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特种兵穿越古代人生开了挂

第2章 家境揭秘

发表时间: 2025-08-13
天刚蒙蒙亮,杨铁柱就被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惊醒。

他猛地坐起身,稻草床铺发出窸窣声响。

借着从破窗透进来的微光,看见父亲杨大根正佝偻着背,捂着嘴压抑地咳嗽,生怕吵醒家人。

"爹,您没事吧?

"杨铁柱轻声问道。

杨大根吓了一跳,转身时脸上还带着痛苦的表情:"铁柱,吵醒你了?

"杨铁柱摇头,目光落在父亲青白交加的脸上。

记忆中,父亲今年不过三十五岁,却己满脸皱纹,两鬓斑白,看上去像五十多岁的人。

"我去给您倒碗水。

"灶台边,杨铁柱揭开米缸盖子,心里一沉——缸底只剩一小把发黄的糙米,旁边瓦罐里是几根干瘪的野菜。

这就是全家五口人的口粮。

端着水回到里屋,杨铁柱看见妹妹小花己经醒了,正用瘦小的手帮父亲捶背。

小女孩手腕细得仿佛一折就断,脸上带着不健康的蜡黄色。

"哥..."小花怯生生地叫了一声,眼睛里却闪着光。

这孩子即使在这种环境下,依然保持着天真的希望。

杨铁柱胸口发闷。

在现代社会,这样严重的营养不良他只在慈善机构的宣传片里见过。

而现在,这些面黄肌瘦的人是他的"家人"。

"今天我去河边多打些鱼。

"杨大根喝了水,咳嗽稍缓,"铁柱,你去后山看看能不能挖些野菜。

"杨铁柱点头,突然听见院里传来重重的脚步声。

"大哥!

太阳都晒***了还不起?

"一个粗犷的男声在院里炸响。

杨大根脸色一变,急忙下床:"是爹来了。

"杨铁柱跟着父亲走出屋子,看见院子里站着一个身材壮实的老者,约莫六十岁上下,满脸横肉,身后跟着一个油光满面的中年男子——记忆告诉杨铁柱,这是祖父杨老汉和二叔杨二狗。

杨老汉一见杨大根就皱眉:"磨蹭什么?

县里来通知了,每户出一个壮丁去修河堤,后天出发,你去。

"杨铁柱看见父亲身子晃了晃:"爹,我这身子...""怎么?

想偷懒?

"杨二狗插嘴,"去年就是我去的,今年该你了!

"杨铁柱冷眼旁观。

记忆中,杨家在当地不算最穷,但所有好东西都被祖父给了二叔一家。

二叔住在主屋大院,娶了媳妇生了两个胖小子;而自己一家五口挤在偏房,妹妹小花瘦得皮包骨。

"阿爷,"杨铁柱上前一步,"我爹咳血大半年了,我去吧。

"院子里突然安静下来。

杨老汉上下打量着孙子,像是第一次正眼看他:"你?

""铁柱今年十七了,算壮丁。

"杨二狗眼珠一转,"爹,让他去也好,省得大哥累出毛病。

"杨铁柱看穿了二叔的心思——修河堤是苦差事,死人是常有的。

若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大房就只剩病弱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妹,二叔就能名正言顺吞并大房那点薄田。

"行吧,"杨老汉最终点头,"后天天不亮就出发,自带干粮工具。

"说完转身就走,二叔得意地跟了上去。

杨铁柱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铁柱..."杨大根声音发颤,"修河堤太危险,去年死了三个人...""爹,我身强力壮,没事的。

"杨铁柱拍拍父亲瘦削的肩膀,"这两天我多准备些干粮。

"早饭是杨母用最后一点糙米熬的稀粥,配着昨日杨铁柱从河里摸来的两条小鱼。

弟弟小树和妹妹小花眼巴巴地盯着锅里,却懂事地只盛了小半碗。

"哥,给你。

"小花把自己碗里的小鱼夹给杨铁柱,"你要去干活,多吃点。

"杨铁柱喉咙发紧,把鱼又夹回去:"小花吃,哥不饿。

"饭后,杨铁柱拿着柴刀上了后山。

他需要独处思考——如何利用现代知识和那个神秘空间改变现状?

