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拾光驿站的前院还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中。
李晨曦和李小米揉着惺忪的睡眼,坐在院子里喂猫喂狗。
团团蜷缩在晨曦脚边,时不时懒洋洋地抬起头,大壮则在院门口晃来晃去,偶尔抬头看看远处的小路。
突然,大壮的耳朵竖了起来,尾巴左右摇摆,朝着门外低声叫了几声。
顺着它的目光看去,一个背着大背包的女孩正一步步走近。
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运动衫,头上戴着一顶灰色的棒球帽,淡蓝色牛仔裤的膝盖处磨出一道道褪色的痕迹,脚上的登山鞋沾着些许泥土。
她的背包显然有些沉重,但她步伐坚定,神色平静。
女孩推开木门,挂在门顶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她摘下帽子,露出一头被晨露打湿的短发。
她的五官并不算特别出众,却有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尤其是那双眼睛,干净而明亮,像两汪清澈的湖水。
她抬头看了一眼拾光驿站的木牌,嘴角轻轻扬起。
“欢迎来到拾光驿站。”
陈梦婷从厨房探出头,笑容温暖而真诚。
女孩点了点头,露出一个礼貌的笑容:“您好,我想住几天,麻烦给我安排一间多人间。”
“没问题,你是第一天来这里吗?”
陈梦婷一边擦手,一边走到前台,翻开登记本。
“是的,第一次来。”
她摘下背包,放在地上,轻轻舒了口气,“我叫苏晴。”
陈梦婷在登记本上写下她的名字,同时抬头看了她一眼,见她神情里带着些许倦意和旅途的风尘,不禁问道:“一路过来累坏了吧?
要不要先坐下休息一下,喝杯热茶?”
苏晴轻轻摇头:“谢谢您,我还好,先放下行李就行。”
陈梦婷领着她走上二楼。
走廊里的暖黄色灯光洒在木地板上,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香,让人感到放松。
苏晴的房间是六人宿舍间,窗边的床铺铺着蓝白格子的床单。
陈梦婷微笑着指了指床:“你可以选择这一张,这里阳光很好。”
苏晴点了点头,放下背包,伸手摸了摸床单,眼神柔和了几分:“谢谢。”
“有任何需要,随时下来找我。”
陈梦婷笑着说完,转身下楼。
房间里一时间安静下来,只听见远处传来的鸟鸣声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苏晴坐在床边,缓缓地解开背包,把里面的衣服和洗漱用品一件件拿出来,整齐地摆放在床头的小柜子上。
她拿出一张折叠得有些旧的地图,展开,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次的旅行,她己经计划了很久。
从大城市的繁忙工作中逃离出来,她只想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间。
她想看看世界,也想找回那个曾经敢于追梦的自己。
苏晴的手指轻轻拂过地图上的标记,这是她的第三站,拾光驿站。
而这座旅店,似乎正好符合她对“归属感”的想象。
下楼后,苏晴走到故事角,那里己经有几个旅人在轻声交谈。
她坐在角落的沙发上,翻开一本旅人留言簿,目光缓缓扫过那些字迹各异的留言。
“在这里遇见了最美的晚霞,谢谢拾光驿站给我的温暖。”
“旅行的意义也许不在远方,而在每一次停下脚步时,感受到的宁静。”
她的心微微一动,抬头看向窗外,阳光己经完全洒满院子,团团正在追逐落叶,李晨曦和李小米蹲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
这样的画面,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安心。
这时,李志远从大厅的角落里抱起吉他,拨弄了几下琴弦,轻轻哼唱起来。
那旋律简单而明快,像是春日里的一缕微风。
苏晴静静地听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突然觉得,这个地方似乎有种魔力,能让人卸下心防,暂时忘却生活中的压力和迷茫。
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在陌生的地方,重新认识自己。
夜幕降临,拾光驿站的灯光温暖而柔和。
晚餐时分,陈梦婷做了一锅浓郁的鸡汤,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苏晴坐在餐桌前,和其他旅人聊起了各自的故事。
有人谈论着遥远的家乡,有人分享着旅途中的趣事,而她,则静静地听着,偶尔露出温暖的笑容。
这一夜,她睡得格外安稳。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苏晴的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她知道,明天的路依旧漫长,但在拾光驿站的这一站,她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旅行的路上,遇见风景,也遇见自己。