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光谱中心的训练馆里,夏季联赛的战术板前围满了黄蜂新秀。
助理教练用红笔圈出尼克斯夏季联赛阵容的后卫线:“对方的控卫速度快,但防守预判差;得分后卫喜欢贴防,你们要抓住他的扑防漏洞。”
话音刚落,教练的目光落在林葳身上,“林,你的急停跳投是重点,明天试着多在中距离找机会。”
林葳点头时,指尖无意识摩挲着24号球衣的边角——昨天训练后,他特意找装备师把号码从20号换成24号,“24”是他2025年CBA夺冠时的号码,带着那份冠军底气,也像在提醒自己:要把CBA的统治力,带到NBA的赛场。
当晚回到公寓,林葳点开系统面板,新手任务的倒计时正在跳动。
他看着“急停跳投(S-)”的能力图标,索性拿出训练服去附近的露天球场加练——2025年的他,曾在这个角度投丢过关键球,后来靠着每天200次投篮的打磨,才把右侧45度角变成“免检区域”。
如今站在同样的位置,手腕发力的弧度、起跳的节奏分毫不差,篮球一次次撞进篮网,发出清脆的“唰”声。
“叮!
宿主额外训练‘急停跳投’,技能熟练度+5(当前12/100),触发‘肌肉记忆强化’效果,出手稳定性临时+8%。”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林葳才发现汗水己经浸透了训练服——但这种熟悉的疲惫感,让他格外踏实。
次日傍晚,夏季联赛首战开打。
当林葳穿着24号球衣替补登场时,现场响起零星的掌声,解说员的声音带着好奇:“这位来自CBA的得分后卫,今天能展现出多少实力?
黄蜂队显然期待他的进攻表现。”
刚上场30秒,林葳就迎来机会。
肯巴·沃克(夏季联赛特邀主力)带球突破吸引两人包夹,突然将球分给右侧45度角的林葳——防守他的尼克斯后卫立刻扑上来,想封盖他的投篮。
但林葳脚步一撤,借着对方扑防的惯性,突然急停起跳!
这是他在CBA练了无数次的“节奏杀招”,2025年的对手没人能防住,如今面对NBA的防守,动作依旧流畅。
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低平的弧线,精准坠入篮筐!
“漂亮的急停跳投!
林葳用CBA的招牌动作,拿下NBA生涯首分!”
解说员提高声调,场边的黄蜂球迷也忍不住鼓掌。
“叮!
宿主命中NBA首球,‘急停跳投’熟练度+3,新手任务进度:得分2/15,助攻0/3。”
接下来的比赛,林葳彻底打开手感。
第一节末,他在中场断下尼克斯的传球,快攻中看到跟进的队友,手腕一甩将球精准送到对方手中,助攻后者扣篮得分——“叮!
新手任务进度:助攻1/3。”
第二节,他面对贴防,连续两个交叉步晃开防守,突到罚球线附近再次急停跳投,球又进了!
现场解说忍不住感叹:“他的跳投节奏太特别了,像提前算好了防守的步点,这在CBA绝对是顶级水准!”
半场结束时,林葳己经拿下11分2助攻,黄蜂领先8分。
更衣室里,沃克拍着他的肩膀:“你的急停太好用了,下半场接着打,我给你喂球。”
林葳点头,喝着运动饮料,脑海里却在复盘——刚才有一次突破,他明显感觉到NBA的对抗比CBA强,若不是系统保留了“A+级突破节奏”,恐怕己经丢球。
第三节刚开打,尼克斯就发起反扑,分差被缩小到3分。
关键时刻,林葳再次站出来:他接沃克的挡拆传球,在三分线外犹豫了一下——前世他的三分不算顶尖,但现在有系统加持,他果断出手!
篮球空心入网,“三分!
林葳把分差拉到6分!”
解说员喊道,“他不仅能投中距离,还能外线开炮!”
这记三分后,林葳彻底激活状态。
他在一次防守中抢断对手,快攻中看到空位的队友,再次送出助攻;随后又在中距离连续命中两记急停跳投,单节拿下8分1助攻,将领先优势扩大到15分。
当第西节还剩5分钟时,林葳己经拿下19分3助攻,提前完成新手任务。
“叮!
新手任务完成!
奖励‘NBA级体能适配卡’己发放,使用后宿主体能恢复速度+20%,对抗时肌肉抗疲劳性提升,可快速适应NBA比赛强度。”
终场哨响,黄蜂以98-85击败尼克斯。
林葳的全场数据停留在21分4助攻2抢断,正负值+12,位列全队第一。
赛后采访时,记者问他:“你的急停跳投在NBA也很有效,秘诀是什么?”
林葳笑着回答:“是在CBA无数次训练的结果,现在,我想把这份技巧,留在夏洛特的球场上。”
回到公寓,林葳看着系统面板上“体能适配卡”的图标,毫不犹豫地点击使用——身体瞬间传来一股暖流,白天比赛的疲惫感消散不少。
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光谱中心的灯光,握紧了拳头:24号的NBA故事,才刚刚写下第一个精彩的段落,接下来,他要做的,是让更多人记住“林葳”这个名字,记住来自CBA的得分王,在NBA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