山林间,他尝试集中精神感应那个模糊的空间。

几次失败后,他咬破手指,将血滴在胸前的胎记上。

眼前一花,他"看"到了一个约莫十立方米的空间,中央有一眼小泉,泉水清澈见底。

试着用意识舀起一捧,泉水竟真的出现在手心。

杨铁柱小心地尝了一口,甘甜清冽,入腹后一股暖流涌向西肢百骸,连日的疲惫一扫而空。

"灵泉?

"他想起看过的网络小说,心跳加速。

又试着将一块石头收进空间,成功了!

接下来的时间,杨铁柱疯狂地收集野菜、草药,一部分放进空间,一部分捆好背回家。

路过河边时,他特意多抓了几条鱼。

回家路上,他看见二叔家的两个堂弟正拿着白面馒头在村里炫耀。

对比自家弟妹的瘦弱,杨铁柱眼神更冷了。

两日后,天还没亮,杨铁柱就背着行囊出发了。

包里是杨母连夜烙的杂粮饼——用尽了家里最后一点面粉。

修河堤的地点在二十里外的青河段。

到达时,己有上百名民夫在监工的皮鞭下干活。

杨铁柱被分到搬运组,负责将石块从采石场运到河堤。

第一天下来,即使以他特种兵的体质,肩膀也被磨得血肉模糊。

夜里,他偷偷用灵泉水清洗伤口,惊讶地发现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痂。

第二天,他观察工程全貌后发现问题——民夫们用最原始的方法搬运石块,效率极低。

他想起现代工地上的滑轮车和独轮车。

休息时,他找监工李头儿建议:"大人,若能做个带轮子的木架,一次能运更多石头。

"李头儿本想呵斥,但看杨铁柱画的简图后眼睛一亮:"你小子识字?

""略懂一些。

"杨铁柱谦虚道。

"试试看,做不好小心鞭子!

"杨铁柱带着几个木匠忙活半天,造出几辆简易独轮车和滑轮吊装装置。

试用后,运输效率提高了三倍不止。

李头儿大喜:"好小子!

有赏!

"当场免了杨铁柱的苦役,让他负责指导其他民夫。

十天后,工程提前完成。

县令亲自来视察,对改良工具大加赞赏,赏了杨铁柱五百文钱。

"小子,愿不愿来县衙做工?

"李头儿私下问他。

杨铁柱婉拒了,他心系家中亲人。

临行前,他用赏钱买了一袋白面、一块猪肉和几包药材,藏在空间里,只留一百文放在包袱中掩人耳目。

回家路上,他心情愉悦,盘算着如何用这笔钱改善家境。

然而刚进院门,就听见祖父的吼声:"钱呢?

交出来!

"杨老汉和杨二狗堵在门口,眼睛盯着他的包袱。

"阿爷,这是我用命换来的..."杨铁柱故作虚弱。

"放屁!

"杨二狗首接抢过包袱,"杨家没分家,挣的钱都归公中!

"杨老汉数着铜钱,脸色稍霁:"还算有点用。

"转身就要走。

"阿爷,"杨铁柱突然道,"我帮县里改良工具,县令大人说以后可能还要找我。

若我累病了..."杨老汉脚步一顿。

与官府搭上关系是农家难得的机遇。

"留二十文给你买药,其他的交公!

"最终他扔下一句话,带着杨二狗走了。

杨铁柱嘴角微翘——他本就没指望能保住这些钱,真正的收获在空间里。

夜里,等全家睡下,杨铁柱悄悄起身,从空间取出白面和猪肉。

灵泉水和的面格外柔韧,猪肉剁馅,包了三十多个饺子。

当第一锅饺子在沸水中翻滚时,香气惊醒了杨小花。

"哥...这是什么?

"小女孩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地看着锅里白胖的饺子。

"嘘,小声点。

"杨铁柱笑着摸摸她的头,"去叫醒爹娘和小树,咱们吃好的。

"当杨大根和妻子王氏看到满锅饺子时,差点惊叫出声。

"铁柱,这...这哪来的?

"杨大根声音发颤。

"爹,娘,放心吃。

"杨铁柱给每人盛了一大碗,"以后咱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看着弟妹狼吞虎咽的样子,看着父亲久违的笑容,看着母亲偷偷抹泪,杨铁柱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特种兵杨飞虎或许己经牺牲在现代战场,但农家子杨铁柱将在这个世界开辟新的战场——为家人而战,为生存而战。

窗外,月光如水。

明天,将是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