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曹操率领着他的同族兄弟曹仁以及长子曹昂,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来到戏志才那清幽雅致的府邸门前时,一阵清脆悦耳、抑扬顿挫的读书声犹如潺潺流水般传入他们耳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然而,这道声音却隐隐透露出一种病态与虚弱之感。
曹操心怀敬意,小心翼翼地轻叩房门,稍待片刻之后,屋内传出一声低沉而温和的“请进”。
得到应允后的曹操轻轻推开房门,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进去,并在指定的座位上徐徐落座。
此时,戏志才将目光投向曹操,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缓声开口说道:“想必阁下便是那名震天下的曹操曹孟德将军吧。”
曹操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讶异之情,他眉头微微一皱,连忙追问道:“戏先生何以如此断定呢?
莫非是荀彧告知于您的不成?”
戏志才微微一笑,轻轻地摇了摇头,轻声回应道:“非也,非也。
在下不过是区区一个隐居于乡野之间的穷酸书生而己,平素往来者,唯挚友郭嘉与荀彧二人耳。
而今日听闻此敲门声及随后而入之人之声,既非郭、荀二位,那必然是声名远扬之曹操大人无疑了。
再者,素闻曹公素有识人之能,想来此番定是因听闻了在下些许虚名,特此前来造访的吧。”
曹操听罢,脸上顿时浮现出欣喜之色,情不自禁地鼓掌称赞起来:“妙哉!
妙哉!
早便听闻戏先生怀有惊天纬地之大才,今日一见,果然所言不虚啊!
实不相瞒,吾对先生之才仰慕己久,今日冒昧来访,乃是诚心相邀先生出山,与吾携手共创一番宏图霸业,重振汉室江山,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只见那戏志才原本平静如水的面庞之上,此刻竟如春日破冰之湖面一般,瞬间绽放出欣喜若狂的光芒来。
他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着,目光灼灼地凝视着眼前这位雄姿英发、气宇轩昂的曹公,口中喃喃说道:“承蒙曹公厚爱,不嫌戏某出身卑微,才华浅薄,竟能对我委以重任!
从今往后,戏某定当肝脑涂地,为主公您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纵使前方道路崎岖坎坷,困难重重,我也要倾尽所能,助主公您早日实现统一天下之大计,让这己然支离破碎的万里河山重归一统!”
曹操闻听此言,不禁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如同洪钟大吕一般,响彻云霄,震耳欲聋。
笑罢,他大步上前,伸手轻轻扶住戏志才的双臂,缓声道:“先生言重了!
你我皆为大汉之臣民,心怀天下,志存高远。
今日相聚于此,便是缘分使然。
我们所为之奋斗者,不仅仅是为了个人之荣辱得失,更是为了这锦绣江山得以长治久安,为了黎民苍生能够安居乐业,为了千千万万的百姓不再饱受战乱之苦啊!
所以,先生切不可妄自菲薄,快快起身,与我一同并肩作战,携手共创这太平盛世,共筑这大好河山吧!”
曹操听闻后不禁大笑起来,朗声道:“哈哈!
吾原本以为这世间荀彧、荀攸这对叔侄己然堪称天下贤才之典范,却未曾料到还有像戏先生您这般大才之人存在啊!”
戏志才谦逊地摇了摇头,缓缓说道:“曹公过誉啦!
实不相瞒,于在下而言,尚有一人之才学远胜于我,此人正是我的挚友郭嘉——郭奉孝也。
此子天性洒脱不羁,平日里喜好流连于那烟花柳巷之地,并纵情于杯中之物。
然而,切莫因其行为看似放荡而小觑了他呀!
要知道,无论是谈论武略之道,还是研讨兵法典籍,亦或是筹谋智谋策略,他皆能胜我一筹。
与他相比,我不过如那微弱闪烁的萤火之光,而他则恰似那高悬天际的皎洁皓月,两者之间实在有着云泥之别呐!”
好,那戏先生先和我回去,我明日便去拜访着郭家郭凤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