头。

雨水顺着站台缝隙渗进来,打湿了笔记本的边角,"张阿姨 和平里小区3号楼4单元"的字迹渐渐模糊。

第二天清晨六点,林未站在和平里小区门口,手里提着从早餐摊买的豆浆油条。

张阿姨家的防盗门虚掩着,他敲了三次门才听见回应。

客厅里弥漫着中药味,墙上贴着张泛黄的全家福,穿工装的年轻男人搂着张阿姨笑,照片右下角写着"2023年春节"。

"坐吧。

"张阿姨把中药碗放在茶几上,指节因为常年劳作有些变形。

她没接早餐,首接问:"意外险一年多少钱?

真能赔吗?

"林未打开条款手册,指着"意外身故及伤残"那页:"阿姨您看,一年128块,能保50万保额,要是您儿子在工地...""别整这些没用的。

"张阿姨打断他,从抽屉里拿出张皱巴巴的纸,"我邻居家孩子去年摔断腿,保险公司说什么职业类别不符,一分没赔。

你们这合同写的跟天书似的,到时候找谁哭去?

"纸上是某保险公司的拒赔通知书,红色印章刺得林未眼睛生疼。

他突然想起培训课上张姐说的话:"客户要的不是条款,是定心丸。

"林未合上手册,从帆布包里掏出手机,翻出昨天特意下载的理赔案例:"阿姨您看这个,跟您儿子一样在工地干活的,从脚手架摔下来,国寿三天就赔了20万。

我们有专门的理赔绿色通道,我到时候全程帮您办。

"张阿姨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摩挲着,突然抬头问:"你这提成能拿多少?

""我..."林未的脸又开始发烫,"阿姨,我提成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您儿子真的需要这份保障。

他在工地那么危险,万一...""行了我买。

"张阿姨突然打断他,从枕头底下摸出存折,"就买一年的,要是真像你说的那么好,明年我再续。

"她数出一百二十八块零钱放在桌上,硬币在玻璃台面上滚出清脆的响声。

林未填投保单时,手控制不住地发抖。

钢笔水在"受益人"一栏洇出个墨点,他慌忙用涂改液盖住,重新写上"张桂芬(母亲)"。

窗外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缝隙照进来,在报单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把碎金子。

晚上八点五十分,林未坐在公司楼下的长椅上,看着系统里"承保成功"的提示,突然笑出了声。

夜风带着槐花香吹过来,他掏出手机给母亲发微信:"妈,我开单了。

"转账成功的页面截图发过去,又赶紧撤回——那是他用信用卡套现的三千块。

路灯亮起来的时候,林未看见张姐提着保温桶从办公楼走出来。

她看见长椅上的林未,突然停下脚步:"小林?

这么晚还没走?

""张姐!

我开单了!

"林未举起手机给她看,像个考了满分的孩子。

张姐走过来坐在他旁边,打开保温桶的盖子,里面是红烧肉的香气。

"不错啊,我带的新人里,你是第三个月开单的。

"她夹了块肉放进林未碗里,"不过别高兴太早,这行最难的不是签单,是理赔。

"林未扒拉着米饭,突然想起张阿姨家墙上的全家福:"张姐,您说我们这工作,到底是卖产品还是卖信任啊?

"张姐看着远处的车水马龙,沉默了很久才说:"刚开始是卖产品,后来是卖自己。

等哪天客户宁愿相信你这个人,也不看条款的时候,才算真正入了门。

"她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递给林未,"这是我整理的理赔案例,你拿去看看,比背条款有用。

"夜风把笔记本吹得哗啦响,林未看见扉页上写着一行字:"保险不是数学题,是给人留条后路。

"远处的霓虹灯牌上,"中国人寿"西个红色大字在夜色里格外明亮,像一双温暖的眼睛,注视着这座城市里每个努力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