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童眸映仙过此关

第2章 仙缘磨骨

发表时间: 2025-10-03
出生后的我,在那个朴素的年代,取名也不像如今这般兴师动众,要请大师测算五行八字。

母亲常说,那时候没那么多讲究,只知道孩子爹姓李,后面的字,随便找个好意头的就行。

说起我的名字,还有一段趣事。

爷爷把取名的大事交给了父母,说:“这孩子得有个名儿,你们两口子自己定吧。”

正当父母琢磨时,母亲一抬头,看见了门上挂着的旧挂历——那种印着当时当红明星或古典美人的常见挂历。

具体是哪位美人,母亲后来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她一眼瞥见了“丛珊”这个名字,觉得“珊”这个字挺好听,便说:“就叫珊珊吧,李珊珊。”

谁曾想,去派出所上户口时,是爷爷去的。

老人家或许觉得两个字麻烦,登记时只写了一个“珊”字。

回来后母亲得知,也觉得无所谓,大名李珊,小名依旧可以叫珊珊。

于是,这个名字便跟了我一辈子。

然而,有了名字的我,却因出生时的那场生死关,体质变得异常羸弱。

八十年代的社会,物资远不如现在丰沛,吃喝用度都简单,更谈不上什么科学的营养搭配,这多少也有些影响。

但母亲回忆,打我记事起,我就是个“豆芽菜”身材,又瘦又高,真是“三天一小病,十天一大病”。

普通吃药几乎己经产生了抗药性,只要生病进医院,标准流程就是先来一针青霉素(那时都是打在***上),再挂上两瓶吊水。

我几乎是三天两头就往医院跑,成了那里的“常客”。

那时的医院规模小,不像现在医生护士三班倒。

通常就是一个医生坐诊,一个护士帮忙。

每次父亲皱着眉头,用自行车载着病恹恹的我赶到医院,无论是医生还是那位熟悉的护士阿姨,看见我都会忍不住露出无奈又带着些许怜惜的笑容,忙说:“哟,珊珊又来报到啦?”

连医生都常常摇头叹息:“这孩子,底子太弱了,总生病。”

大家都以为只是单纯的体质问题,岂不知,这哪里是寻常的病痛?

这正是冥冥中的仙家,从我幼年时便开始“磨骨”,打磨我的筋骨和灵性,为日后承接缘分做准备。

可那时,我们全家都蒙在鼓里,哪里知道我身上还带着一位仙家妹妹的宿世因缘?

母亲只是心疼我瘦弱,总觉得是营养跟不上才体弱多病。

这种三天两头跑医院的状态,一首持续到我西岁那年。

那时,为了补贴家用,母亲咬牙开了一家小小的馄饨铺,起早贪黑地忙活。

有一天,店里生意清淡,一位身着洗得发旧但整洁的红色花袄的老太太,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木拐棍,颤巍巍地走了进来。

她并未急着点餐,而是用一种带着些许窘迫和祈求的眼神望向忙碌的母亲。

母亲心善,见是一位年迈的老人,连忙迎上前。

老太太嗫嚅着,想讨一碗馄饨充饥。

母亲看着这位老人,心头莫名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熟悉感,仿佛在哪里见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她一边热情地招呼老人坐下,一边麻利地煮了一碗热气腾腾、馅料十足的馄饨,端到老人面前:“大娘,您快趁热吃吧,不够锅里还有。”

老大娘连声道谢,浑浊的眼睛里似乎有泪光闪动。

母亲忙摆手:“快别客气,大娘,您吃饱了最重要。”

老人一边小心翼翼地吃着,一边或许是为了化解尴尬,断断续续地讲述起自己的身世,说自己无儿无女,独自一人艰难过活。

听着老人的叙述,母亲心中那点模糊的熟悉感越来越强烈。

突然,一道灵光闪过脑海!

她猛地想起来了——这位大娘,不正是在她生我那天,赶往医院路上见过的那个对她微笑点头的红袄老太太吗?

不也正是后来在产房里,那个在我濒死关头,对着我轻轻吹了一口气的神秘老人吗?

母亲的心骤然一紧,再看眼前这位慢吞吞吃着馄饨的老人,只觉得她周身都笼罩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气息。

这位两次在关键时刻出现的老人,如今再次现身,究竟预示着什么呢?

母亲站在灶台边,看着老人安静的背影,心里翻腾起无数的疑问和一丝隐隐的不安。

她知道,这位老人的出现,绝不仅仅是巧合。

而我的命运,或许从这一刻起,又将迎来新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